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專訪:社福團體應該向外看,找到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專訪聯勸秘書長陳文良
(上圖由聯勸提供,右一是現任聯勸秘書長陳文良。)
提到聯勸就會想到孫越叔叔(其實看到很多其他公益團體也都會想到孫越叔叔),孫越在聯勸的宣傳影片之中,用富有磁性的低沉沙啞嗓音說到,「聯合勸募就像一座愛心轉運站,它集合了各方的社會福利資源,轉運到全國最需要的社會福利團體和機構。」聯勸專責為社福團體募款,又常請到名人背書,給人「資源豐富」的印象。
NPOst 拜訪聯勸秘書長陳文良,發現相較於國內其他動輒每年可募款數十億的大組織,聯勸每年募得三億其實「並不算多」;另外,陳文良也觀察到名人為公益組織代言的效益,受到網路透明化的衝擊已不如以往,並欣見也鼓勵新一代的年輕人,以富有創意並跨領域結合資源,為公益注入新活力。
聯合勸募協會(聯勸)成立於民國81年,至今已有22年歷史,而陳文良也已在聯勸工作15年。他從聯勸執行秘書做起,然後是聯勸副秘書長、國際聯合勸募組織亞太區域能力建設總監、聯勸代理秘書長,直到2013年3月正式接下秘書長一職。陳文良超過大半的職場生涯都在聯勸度過,也一路目睹聯勸的成長與轉變。
網路崛起使名人背書的影響力漸弱 注重組織的透明度與公信力
聯勸是一個專責募款的機構,透過有效集結社會資源,合理統籌分配給需要的社福團體;讓社福團體得以專心推展服務計畫,而社會大眾也可免於重複募款的干擾。
陳文良說,聯勸成立之初為取得民眾信任,找來政商名人以及各大會計與律師事務所代言與背書;近年,陳文良發現捐款人變了,名人代言已不如以往有效果。他認為,「網路是一個轉捩點。」
陳文良說,網路帶來資料透明化,現在的捐款人寧願眼見為憑,轉而參考組織的公信力與透明度。而聯勸因應社會期待與國際聯勸準則的要求,每年都將所有捐款運用資料整理於年報,並公開於網站供所有人檢視,目前官網的稽核報告書可追溯至2010年。
「每次我說聯勸只是一個小組織,大家都說我太謙虛了。」聯勸去年收到的捐款總額約3.6億元,陳文良說,比起其他每年可募款數十億的NPO,聯勸會確保捐款的85%用於補助社福機構,人事業務費約佔10%,剩下約5%就是專案計畫或急難救助;而聯勸2013年的捐款總人數為4萬2千934人,最多來自北部白領上班族的女性,或中南部都會區的中年男性。
08年景氣轉壞 小額定捐穩定成長
陳文良表示,2008年未曾感到捐款受到景氣影響,但2008年之後,基於經濟因素終止捐款的人漸漸增加。而聯勸自2002年起推動的定期捐款策略,某程度上可以算是一個解方,「有點像分期付款,降低每次捐款金額,年輕人比較覺得沒有負擔。」現在聯勸的定捐比例穩定成長,2012占總額36%,2013年已增加至41%,而目前聯勸每月定捐善款約千萬元。
不過,聯勸捐款來源仍主要來自個人捐款,企業僅占5%左右。陳文良解釋,捐款結構只是經營方式的選擇,沒有好壞之分;例如美國聯勸就有65%的捐款來自企業與企業型基金會,但歐洲聯勸的捐款者結構就跟台灣人差不多。
聯勸不只在監事會的監督之下落實資源的公平分配,還透過各種方式培力社福團體。陳文良說,20年前小型機構因為缺乏人力與技術,寫計劃書對他們來說很困難,「有的就交上一張紙或一張公文。」但有些大機構分支組織較多、撰寫計畫能力較強,一年可獲得的補助總額約等於聯勸某個月的募款。於是聯勸內部開始建立審查默契,大型組織必須用創新計劃申請,才可以申請到補助。另外,聯勸花了將近10年開設課程,培養基層社福人員寫計畫書的能力,讓社福人員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如果成功,會看到哪些改變。」
除了捐款給社福團體 更擔任它們的好夥伴
有些社福組織於聯勸的支持下順利長大,發展出自立能力之後,還反過來回饋聯勸。陳文良舉例,家扶基金會約約10年前就決定禮讓經費申請機會,不再與中小型機構搶資源。聯勸與懂得行銷做生意的陽光基金會也「比較像是投資者與夥伴的關係。」有些初期較不討好的計畫,由聯勸給出第一桶金,後來基金會也各自發展出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給自足的模式,自籌絕大部分的資源;台北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甚至把經營加油站的盈餘,捐給聯勸補助其他社福機構。
