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誌》、街友與勞雇,我們是否還有更多可能?
編按:
【12/17 17:00 更新】因為一夜之間已爆滿,本次活動已停止報名。歡迎鎖定明晚的直播現場喔!
時間:2018.12.18(星期二)19:00-21:00
地點:南機拌飯(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 334 號 B1 地下室)
與談:
李取中/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創辦人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李盈姿/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祕書長
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上週一,NPOst 刊出了徐沛然的書摘「《大誌》:幫助街友的一份雜誌?/《社企是門好生意?》書摘」,引起一陣不小的爭論。
關於《大誌》(The Big Issue)的討論,過往都聚焦在它「做得不夠」,也就是並未深入議題。所謂「深入議題」,指的是臺灣《大誌》與原始英國《大誌》品牌精神之間的落差。
英國《大誌》的原品牌初衷
在英國,《大誌》的販售員(vendor)可以依法登記為「自營作業者」(Self-Employment),需要繳交國民保險金、販售收入申報繳稅,但也因此享有福利身分,包括退稅、租屋津貼、育兒津貼,甚至是收入補助或其他稅金補貼。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受到《大誌》基金會(The Big Issue Foundation)的協助。
英國《大誌》「基金會」在做些什麼呢?協助街友家庭重建、財務規畫、給予過度期的安置住房或租屋資金、輔導就業技能、協助建立人際支持網絡。英國大誌重視的不只是工作本身,而是每一個街友生存的動力來源,例如自身能力與喜好的培養。其中一個街友因此受訓開了自己的家具行,另一名街友結合自身興趣成為黑膠唱片業務員,其他則有人拿到基金會贊助的單車,參加大誌舉辦的單車挑戰賽;或參加大誌的攝影研討會、開始販售自己的攝影作品,這名街友的作品後來甚至在倫敦一間著名的藝術餐廳裡展出。
最重要的是,英國《大誌》讓販售員「參與內容製作」,販售員可以將自己的故事、攝影和畫作放進雜誌裡,甚至還能成為封面人物,隨之而來的讀者與人際支持豐富了他的人生。
英國《大誌》在 1991 年成立雜誌,1995 年成立了基金會;日本《大誌》在 2003 年成立,在 2007 年成立基金會。在這種「社會企業 + 基金會」的運作形式中,街頭販售只是無家者服務的其中一個方式,是整個後端基金會進行「生活關注」的過程之一。
當然,基金會這個形式也不是唯一做法,澳洲《大誌》自 1996 年成立至今都沒有基金會,但其網站開宗名義就認定自己是一間「非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企業」(not-for-profit social enterprise),旗下有街頭足球計畫、鼓勵年輕人社會設計的 Big Idea 競賽,以及協助安排街友居住的 Homes for Homes 社區居住社會企業。跟臺灣《大誌》一樣在 2010 年成立的韓國《大誌》也沒有基金會,其設計風格甚至很接近臺灣《大誌》的流行文青風,但他們會透過許多活動來給予街友支持,例如為消靡無家者汙名而做的大誌快閃列車,以及組織韓國街友參加國際街友世界盃(Homeless World Cup),他們甚至為持續販售超過 6 個月的街友準備租屋並協助尋找穩定工作。
至於臺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原本就是媒體人(而非社福或公益工作者),2010 年引入英國《大誌》、取得授權,但選擇以流行風提升雜誌競爭力,多年來不對議題多做討論,甚至隱身於各種無家者相關活動與串聯中,堅持「讓商品歸商品」,希望以此讓街頭上百位無家者獲得工作。這樣的品牌落差,長年以來讓許多了解國際《大誌》如何運作的英國《大誌》支持者,不斷對臺灣《大誌》提出批判,已不是新鮮事。
持續被討論的勞雇關係
也因為這些批判在 8 年前已吵過一波,此次徐沛然的新書從勞動權益的角度切入,可說是過去較少探究的視角。書中指出,《大誌》的運作並沒有「誰幫助誰」的道理,因為若沒有了街友這樣的助人光環與活招牌(販售時穿的背心與帽子等)、彈性的批發所得資金、零展店與零通路成本,以及罰款外包(街友因販售而被開罰單,需自行繳交),在如今紙本出版銷量如雪崩般下跌的愁雲慘霧中,這份雜誌又如何能持續至今。
不過,不可否認,2010 年,在任何人都沒有想到或身體力行引進街友販售雜誌模式之時,臺灣《大誌》的出現毫無疑問是個精彩的亮點,令人驚喜,也讓許多人因此注意到街友的存在,引發後續更多的關注,甚至觸發了往後其他街友扶助團體的誕生。而書中所指出的勞雇爭議,事實上是英國《大誌》和臺灣《大誌》,甚或全世界《大誌》在這樣的經銷模式下,都可能面臨的質疑。
在這次爭議中,我們看到許多讀者為臺灣《大誌》抱不平,認為無論如何街友「有工作已經很好了」,難道有一份工作、一份微薄的收入,不能算是一種幫助嗎?很多人也擔心,如果此時不買《大誌》,那麼這些街友難道不會立刻斷炊嗎?到底購買《大誌》是助長「非典型勞工」的困境,還是至少能幫他們一把?
