921 地震過後 20 年,全民防災的「自助」時代來了沒? 

圖/Akshay Paatil@ unsplash

文/許瓊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長期從事傳播與災難跨領域研究)

921 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臺灣共同的傷痕記憶,也是我的生日。 20年前,發生大地震的前一天,我向當時任職的電視台請假在桃園陪爸媽,還把住台北市松山區的外婆接來一起過生日。

當天晚上天搖地動後,桃園雖然有四級震度,也當場停電,但是因為前兩個月才發生 729 全台大停電,我想應該沒什麼大事。結果,外婆接到舅舅電話,才知道松山區的東星大樓倒塌,那裡,是我以前住處附近的最高樓。

災難新聞趕著出 時間、資源處處受限

當我趕回採訪崗位上,第一天就派到東星大樓,看到我從小生長的地方倒塌,可能有我認識的人被壓在瓦礫中,心情十分沈重。連我在內的媒體記者,天天都在猜測是不是一樓的銀行擅改空間造成建築物倒塌。

後來,我被派到嚴重的中部災區,負責谷關區域,當時為了找出失蹤的飛鷹登山隊,每天都在想方設法搶搭軍方直升機。說實在,當時身為常常支援跑重大災難的記者,因為截稿時間的壓力,的確是一位災難發生後才開始捕風捉影的記者。

八八風災是另一個轉捩點,2009 年我已是一名研究新聞與創傷的傳播學者,從研究記者如何報導災難中發現,十年後的記者,跟當初採訪921的我一樣,缺乏專業知識、應付新聞洞都來不及了,更沒有時間查證、規劃、提供居民需要的資訊。

圖/我是魚夫 @ Visual hunt, CC BY-NC-SA

就算他們想要提供閱聽人一些防災資訊或是事前準備,政府的防災資訊很難取得,我曾親自到某村辦公室想要拿一些防災資訊,承辦人員說因為還不是「汛期」,還沒有準備好,就算準備好也是大海報,無法給我帶走。

當認真投入的新聞從業人員遇到重大災變,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時間的緊迫、外在資源的有限,兵荒馬亂之際,要做出一則高資訊含量的新聞報導,好比是要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防災資訊的建置 在地民眾能動性增強

2010 年是日本阪神大地震 15 週年,受到日本交流協會的研究補助,我前往進行為期 40 天的訪談。

原本只是想瞭解媒體在災難前、中、後的正面角色,訪談 NHK 、 Community FM 等媒體,因為東京大學總合防災情報研究中心中心長田中 淳的幫助,才發現不只是媒體的報導,各式的防災資訊是否清楚向民眾傳遞更為關鍵,直接影響民眾在災害時的應變能力,因此我開始進入防災研究的領域。

圖/Jason Ortego@ unsplash

2011 年 311 大地震,臺灣從日本經驗學到很多,前面提及的村辦公室,在我第二次去的時候,已經有了避難地圖,雖然衛星圖標上太多資訊,在地居民也很難看懂,但畢竟已經邁開第一步。

2016 年我再次拜訪,非常開心地發現,路上有清楚的避難地圖告示版、避難路線指標,並且不只有簡易疏散避難地圖,還做了災難類型標示,像是原本的避難收容處所近海,不適合做海嘯災害的收容所,現在地圖已做出類型區隔,標示清晰易懂。

連之前村辦公室的公職人員都不清楚的防災事務,現在社區居民也講得頭頭是道。

災害來臨時,防災英雄包括「你自己」

上面的案例只是防災工作的一小部份,臺灣在這 20 年的轉變更好更多,包括諸多環節:緊急應變步驟、災難心理衛生、 GIS 資料庫建立、避難收容處所的指定、居民的動員、各項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地方創生重建、防災社區、歷史災害資料庫等等。而災害防救深耕計畫、災難心理衛生緊急動員計畫、土石流防災專員計畫、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災、防救災雲端計畫等讓政策落實。

這些改變,背後靠著很多人的努力, 從行政院防救災辦公室、教育部、科技部、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各縣市政府防災單位,各大學的研究與災害防治中心、臺灣災害管理學會、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等等。

我有幸與他們共事或見識到他們的熱誠與專業,礙於我個人接觸的範圍有限,可能仍漏了許多防災的幕後英雄們。一位傳播學者偶然踏入防災領域,文除了感謝,也想分享我的研究與觀察。

