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你看過沈芯菱的網站嗎?──是否需要更多「明星」,才能說服大家關心公益

13
圖片擷取自「沈芯菱」簡介網站
圖片擷取自「沈芯菱」簡介網站
圖片擷取自「沈芯菱」簡介網站

你肯定聽過她的名字,但你拜訪過她的網站嗎?NPOst 總編在他臉書上貼出沈芯菱的個人網站,下了個註解跟問題:「跟科技部比起來如何?」,不少人回應。網友慣愚霖說,「宣傳做好事跟造神通常是一線之隔……」,陳雅萱則說,沈芯菱的維基百科條目更經典。

苦勞網秘書徐沛然也表示,「繼續逛了逛網站,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個很棒很厲害很有行動力很有愛心熱愛公益得很多獎又出書又一堆媒體報導的人。但是看不到他關心的『議題』或是要幫助的『人們』。」

這樣的質疑不是第一次,2013年5月PTT八卦版也有鄉民對她的作風,提出了一連串質疑,並將疑問寄給沈芯菱,後來沈的助理還一一回覆問題。

綜觀主流媒體的報導,每一篇都把沈描寫成早慧、近乎完美的人:家境貧困從小幫媽媽地攤叫賣度過,11歲學會架設網站為家鄉賣出100多萬斤的文旦、13歲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造福無數學子、19歲到處演講力倡公益;現在的沈芯菱才24歲,卻已經以個人之力投注527萬元做公益。今天剛好又有沈芯菱的報導

有可能是以上的取材角度,對於媒體來說比較容易寫出故事;再來,就是媒體能力不夠,沒有辦法再挖掘出更多故事,所以只剩下神化角度;最後,公益本身就是一個光環,敢於提出質疑的媒體,有很大風險必須承受責難,顯然沒有媒體要做這件事。

我不認識沈芯菱,其實下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有蠻多猶豫與掙扎,但畢竟公益界需要代表人物,年輕一代的公益代表人物(不是企業轉基金會類型的,也不算宗教界人士),可以想到的就是她了,但其實在公益跟社會福利領域還有很多令人尊敬的NPO工作者,不過都是默默拼命做事,為善不欲人知。

另一方面,大家不願苛責的原因是,我們都感覺沈芯菱是一個很努力的女生,從她的照片文章之中,也可以感受到她對於台灣土地人情濃濃的熱愛;而她建立自身形象的方式,雖然引起一些意見,但可能也是某種不得已的操作手法,或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事實上,的確因為她的曝光,激勵了許多人。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攻擊她,就像批踢踢鄉民rickcooy說的,「做公益還要被嫌東嫌西,酸民的道德標準還真高,看看自己吧。」

只是覺得有點遺憾,相信台灣許多社福類NPO裡面一定也有很多努力的奉獻者,只不過對於大眾來說,這些NPO工作者的面目很模糊,連帶讓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缺乏有效的傳述。其實公益界某程度上,可能真的需要明星,吸引大眾的目光,而且除了明星光環之外,這位明星還要懂得把關心的議題說清楚。

所以,還是有些期待,希望台灣的公益圈能有更多可讓大眾辨識的面孔,經由他們向大眾溝通,讓資源得以不同的管道與方向往弱勢挹注,讓NGO有自力造血的生存能力。而不是每天忙著申請政府補助。

很多台灣的NPO都過著苦哈哈的日子,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3/5發表了一篇採訪,受訪者是一位為了賺研究所學費的酒店小姐,她說去酒店上還比去NPO踏實,「它的待遇和勞動條件很差,不只壓榨你的精神,也壓榨你的熱情。 」這篇文章讓許多專業NPO人苦笑,相信也讓很多年輕人對於NPO工作卻步。

NPO的專業工作者,就算不想要行銷自己,變成明星,也需要更熟悉與社會大眾溝通的方式,而社群網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法。其實NPO工作者不需要神化自己,因為NPO做的事情本來就很重要,對社會很有益處了,但NPO需要加強對外溝通,理念才能獲得更多支持。

