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城市的主人」:慕尼黑市民抗爭 3 年募 7000 萬翻新老屋,給難民一個家

圖/@ Bellevue di Monaco 官網

 

文/黃文鈴 旅居德國柏林的自由工作者

德國南部大城慕尼黑寸土寸金,卻在著名的時尚區 Glockenbach 保留 3 棟優雅老宅,開放年輕難民、家有身心障礙兒的難民家庭居住,1 樓「Bellevue di Monaco」餐廳不僅僱用難民烹煮敘利亞菜餚,更提撥部分營業所得舉辦難民課程。

這一切的背後是一群平凡居民,不甘心居住的城市被政府綁架,花 3 年上街抗爭並募足 220 萬歐元(約臺幣 7867 萬元)整建老宅,以行動證明:「我們才是城市的主人。」

去年剛開幕的「Bellevue di Monaco」餐廳,本身是棟 6 層樓高的淡綠色建築,1 樓有著戶外開放座位,餐廳散發舒適的氛圍,提供阿拉伯、敘利亞、厄利垂亞、地中海菜餚,用餐時間人潮絡繹不絕;樓上則設計成一般公寓,每層樓 4 人同住、共用廚房與 2 間衛浴。特別的是,20 名住戶都是年齡介於 18 歲至 25 歲的難民。

餐廳外觀。圖/@ Bellevue di Monaco 官網

一樓的餐廳與難民公寓。攝影/作者

保留足球場與老宅,用行動證明「居民才是城市主人」

故事源起於一座足球場。

2012 年慕尼黑市政府看中當地高昂的房價,有意拆除包括餐廳現址的 3 棟老宅,但 3 棟 ㄇ 字型建築中間圍繞的空地,是附近孩子踢足球或打籃球的場地,在寸土寸金的慕尼黑市中心格外珍貴,當地居民因此發動抗議,希望能為孩子保留一塊自由玩耍的淨土。

「Bellevue di Monaco 合作社」負責人馬提亞斯(Matthias Weinzierl)回憶,抗爭過程中居民發現這 3 棟 50 年代就存在的樓房,竟閒置 10 年以上無人居住,「慕尼黑是世界上房價最昂貴的城市之一,實在沒道理讓這些空屋閒放在這,外頭卻一堆人找不到房子住。」因此居民訴求一併保留這些建築。

除了持續上街抗議,居民們逕自動手翻修整理樓房內部,並不斷發起活動,引起全國媒體關注,向慕尼黑市政府施加壓力,「其中一個官員威脅我們:『如果你們再不停止抗爭,我們就把難民都送來這裡住。』我們覺得這主意很棒,決定照辦,並因此成立『Bellevue di Monaco 合作社』。」

這項被居民稱為「燈塔計畫」的長期抗爭,在數百名合作社成員不斷訴求、與市政府多次討論,2015 年 7 月慕尼黑市政府終於拍板定案:3 棟建築全數保留、與「Bellevue di Monaco」簽下 40 年租約,並投入 180 萬歐元協助翻修整建。

Bellevue di Monaco 負責人馬提亞斯。攝影/作者

建築內部翻修情況。圖/@ Bellevue di Monaco 臉書

馬提亞斯說,「燈塔計畫」彰顯出「誰才是這個城市的主人,以及你想要居住在怎麼樣的城市?」

儘管大夥打了一場勝仗,但翻修過程才是挑戰,團隊成員花了許多時間討論如何改建、規畫利用空間,並發起募款補足翻修經費 220 萬歐元的缺口,「自從決定要讓難民進駐,我們從未遇過鄰居刁難,反而受到很多當地人幫助。」

給年輕難民、難民家庭一個安心的家

「Bellevue di Monaco」餐廳於去年 10 月開張,20 位年輕難民經過合作的 5 家社福團體協調,也順利入住。

馬提亞斯解釋,相對於「無父母陪同的未成年難民」有兒童福利局(Jugendamt)保護,一旦青少年難民年滿 18 歲,所有保護福利措施戛然而止,包括得搬出原本的青少年收容中心、終止與法定監護人的關係等。