傳播學者總是想知道,什麼樣的設計訊息、透過甚麼方式,讓民眾能懂、能用,而且還願意找、願意用,抑或是不肯用與不肯找,原因又會是什麼。

我最常詢問學生,你知道自己所在地最令人擔心的災害是什麼嗎?你要如何知道這個災害即將發生?你又要如何保護自己?現在我教的這群 921 地震後才出生的孩子,少不了防災演習的洗禮,但是卻又如此被動與無感。

圖/stockvault@ freepik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不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媒體與資訊使用,很難成為閱聽人的日常生活。台灣媒體在這次 921 地震 20 週年,紛紛推出專題報導,報導不同類型的受災民、救難工作者、重建工作者,報導尖端研究,進一步檢視防災政策等等。

這都是好現象,利用週年這個「機會之窗」,讓民眾多一點警覺與資訊,總是比發布一些追思會新聞,或是訪問零星幾位成功走出陰影的受災民來得好。

保命關鍵:有避難意願、善用防災知識

若是能把防災觀念與資訊融入日常生活中,培養民眾的危機意識與主動性,是更好的方式。這部分日本在 311 大地震時就有深刻體認,明明都有避難路線,也發布撤離警告,為什麼就是有人不避難。

日本公部門與研究單位除了檢視撤離警告的用語、時機、避難路線適當與否,也發現民眾本身的避難意願與知識運用更是重點。之後,無論是公部門、私部門、非營利組織也都努力喚醒民眾的危機意識。

日本雅虎公司連續舉辦線上防災知識測驗,並在東京澀谷的商業大樓上掛上巨幅廣告,一條紅線切過高樓層,路過民眾一眼就可以知道311當時的海嘯竟然有十幾層樓高,進而產生防災意識。此外,電視綜藝節目上也常有災難知識的考題,或是老屋改造節目不斷強調防震的重要性。

Yahoo! Japan 線上防災知識測驗平台。/擷取自網路

日本的社區防災也加強避難弱勢族群的宣導,依據他們的需求,研究各種不同的宣傳方式(outreach),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矢守教授的研究,他請年紀大且懷疑自己能否走到避難處所的長輩實際做實驗,讓小學生幫忙錄影與紀錄。

結果發現,老人雖然行動遲緩也能順利避難成功,長輩驚訝於自己的能力超乎預期,他們也成為小朋友主動逃難的最好示範。

當年 311 地震釜石奇蹟被傳誦許久,就是擁有防災知識又有主動性的孩子救了他們自己。

傳播防災資訊 提升全民知能

怎麼做可以讓民眾主動參與防災事務呢?以日本東京為例,東京都目黑區駒場町是非常都市化的區域,都市辦理防災演習遇到跟我們同樣的問題,總是同一些人參加,而且大多是老人,參與度不夠,總是像看戲。

駒場町內會嘗試與學校合作,把演習辦在周末早上,傳單給每一位學童,這樣演習就變成一個周末的親子活動。

當然,這些小朋友在學校受過各種防災演訓,也有辦法參與抬擔架的任務,還可以教爸爸媽媽。活動中,也設計將快過期的防災準備食物打開來食用,變成分享會,增加樂趣。

圖/AC De Leon@ unsplash

這樣的模式,增加了有小朋友家庭的防災主動性,但是頂客族怎麼辦?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接受到知識並且願意行動,無論是台灣還是日本的社區防災都還在找方法,讓防災資訊更切合每個群體的需要,有效地傳遞出去。

生命是自己的,為什麼總要等人來救呢?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自助、共助、公助」成為防災的重要守則,其中,又以自助存活下來的比例最高。台灣在推動防災社區或是社區復原力時常常引用,但在區域的共助成為焦點後,反而居民的自助就被忽略了!

災難時,我們若只等著公部門給予指示才行動,無法自己判斷風險,卸下自己防災的責任,那萬一,遇到連公部門都不熟悉的災難,像是高雄氣爆呢?

在我的研究中發現,有自助概念的民眾會遠離窗戶、小心火燭、防止爆裂割傷等簡單的自救,顯示出民眾善用火災、瓦斯的知識,也有一定的能動性。

921 地震 20 週年,我們還要努力什麼呢?像時代雜誌在 2006 年的風雲人物以「YOU」宣告網路 2.0 世代來臨,臺灣的防災接下來的努力重點應該是「YOU」,在有效的防災資訊傳播之下,宣告自助時代來臨。


延伸閱讀:

921 地震 20 週年,從人性出發的科技防災

【活動現場】學不乖!每逢災害必大亂/代價高昂的災後重建課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