作者介紹

張 傳佳

NPOst 公益交流站前任主編。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台大新聞所,曾從事主流平面媒體工作,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期待未來台灣能成為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地方。 因為是理組與文組混血,故追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現社會之中有 100 個平行宇宙,希望可為宇宙之間搭幾座橋。不斷重新思考公民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的關係,期待看待或參與孵化更多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尤其是因應網路科技時代的新方式。

13 comments

  1. 徐阿牛 8 3 月, 2014 at 03:26 回覆

    沈芯菱是誰?我活了三十五年都沒聽過,不知道是她不紅還是我孤陋寡聞,反正那天幫姪子複習國語課本,才看見她的故事,無聊去google,才打”沈”第一個就是她名字,比我的萬年女神沈佳宜排名還前面是怎樣??閒來沒事,我的分析職業病來了,歸納了目前網路上質疑她的幾個觀點:

    1.【媒體搞造神】有關她的報導,幾乎千篇一律都在說她做什麼公益、得了什麼獎,只是公益內容不一樣,看了十幾篇還滿疲乏的,我想到了陳樹菊,那陣子陳樹菊阿嬤的新聞剛出來,超感動的,可是不斷轟炸後,我也有同樣的疲乏感受。
    so?該怪誰呢?怪媒體造神?怪陳樹菊沈芯菱想紅?我們都知道陳樹菊超低調很不想受訪,那沈芯菱呢?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想紅?於是我很有求知慾的跑去翻她自傳(她自傳的文筆好….普通…有點流水帳的一下就看完了,根本沒台大的水準吧!?後來看出版日期才發現原來是她15歲寫的….),裡面提到她第一次的受訪是自由時報的記者三番兩次的找上門來,她說婉拒過好幾次,後來那個記者說服她能宣傳教學網站,所以才答應受訪。反正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想不想紅,只看自傳感覺她是想走低調路線。
    媒體消費她?還是她消費媒體?討論她想不想紅這種自由心證的問題好像有點無聊,不如討論一下,到底她紅了,有什麼好處?政客紅了有選票、藝人紅了有錢賺,那沈芯菱紅了得到什麼?她沒接受捐款贊助,好像沒賺頭,如果他的紅,能讓大家想參與公益,也許比較有意義。

    2.【網站搞自我行銷】點進去她自我介紹的網頁,也太…詳細了吧,什麼公益經歷、得過的獎….OOXX什麼都有,只差點沒把祖譜放上去吧?然後再點去看她的那些公益網站,沒有她的照片,也沒提到自己的名字,就純粹放那些教材資料。為什麼差很大?哦….我忘了一個大前提,那個放滿她個人介紹的網頁,標題就是”站長介紹”啊….有人說她很會自我行銷,但我想高估她了,因為真正會自我行銷的人,不會做一個這麼陽春的”自我介紹網頁”,什麼東西都五花八門的放上去,看久了會膩,真正的自我行銷高手,應該像那些藝人的官網,美美的照片、文青的文字、似有若無的提一下功績彪炳,看來沈芯菱自我行銷的功力還有待加強。

    3.【網站教材連結失效】哦還有看到有人說她做的網站很醜、網站教材失效什麼的,網站美醜見仁見智不評斷,教材失效部分,我沒有全部點過不知道,剛剛隨便點了大概快一百個連結,有八個連結失效,不知道0.08的失效算多還是少?

    4.【真的有幫到人嗎?】回歸到沈芯菱公益層面討論,到底她幫助了誰?農產網幫農民賣水果還算滿實際的、那教學網有幫到學生嗎?這很難講,我問姪子和她同學(小六)有沒有用過,有什麼幫助?結果答案超兩極的,姪子說只去玩益智遊戲,其他教材用不到,可是她同學就說幾乎每天去練習數學,成績有進步,還很跩的說她在那個網站自修到國一的課了。
    為什麼一樣的網站,效果差這麼多?也許是樣本的誤差,我姪子也算富二代,什麼都不缺,可惜什麼都不想學。她同學爸媽是工人,家裡比較辛苦,也許因為沒麼參考書,就覺得那網站很好用。
    不管她網站幫到誰,我覺得她的網站下一步應該要做得像「可汗學院」那樣(https://www.khanacademy.org/),才能增加黏度。
    除了網站,她有辦一些實體的活動,免費營隊、青少年創作展、送電子辭典給原住民等等,這些還算具體,應該有直接受益的對象。

