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教育種子遍撒全臺,回到東南亞開花結果/專訪 One-Forty

圖/One-Forty提供

本社企與報導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8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支持

2015 年夏天,關心移工議題的「One-Forty」團隊誕生,推動「移工人生學校」計畫,透過一系列語言、理財、創業等實體課程,讓遠從東南亞來到臺灣的移工能更快適應新環境,並期許他們在返鄉後運用所學,改善貧困循環、走出夢想之道;此外,也籌劃各式文化交流活動或展覽,讓臺灣人和移工進行交流,告訴生長在臺灣的本地人:這群異鄉遊子,和我們其實沒什麼不同。

圖/One-Forty提供

如今,One-Forty 走過 4 個年頭,移工人生學校也結束第九學期,畢業生總計約有 800 多位,而每一學期的學生人數也從最初的 20 人到現在超過 250 人,顯示 One-Forty 逐漸打開在臺灣移工圈的知名度。目前實體課程僅在臺北進行,共同創辦人陳凱翔提到,為了讓移工教育蔓延至全臺,團隊更在今年發起各式各樣的行動和實驗。

移工教育遍布全臺,今年展開送書計畫及企業合作

移工人生學校(One-Forty School)以半年為一期,課堂設計包括中文課和商業課,其中又有電腦、攝影、理財、開店、美髮、化妝,以及培養溝通能力或提升自信等課程。此外,因應移工放假時間不定,或者不方便到臺北車站的據點上課,團隊也在 YouTube 規劃線上學習平臺,現在共有 250 支學習影片,約有 3 萬 7500 名的移工投入網路學習。

今年有何變化?陳凱翔指出,實體課程方面,學員最初是以佔全臺超過半數的印尼移工為主,隨著時機成熟,今年也開設給菲律賓移工的課程,而未來會逐步讓更多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都能加入教育網絡。

圖/One-Forty提供

遠端學習方面,One-Forty 則啟動「好書伴計畫」,希望能將移工教育擴散到全臺各地,團隊每年預計至少送出 1,000 個學習包,給剛來到臺灣本島或外島不久,對新環境感到陌生的移工,讓他們即使無法到臺北上課,仍可進行自學。今年的學習包已發出 500 份,每份會有 2 本中文課本以及學習地圖,告訴移工這一年如何安排、循序漸進地學習聽說讀寫,其中還有一封「雇主信」。

提到雇主信的目的,陳凱翔解釋,是希望能讓雇主明白學習包的意義,創造良好循環,例如先前 One-Forty 曾收到回饋,一名雇主在明白情況後,反而成為移工的中文老師,移工遇到不會的問題會去詢問雇主,雙方因而創造出正向的溝通及循環,「我們作為臺灣這片土地的主人,移工就像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我們可以贈送一份見面禮,讓他們在臺灣的這趟旅程有個好的開始。」

圖/One-Forty提供

除了實體課程和遠端課程,One-Forty 在今年也開始和企業工廠談合作,對內部聘請的東南亞移工進行企業內訓,包括一間位於高雄的福興工業,其工廠聘有 200 名菲律賓移工,團隊在和企業討論客製化的課程設計後,直接進到工廠教學,期盼讓移工提升工作效率、更熟悉臺灣文化,同時加強菲律賓移工和本地勞工及臺籍主管的溝通,創造更多交流、理解及互信。

上述的例子是企業自己找上門,而 One-Forty 作為 108 年度臺北市輔導社會企業之一,在輔導計畫中,也不斷和其他大企業進行溝通及媒合,嘗試找出雙方的共同需求,提供更多學習管道給漫漫旅程中的移工。

收集數據來追蹤回鄉移工狀況,打造互助社群

隨著愈來愈多學生畢業返鄉,根據 One-Forty 調查,目前至少有 200 名以上的移工回老家,為了追蹤他們回去後的生活狀況是否有實際獲得改善,儘管 One-Forty 平均每年會到印尼做 2 次田野調查,卻有鑑於一次頂多只能訪問 10 名至 20 名畢業生,想要深入了解仍遠遠不夠,因此團隊在 2、3年前開始收集回國移工的數據。

One-Forty 收集的數據可分為「量化」和「質化」。其中,量化資料有移工回國後的具體居住地、從事的工作及薪資、生活狀態等,陳凱翔表示,團隊的初衷是為了讓他們改善生活,因此會特別看重最實際的收入層面,「才能證明我們在臺灣做的培訓,對他們回國開店或找工作真的有效。」

質化資料方面,團隊透過實際前往印尼做家訪,加上在臺灣用遠端的視訊或電話來和回國移工做聯繫,訪問內容包括了解和家庭的相處如何。陳凱翔說明,學生們長期住在臺灣,其實回國後的適應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回到家鄉會有『再適應』的過程。」

經過數據收集,One-Forty 發現印尼有幾個區域的「畢業生人口」較為密集,比如西爪哇省一處名為「Indramayu」的城鎮,許多印尼人都會來臺灣工作。因此,團隊在今年 8 月的田野調查時,在當地試行「返鄉社群」活動,召集附近移工人生學校的學生,讓他們互相分享回國後的經驗、困難、找工作或開店的狀況,盼讓這項活動制度化,並持續舉辦下去。