陳文良說,20多年來聯勸共補助1000多個機構,現在仍存在且活躍的機構大概佔1/3。但他開玩笑地說,「非營利組織其實有自我毀滅傾向。」(Teach for Taiwan的劉安婷也說過類似的話)。當需要幫助的對象消失之後,就開始尋找機構的其他存在價值,或是下一個突破的目標,故非營利組織不是以壯大自身組織而存在。陳文良也表示,若當某天網路募款平台漸趨成熟之後,聯勸也須面臨展現更高附加價值或是鞠躬下台的選擇。
為降低資源分配不平均 主動向外探索找需求
目前聯勸的資助機構也集中於北、中、南的都會區,「因為這些地方的本來組織就比較多。」陳文良認為聯勸要主動向外探索,找到「需求在哪裡。」他拜訪各縣市社會處,了解各地的實際情形。他發現,「花蓮北邊交通比較方便,所以台北人都去新城搶夏令營的小朋友」他開玩笑的說,「到了南部鐵路速度變慢,人口又少,不易成立社福機構與團體。」於是聯勸找到一個花蓮南部的教會機構,並洽談看是否可協助發展計畫。
擁有不少國際經驗的陳文良發現,台灣的社福界相對封閉,「習慣用原本社福界的角度與資源看事情」,但歐洲或中南美洲聯勸執行長都與企業互動密切;他希望聯勸未來不只多與企業的核心交流,並邀請各領域產業人士來擔任理監事,希望激盪出更多解決社會問題的火花。
期許聯勸引入更多跨領域思維 提醒社福團體跳脫框架
外界常有質疑,社福界長期資源缺乏,是不是因為社福界不夠爭氣?陳文良說,不能責怪單一社會服務者,他觀察台灣社福界的學校教育以及機構養成,都未引導社會服務人員做出足夠思考,或帶領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前的博士唸完書回來,可以20、30年不換講義。」但現在全球知識傳輸幾乎同步,國內社福界應加緊跟上腳步。他舉例,國際已經開始思考許多哲學問題,例如非營利組織一定要壓低成本?社會是否可接受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領高薪,並公告最高薪資者的薪水?這些討論於國內仍未見成熟的討論空間。
陳文良也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投入社會服務領域,例如社企流、flyingV,他們的出現就好像在告訴社福界人士,「要談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是依靠社會工作專業。」陳文良表示,社福機構應該勇於突破,「不要被政府或捐款單位的框架限制住。」而要透過各界的眼光去看見需求並解決問題。
目前聯勸共約有20到30位工作人員,其中6位會計事務、9位處理行政與方案研究、8到10位負責宣傳募款、2位資訊組。接下來,聯勸也會在捐款人關系管理方面多下工夫。陳文良初步發現,「捐款金額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被打擾。」但他表示,這部分聯勸才剛起步,未來若在捐款人管理的領域有更多發現,再與其他社福團體分享。
———-
捐款人最關心兩件事情,一是捐款對象或組織是否可信,二是捐款花用到哪些地方。聯勸22年前創始之初,成功抓到群眾的心理,建立可信賴的制度與形象,成為台灣最大專責勸募的組織。近年網路崛起,以網路為基礎的線上公益勸募平台也漸漸出現,如NPOchannel與愛度無限,但兩者都還剛起步,仍在累積捐款人的信賴。
或許,新推出的線上勸募平台,可思考如何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建立募款之外的延伸服務與亮點,讓人更能記住平台特色。例如美國的Omakase Charity 為捐款人精挑細選出值得信賴的組織,為其募款並引進數位計畫,而且它每個月只推出一個主打NPO,為捐款人省去自己做功課的麻煩,成為第一個進入TechStars 的NPO,吸引眾人的眼光與關注。這個案例或許可提供線上募資平台的營運者參考。
其實台灣的公益捐款仍存在很大的分配不均問題,組織越大的NPO有資源行銷、宣傳,募款仍然最容易。很好奇想問大家,你有定期捐款給公益組織嗎?透過哪些方式?如何選擇捐款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