    5.【其他】其餘對她的批評,諸如長得不正、聲音難聽、姿態做作、文筆矯情等等太主觀的人身攻擊,我就不評論了。

    6.【結論】看了網路這麼多挺她、噓她的言論,突然想到「蘇軾與佛印」,或許心中有什麼,就看見什麼。陰謀論的暗黑版,可以把她解讀成心機重、從十一歲開始做公益,是為了總統大位鋪路。人性本善的純潔版,就說凡間天使之類。
    而我怎麼看沈芯菱呢?我覺得她應該沒想過有今天的成果,她演講說過,「其實我一路上沒什麼夢想,只是先從幫助別人實現夢想開始」或許她做公益是誤打誤撞吧,農產網一開始是幫她阿公賣,接著才幫鄰里農民。教學網一開始只想幫班上同學,沒想到網路效應發酵……。
    我反身自問,如果我是她,遇到了那些問題,我會去行動嗎?很難。我想沈芯菱最大的優點與缺點,就是因為她是個「行動派」,看到什麼問題,就去解決,相對的,就缺少了論述與全盤的計畫,結果一些瑕疵就被放大檢視。
    沈芯菱,雖然我不認識妳,但如果妳看到這篇文章,我想衷心的建議妳,如果妳要把公益當一輩子的路,一定要開始組織團隊,不能單打獨鬥,也別再堅持不接受捐款贊助,應該要整合各界資源。記得網路上流傳的這句話「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

    p.s 寫到最後,突然找到她被噓的盲點了!她跟馬宗痛握過三次手!三次!三次!(這還是只是照片看到的,現實不知道握幾次了)….保…重……啊….

  2. 伊晴 8 3 月, 2014 at 14:13 回覆

    我覺得這篇文章作者應該是想引發大家思考,npo需不需要有個人魅力的角色,讓大家更關注公益?這是很好的問題,我覺得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很可惜,好像有些人失焦了,一昧的批評沈小姐的「自我介紹網頁」放太多自己的東西,似乎忘記了,那一頁本來就是她的自我介紹,不放照片、簡歷,要放什麼?如果他的目的是刻意宣傳個人,必須看她有沒有在其他非自我介紹的網頁中,放自己的資料?我發現是沒有的,她這麼多網站,也只有那一個「自我介紹網頁」提到自己,真不知道得罪了誰。

  3. 芒果青 20 5 月, 2014 at 01:12 回覆

    最近邀請沈同學來公司演講,因為是我跟她聯絡的,所以跟她有些接觸。個人感覺她就是個很溫暖很謙虛的小女生。
    以前就曾經從媒體報導上知道這位傳奇的小女生的事蹟,不過坦白說,一開始看她網站上的自我介紹時,確實有種微妙的感受:其實她不必多說什麼我也知道她行善無數,可是把事蹟洋洋灑灑列出來,感覺像是刻意promote自己。她好像很在乎名聲?
    後來跟她確認演講費要怎麼給她時,出乎我意料的,她說這筆演講收入打算捐給某某社福機構,請我們直接匯錢給該機構,用我們自己的名義捐,這樣我們就能有收據可以抵稅。她完全沒經手這筆錢,接受捐贈的機構也不會知道這筆錢是她捐的。換言之,她非但分文不取,連名聲也沒有得到(至少在我們這場演講是如此)。我感到有點困惑。看起來她也不像是沽名釣譽之輩,那幹嘛在網站上這麼用力promote自己?
    之後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奇怪的。她用演講來幫社福機構募款,講得越多,就有越多機構受惠。既然如此,為了盡可能多接演講,用力promote自己也不為過吧我想。放眼全世界以演講為業的人,哪個不把經歷鉅細彌遺地列出來?不然我哪知你是什麼阿貓阿狗,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聽你演講?
    我們請她自訂講題,她後來是跟我們分享她走遍台灣遇到的一些令她覺得受啓發的人事物,對她自己的公益事蹟倒是沒有著墨太多。她給我的感覺是,她做公益的動機蠻單純,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似乎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樣,她才不願意接受贊助吧,一旦接受了贊助,事情就再也不能單純,她便無法隨心所欲。
    至於她關心的議題是什麼?我覺得對沈同學來說應該沒有很重要。她跟NPO不同,NPO需要爭取政府補助或民眾捐款等資源,因此有必要將關注的議題或對象明確化,以取得認同。沈同學沒有這些問題。而且大多數NPO因為有特定關注的對象與議題,服務的對象相對受限。沈同學用演講收入贊助不同領域的NPO,受惠的對象更多。而且社會上還有許多弱勢人口,因為不符合政府或社福機構所定的資格而無法獲得救助,透過如沈同學這樣的人,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幫助。每個人有自己愛台灣的方式,做公益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需要有什麼偉大的理念,只要有人因此受益就是好事一樁。