圖/One-Forty提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或困難,也都能從他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陳凱翔坦言,團隊沒辦法解決所有問題,因此面對和家庭、生活或文化上的適應挫折,One-Forty 也希望透過返鄉社群來解決,「其他回國學生會比我們更知道如何和家人溝通,因為他們擁有『相同經驗』。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的限制在哪,才能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透過社群互相幫忙,也會比我們直接告訴他怎麼面對更好。」

不僅去了解回國移工的狀態,One-Forty 也開始收集印尼臺商的資料,和對方談合作,希望能協助移工們穩定就業,陳凱翔解釋,剛到印尼的臺商非常需要會中文的本地人才幫忙「在地化」。在印尼,平均月薪約新臺幣 6000 元,如果有好的中文和電腦文書能力,可能會獲得更高收入,其中,一名畢業生「Yusni」在年初回國後,就憑藉著優秀的中文能力在臺商當翻譯,領的月薪比平均高出 2 倍。

NGO 工作者的反思:忌諱個人想像、反覆驗證

回顧過去 4 年,One-Forty 在摸索嘗試的過程中,也曾陷入迷惘。陳凱翔拿前 2 年遇到的狀況為例,提到 One-Forty 的課程設計,當初是為了激勵移工更有自信和想法,能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孕育自我價值,「這是我們既定希望的效果。」然而,在田野調查期間,團隊發現:「我們期望的改變,有時候不一定真正對他們是一件好事。」

圖/One-Forty提供

綜合過去案例,有一些回國移工和家人的關係變差,甚至破裂,原因在於有的父母會認為:「我的女兒出國回來怎麼變得這麼不聽話」、「我只想要她好好結婚生子在家待著」、「不希望她太有想法或者回嘴」──這些事讓 One-Forty 意識到,原來團隊致力追求的目標,也可能會造成移工回國後的適應困難。

陳凱翔說,身為一名 NGO 工作者不斷要提醒自己的事情,就是忌諱用自己的想像去幫助他人,「雖然我們已經盡可能透過訪談、傾聽對方的需求,但過程中還是會發生挫折,本來相信有效的事情,背後卻存在反作用。」不過,他也強調,這個經驗提醒 One-Forty 要不斷驗證自己在做的事情,而經過反思,才能發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是有鑑於此,返鄉社群的計畫才會誕生。

撕去移工標籤,透過展覽體現「勞動力外的移工」

移工培力是 One-Forty 的一大重點,另一項重點則在「大眾倡議」。根據勞動部數據統計,在臺移工於今年 4 月底突破 70 萬人,然而,移工族群在社會上仍存在許多偏見與歧視,對於團隊而言,比起其他議題,移工議題的倡議更有難度。

因此,團隊近年不斷籌劃能讓臺灣人和移工接觸、交流的活動及展覽,而在今年 10 月下旬,One-Forty 將舉辦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攝影展,地點在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展出團隊於過去 4 年多記錄的移工旅程影像,包括東南亞田野調查的過程,以及移工來到臺後的工作、生活,有人休假時會去淨灘、當畫家、小說家、歌手⋯⋯。

提到攝影展的核心價值,陳凱翔說,最重要的是撕掉民眾心中的「移工標籤」,讓大眾在勞動力之外,看見移工更多不同的樣貌。不僅如此,對 One-Forty 而言,不只要替移工發聲,還要讓移工自己發聲,因此本次展覽也向全臺徵件,從超過 300 件寫著移工自身故事的攝影作品中,選出部分展出。

圖/One-Forty提供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邀請到一名在香港工作 9 年的菲律賓幫傭「Joan Pabona」來臺,她是電影《淪落人》的女主角原型。Joan 熱愛攝影,每週都會在香港街頭拍照,去年她獲得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獎,此後獲得外界關注,最終她決定辭去幫傭,成為一名專業的街頭攝影師。最近正逢 Joan 結束工作合約,她的第一個海外特展就在臺灣,而她也將到場分享她的移工生活及追求夢想的經驗談。

移工在臺的旅途漫漫,One-Forty 致力透過教育,讓移工能達到經濟自立,在回國後能實踐自己心中的夢想,也讓臺灣人有機會和移工相互交流,擺脫以往對移工的既定印象。即使雙方距離完全理解還有一段距離,但在走入第 5 年的現在,One-Forty 依舊為了消弭其中的界線,持續一點一滴灌注,期許移工成長茁壯,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延伸閱讀:

「用商業解決商業造成的問題」,為漁業撐開一條轉圜之路 /專訪台灣好漁

以多元商業模式站穩市場,推倒身障就業的高牆/專訪「勝利基金會」社會企業

無障礙環境是全民需求,「所有跟行動有關的,都交給我!」/專訪「多扶事業」社會企業

 

作者介紹

曾玉婷

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