NPOst 無法為任何人決定該支持什麼,這本應是每一個捐款人與消費者獨立思考後做出的選擇。但我們可以說,長久以來,包括臺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在內,以及所有對《大誌》買單的讀者,或許只是對社會責任的落實與參與懷抱善意,但這麼多年過去,除了這樣的購買支持,我們或許終於能對社會扶助能有更多元的想像。
8 年前的美意,與如今更多元的可能
如今,我們有非營利組織芒草心於 2014 年開始陸續成立的街友自立支援中心,推廣穩定居住、連結就業與社福資源、建立人際網絡;「起家工作室」由身懷好手藝的無家者組成包含油漆、清潔清運、水電、木作、泥水、空調等專業的修繕工班,鎖定弱勢家庭做修繕;「街遊 Hidden Taipei」計畫長期訓練街友做導覽,流浪生活體驗營與無家者尾牙音樂會則開放公眾參與、消弭一般人對街友的刻板印象。
我們有同樣身為社會企業的「人生百味」,依樣從 2014 年起以「人生柑仔店」轉譯街賣文化,以「石頭湯計畫」重新運用婚禮或宴席剩食,分享美味給街友;我們還有慕哲人社在饒河街夜市組織街友,販賣美食與文創商品,搭起「浪人食堂」;有「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與萬華在地店家及經濟弱勢者(包括街友、底層勞工和低收入家庭)合作進行社區藝術文化營造。其他諸如 2015 年起開展全方位街友服務的桃園市安欣關懷協會,與輔仁大學劉一龍老師發起的「路行者咖啡」創業計畫等,都是街友服務的多元進展。
上述這些計畫都和任何社會設計一樣,無法盡善盡美,甚至需要細緻的討論與持續的修正。因為不可否認,助人工作是種專業,無論是公益團體或社會企業,都是在持續的摸索、試錯與反饋中,與服務對象共同成長。然而重點是,在這麼多年的社會觀察之後,我們終究明白了在「以消費幫助街友保有一份街頭工作」之餘,還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滿足街友不同的需求。
臺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以專業媒體人出發,決定辦一份精美的雜誌,消費者的選擇大可回到整個雜誌市場的爭豔中去比較;且如果你認為「至少有一份工作」還是你所認同的價值,當然也可繼續支持《大誌》。事實上,「一份工作」在很多時候可能也意謂著人際連結與業務能力的成長,對許多人來說,確是有意義的支持方式。
只是,若你想要更進一步幫助街友、支持街友,或在購買雜誌之外尋找其他任何的可能,如今隨著各個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也有了各種選擇,以捐款或參與活動、傳播訊息等自己的方式,支持無家者。
至於《大誌》與社會企業的更多爭論,NPOst 既因一篇書摘而引發了這場再度論戰,也在勞雇議題上還無法找到更多元的討論,我們責無旁貸的希望促成進一步的對話。12 月 18 日,我們在萬華的南機拌飯舉辦了一場熱烈的分享,邀請臺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剛勇、芒草心祕書長李盈姿、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洪敬舒(註:上述書摘作者徐沛然人在美國,因此我們誠摯邀請同為勞動議題專業的勞陣祕書長敬舒與談),一起從創辦人、街友扶助實務工作者、NGO 與社企,以及勞動研究者的角度,激發更多元的思考。
本次活動不為質問或攻擊,更不允許形成公審,只期望在網路世界的爭議之餘,能有機會讓各方工作者有機會好好說話,避免任何人被單方面的論點淹沒。我們期望每個關切議題的朋友都能理性溝通、彼此理解,此促成有意義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