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萬個旅程,60 萬個故事/One-Forty 2017 年度特展報導
文/NPOst 特約記者 施靜沂
還記得 2016 年夏天,一支在社群網站上蔚為話題的《臺灣人與東南亞移工的 6 分鐘面對面》影片嗎?這是 NPO 組織「One-Forty」(社團法人臺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所進行的一項社會實驗──他們讓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的「東南亞移工」與素昧平生的臺灣人一對一、面對面。於此無聲的 6 分鐘裡,突顯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 2 種民族對彼此的生疏與防衛。
影片中,臺灣人從一開始的尷尬,到逐漸對眼前打扮截然不同的印尼人產生好奇與親切感,這些畫面令人想起,我們雖然常與移工們錯身而過,但平常不僅與其無甚交集,甚至仍免不了某些特定的偏見與想像。
由於語言、文化與生活圈迥異,過去臺灣人少了適當的角度與平臺了解這群來臺打拚的移工青年。但 One-Forty 這支帶有反思性的影片讓這群高達 60 萬人次、在臺灣人口占比達 1/40、近乎撐起臺灣居家照護系統與工廠產線的移工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也讓移工族群在臺灣的噤聲與困境被大大突顯。
藉此我們看見,在臺灣工作與生活的移工們,除了應爭取更合理的工資與勞動條件外,由於休假少,也少有適合他們的培力機構,使其缺乏探索自我、發展第二專長的機會。因此即使賣力賺錢、存錢,但在回到自己的家鄉後,卻很有可能因生意失敗、沒有一技之長而得再次回到臺灣嚴苛的移工勞動市場中,受盡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與壓榨,甚至淪為某種難以翻身的惡性循環。
「其實,我們並不認為自己能改變他們什麼,卻想看見移工們最真實、自然的樣貌,也期盼更多人能關心這個族群與議題。」在這支影片釋出後半年多,NPOst 來到 2017 One-Forty 年度特展:「600,000 JOUNEYS:六十萬個旅程,六十萬個故事」展場。One-Forty 團隊正向觀展者介紹展覽的淵源,以及他們近年來致力於「移工商學院」、「東南亞星期天」、「真人圖書館」等活動、課程的初衷與理想。在這些言語、文字、影像、歌聲、食物的交流與環繞下,參觀者或將聽見移工的心聲,也展開與他們的心靈對話。
「此次特展共分為 6 個部分。旅程一開始,每個人都要在互動牆上抽一張屬於自己的旅程卡。在移動到不同區域的過程中,大家要在展場上的各個角落搜尋、蒐集所有的小卡,最後完成這張移工故事拼圖。
接著,每個參觀者都將走進一條黑暗隧道,體驗移工們剛來臺灣時,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也沒有歸屬感的害怕感受。於此,參觀者會看到黑牆上一條條若隱若現的新聞標題。這些負面的形容詞正好對應到臺灣社會貼在東南亞移工們身上的標籤,突顯離鄉背井剛來臺灣的移工們走過的這條路有多辛苦。
C 區設置『移工在臺生活博物館』,從他們的工作內容、薪資分配、放假生活、宗教、飲食、通訊習慣等 6 大面向逐一勾勒這四十分之一臺灣人口的生活全貌。舉例來說,在「薪資分配」區塊中,One-Forty 便與『圖文不符』合作,藉由生動的圖表分析告訴參觀者,移工的工時雖長,卻很難快速存錢或享有優渥生活品質的真正原因。除了每個月要寄錢回家裡還債、支撐家用,還得存錢留待未來、並償還昂貴的仲介費,因此每個月留給自己的生活費也不過 4000、5000 元臺幣。
「此外,他們領的多為最低薪資且休假少、2 或 3 年才能回家一次,工作權益也不受勞基法保障。」開幕晚會上,特展的負責人 Sophia 向大家逐一介紹 One-Forty 團隊半年多來的心血結晶。她謙虛提到,這是 One-Forty 的第一次策展,雖然有許多地方不盡完美,但仍真切希望透過這為期 2 週、免費參觀的展覽,讓更多臺灣人一起來接觸並了解東南亞移工的社會議題。
