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框架、故事、敘事,組織也能帶著群眾創造世界觀

圖/rawpixel @ unsplash

平常我們可能將「Narrative 」與「Storytelling」視作相等的詞彙,都是指「說故事」的意思,但慢慢認識 Narrative 一詞後,才意識到它並不單是指涉「如何說出好故事的技術」而已。敘事(Narrative)是各學門的參與者,依著自身所擅長的能力,利用敘事來影響人們對社會與所屬文化脈絡的感知,讓群眾可以理解並發展出與敘事者立場相符的世界觀。

圖/Banter Snaps @ unsplash

以下提供組織對於「敘事」的要素與精神,組織可以參考,未來融入話語中。

敘事的 7 個深層要素

1. 專業學門:專業的敘事需要認知語言學、社會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學門輔助, 探究神經感知、隱喻、框架認知、想法秩序如何塑造了人們對世界、社會問題的理解與判斷。2. 策略溝通:有一批傳播溝通專家致力針對目標群眾,設計一套有特定價值取向的公共訊息或媒體宣傳活動,期望最終能影響意見。3. 大數據:有些機構利用大數據(尤其來自社交媒體)與演算法來探究其專案在倡議、敍事上該如何鋪陳,才能創造更佳的效果。4. 說故事與分享:這裏的故事指的多是自傳或是個人經驗,用以進行說服或激起同理共感情緒。5. 社會運動打造:利用創造話題來進行社會及政治教育,進而採取行動。6. 創意文化組織者:藝文工作者(包含社運組織者)利用各式形式的創作表態,影響公共論述與風向。7. 敍事戰略者:有一小群專業者,與社會團體合作,發展組織層次的敍事策略,進而啟發中長期的文化變革。

圖/Kelly Sikkema @ Unsplash

掌握框架、故事、敘事的區別,更能創造有效論述

1. 框架:建立思維SOP,讓群眾帶入事件、產生意識

人類大腦的思維構造會識別各種模式,進行分類歸檔,也往往因此容易掉入以某些既有樣板來組織、理解事物的習慣。因此,框架可以影響人們看待世界的角度,而透過語言所建構的世界觀則可從無意識、直覺和情緒中影響人們的認知。有人把建立框架的行為稱為帶風向,但有些學者則認為人類的框架並非只有一套,而是在多套價值系統之間同時切換,甚至也會出現已存在的框架互有衝突、矛盾之時。

圖/Annie Spratt @ unsplash

打算運用框架的組織推廣者,不妨可以參考 Frameworks Institute 整理的資源工具箱, 或是英國非營利組織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Center 歷年來在各類社會議題(如氣候變遷、糧食問題、婚姻平權)如何重構核心框架、模擬熱門話題的應答指南等。

2. 故事:喚起群眾情感認同

故事是敘述者把一連串事件組織後,再予重述。故事中會有人物和難題,從事件開始、人物應對到最後的結局,故事的目的是激起情感上的認同。關於非營利組織如何運用故事,可以參考說「好故事」不容易,但可以靠工具:利用故事引起共感,推進倡議行動 。

圖/Amador Loureiro @ unsplash

3. 敘事:一連串故事的組成,理解新的世界觀

有人把故事與敍事的關係類比成磁磚與一牆馬賽克拼貼,也有人將故事比喻為個別星體,而敘事就是由一群星球組合而成的「星座」,文化就如同星球與星座編織而成的「銀河」。透過星座的想像與命名,人們更有效、更傳神地賦予賦予共同意義,甚至是擴散某種信念,人們得以理解夜空,辨識方位。敘事是一套故事系統,匯集在一起,提供了一個連貫的世界觀。透過敘述,群眾得以理解世界如何運作。策略傳播學者 Scott Ruston 認為,敘事由兩部分組成,即資料(Data)和模式(Patterns ),敘事就是一種把資料與模式匹配好,讓對方理解的過程。

圖/Przemyslaw Marczynski @ unsplash

敘事與故事近來之所以日益受到重視,是因為各種實證研究指出,人們的意見、信念、行為公共政策的形成,甚至是文化態度的轉向,可以透過敍事力量來影響改變。在社會運動中,敘事是一個相對新成形,卻越來越多討論的話題,雖然目前對敘事的描述,似乎更適合應用在學術討論,而非讓非營利組織直接受惠,不過,急著套用框架、創造故事之前,先試著了解敘事應該不是壞事吧!


延伸閱讀:

NPO 數位化之前:未必需要炫技的本事,但對基本資訊需不斷辯證

數位化解決不了問題還帶來更多問題?線上問診助 NGO 評估選擇數位工具

作者介紹

NGO 推進器

介紹並分享盡責安全的網路資訊,協助找尋全方位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數位科技與社會運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