  4. 書書 17 7 月, 2014 at 23:24 回覆

    我和沈同學一起上過課,她本人十分低調。
    其實我也覺得網站的宣傳太過了…
    年紀很小就有這些想法的確很不簡單,
    相信也許這些介紹也只是希望引起更多人注意。
    但這篇文章真的點出我長久以來的一些感覺…

  5. 浦公英 21 7 月, 2014 at 08:24 回覆

    學校課文教到沈芯菱的故事,請學生回家作業先認識他,我發現這個網站可以讓學生快速的了解他做過的事情,他好像被編進去十本教科書裡面,對身為老師的我而言,他個人介紹的頁面能讓學生清楚明瞭的進行課後作業,還算滿貼心方便的,我倒不覺得是為了所謂的宣傳吧。

  6. May 7 8 月, 2014 at 19:38 回覆

    上次公司季會邀請她來,聽講前只知道她很有愛心,聽完後才發現真的不簡單。她不像有些名人演講都自說自話,沈芯菱很謙虛,沒著墨太多自己的事蹟,而是挑可以跟聽眾互動連結的內容,從事壽險業的我,聽完後大大得到激勵,在工作跟生活都重新找到動力。

    喔對了,本人超有耐心,會後有兩三百人找她簽名拍照,都來者不拒,還掛著笑容跟我們寒暄,而且感覺得出來,那笑容是發自內心。

    與其在這邊討論她個人介紹的網頁該不該放自己的事蹟,不如去聽看看她演講吧,或許會有更真實的心得吧。

  7. firework 28 12 月, 2014 at 17:07 回覆

    做了一個夢..因為有人跟某個NGO說沈芯菱一個人做的事情比某NGO做的還多…所以某NGO內部某成員氣到不爽就在網路放話抹黑….只是夢

  8. fy16374 23 5 月, 2015 at 21:45 回覆

    小孩課本有沈芯菱的故事才認識他,很有意義的課文,台灣應該要多這些正面的典範

  9. Hankoliver 26 6 月, 2015 at 11:13 回覆

    聽他演講之前並不認識她,昨天聽了很喜歡,滿意外他感動了一向不太喜歡聽演講的我。上網找她的資料,發現有些人執著他家裡環境,其實他的書和網站都交代得滿清楚,小時候擺地攤雖然貧窮,可是國小會電腦後就幫家人脫貧。滿佩服他白手起家,儘管窮過,卻還願意做好事

  10. Hankoliver 2 7 月, 2015 at 21:42 回覆

    我女朋友說很後悔聽沈心菱的演講,因為沒想到太感人我女朋友一直哭結果沒帶衛生紙很尷尬。我覺得她好屌,幾乎靠一個人出錢出力做好多好事,但也滿可憐的還要被酸民放大檢視雞蛋挑骨頭,不懂鄉民怎不把那力氣拿去檢視大筆大筆收錢的慈x呢?

  11. Kerhan 21 1 月, 2016 at 15:08 回覆

    我老婆家也在雲林,回去常會經過他們家,是個滿簡單的鐵皮屋,看他們家的國產車看樣子少說也十年以上。有人說他拍照換很多鏡頭,後來才知道原來都是租的和二手,感覺滿節省自己、幫助別人,還沒聽過他演講,有朋友聽過說這輩子一定要聽一次,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厲害,有機會再去聽看看。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