另一位 One-Forty 共同創辦人 Kevin 則表示,One-Forty 這個平均年齡不到 30 歲的年輕團隊,選擇了不同以往之社運抗爭、訴諸悲情的手法,轉而以朝氣、活潑、正向的方式帶領每個人認識這些看似遙遠卻離我們很近,相處起來非常直率可愛的東南亞青年。
展覽 C 區,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莫過於對東南亞飲食及宗教文化的介紹。從桌上的香料粉、醬料瓶、到牆上一張張穆斯林女性包頭巾、靦腆含笑的無框相片,以及「移工藉由智慧型手機、陪伴孩子成長」的圖表說明,均讓人備感 One-Forty 與移工朋友們的真摯情誼。即便文化、語言、生長環境不同,但從「我們都會為了夢想而努力,為心愛的人事物而展開海外工作旅程」的角度貼近彼此,實際上竟比想像中還要容易。
六十萬個旅程,六十萬個故事
展覽 D 區「東南亞故事客廳」,則從族群走向個人,逐一聚焦在移工們的生命故事。於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8 幅移工資訊故事簡介。
除了沙發、書櫃、草地的溫馨佈置,一旁的書櫃則擺了整整兩排「燦爛時光」書店精選的東南亞書籍,包含移工們的文字創作,及相關主題的繪本及專書;
而在接下來的 4/11、4/13 號下午2 點到 3 點,還會有「真人圖書館」的說故事活動,屆時,7 位來自印尼的移工及臺灣東南亞圖書館的 Sima,將與在場朋友分享其夢想、鄉愁與自身親歷的種種困境與美麗。事實上,若只有靜態的展示,而無實質的對話與傾聽,我們又如何說自己認識並了解移工?當放假的他們三三兩兩穿梭在臺北車站大廳、小菲律賓區、小印尼街、金萬萬百貨、東南亞商店裡時,心中正惦念著什麼?而臺灣對於這些來自(國內穆斯林人口高達 8 成的)印尼移工來說,是個美麗或者醜陋的國度?
故事客廳後頭,佈置著一對菲律賓藝術家夫婦 Aquilizan 由一雙雙移工們穿過的夾腳拖編織而成的巨大翅膀,對應故事客廳的主題,它其實還呼應移工們心中巨大的夢想與海外工作旅途中的勞頓。
在移工移動的過程中,他們得輕裝行動,這也讓「行李」意外成了另一個沉思與創作的主題。輾轉前往不同國家工作的移工,如何取捨攜帶的衣物與紀念物?每次離開,小小的行李箱裡又裝入哪些新的回憶與冀盼?在留下與丟棄的抉擇間,又暗藏哪些玄機與心事?
小巧明亮的故事客廳,彷彿一個移工故事的百寶閣,深入挖掘,將有所收穫,而他們的勇氣與生命力,也將給予我們關於夢想、工作、情感、移動的靈感。終究,NGO 不僅只站在助人的角色,東南亞的移工青年之於開辦語言、商業課程的 One-Forty 團隊來說,同時還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
在文化中交流情感,讓城市不再冷漠
在特展的 E 區與 F 區,展示了多幅 One-Forty 團隊與印尼移工們的活動照片與影片,雖然這些移工起初不一定會說一口流利的中、英文,也沒有很多臺灣朋友,但在 One-Forty 發起「東南亞星期天」,讓大家有機會一起做菜、聊天、分享故事、才藝表演後,友誼漸增,大家逐漸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於是,我們聽見移工朋友在影片中表達對臺灣的感受,聽見他們細數喜歡的臺灣風景、小吃與名勝,也看見照片裡的他們和臺灣人一起料理、歡度佳節。終究,在情感與文化交流下,臺灣青年的友誼之手,穿越過往偏見與標籤的藩籬。
2017 One-Forty 年度特展:600,000 JOURNEYS:六十萬個旅程;六十萬個故事
地點: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中 5 – 鍋爐室
時間:4/1 (六)~4/14 (五) 10:00-18:00
費用:免費入場
展覽官方網站:點這裡進入
展場內隱藏活動:特展 FB 活動頁(展覽最新消息也會更新在這裡唷!)
周邊活動介紹與報名:點這裡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