「他們得搬進難民營,跟其他 4 到 6 個不認識的人同住一間房。通常難民營都不適合人居住,大多位在偏僻郊區或由軍營、辦公大樓改建或是貨櫃屋裡,對年輕難民來說真的很難適應。」

而「Bellevue di Monaco」所做的即是提供他們一般公寓,有自己的房間;這些年輕難民仍在求學,社工每週固定探訪 6 個小時,協助他們度過生活上的困難,房租則由兒童福利局支付。

不僅如此,隔壁有美麗藤蔓圍繞外牆的 3 層樓建築,特別留給家有身心障礙孩子的難民家庭、精神受創的難民或難民單親媽媽。馬提亞斯解釋,德國的巴伐利亞邦規定,尚在庇護申請階段的難民即使申請結果遭拒,在上訴期間或被遣返前仍須居住在難民營內,除非有心理疾病或特殊照顧需要的孩童才可能搬出難民營,因此「我們這棟房子就是為了他們而準備。」

右下角分別用綠色、橘色、黃色標示的 3 棟房屋,就是 Bellevue di Monaco 與慕尼黑市政府簽約使用的建築。圖/@ Bellevue di Monaco 官網

淡綠色建築(左)是餐廳與難民少年的公寓;爬滿藤蔓的建築(右)則是 20 位難民的家。攝影/作者。

僱用難民員工、提供實習

「Bellevue di Monaco」餐廳除了有幾位住在樓上的年輕難民當實習生,也僱用 3 位難民為正職員工。其中,28 歲的歐瑪(Omar)來自甘比亞,他自餐廳開張起就在廚房幫忙,當初坐了 8 天的船險象環生抵達西班牙,再逃來德國,一待就是 5 年。雖然庇護申請遭拒,但他提出上訴,並已完成 3 年的職業培訓(Ausbildung),希望能增加留下來的機會。

歐瑪一邊熟練操作咖啡機,一邊說,在餐廳工作其實沒有支薪,因為他目前「容忍居留(註 1)」(Duldung)的身分規定他不得支薪工作,但他仍每天準時來上班,「與其留在難民營整天胡思亂想,來這裡跟客人互動,可以暫時忘掉可能遭遣返的恐懼。」

為了創造更多的討論,讓更多人了解難民處境,「Bellevue di Monaco」發起多場論壇,邀請在地居民與難民對話;並且每週定期提供德文課、法律諮詢,讓難民與居民有更多接觸機會;今年 7 月更在慕尼黑主辦一場吸引 5 萬多人上街的大遊行,訴求「團結起來對抗恐懼政治!」(Gemeinsam gegen die Politik der Angst!)同住在巴伐利亞邦的民眾自各地趕來,表態不支持當前政治人物愈趨保守的難民政策,高舉標語和抗議布條,聲援在同一片土地上討生活的新移民。

馬提亞斯說:「我們希望創造能真正幫助難民的平臺、觸發更多討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否則這個地方只會是座孤島。」

 

慕尼黑 5 萬人大遊行。攝影/作者

攝影/作者

慕尼黑大遊行中,許多年輕人與家庭一同上街,穿著支持巴伐利亞種族文化多元化的衣服來遊行。攝影/作者


註1:必須離境但基於人道理由不能將其驅逐出境的人會獲得容忍居留,但隨時有可能會被遣返。


延伸閱讀:

【阿北望遠鏡】個人即政治:瑞典女大生擋下遣返阿富汗難民的班機,換作是你會怎麼做?

「以希望為名」,墨西哥移民大遷徙:我們沒有身分,但也該享有基本人權!/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這並不是過更好的生活,而是擁有基本人身安全」/德國杜塞道夫首座 LGBT 難民收容所成立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