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歲以後,我們回頭照顧彼此/參訪德國公益組織 KARUNA

0
圖片來源/https://goo.gl/QI75Hm

KARUNA(Zukunft für Kinder und Jugendliche in Not e.V.) 是間位於德國柏林的公益協會,宗旨是為了許邊緣兒童和青少年們一個未來,創辦人 Jörg Richert 來自東德,20 幾年前在柏林圍牆尚未倒榻時 [1],便開始努力為這些孩子們建立一個溫暖的家。

「Karuna」來自於梵文,指的是「慈悲」的意思。在 Jörg 眼中,我看到的不只是慈悲,更多的是對孩子、對工作、對公益的熱情。他不會說英文,透過美國教授的翻譯,他邊畫著圖,邊告訴我們 Karuna 如何從德國柏林出發,影響整個世界,當然也包括我的世界 [2]。

公益合作社,許孩子一個未來

目前擁有 180 名員工的 Karuna 有一套完整的關懷制度:預防、治療與預後,目前這個制度也引進捷克和其他東歐國家。首先他們和柏林各中小學合作,提供毒品和酒精防治課程。除此之外,Karuna 提出一套「先許孩子一個家」的模式(Housing first model),當孩子流落街頭、染上毒癮或酒癮時,透過地方青少年機構(Jugendamt)的轉介,Karuna 和各醫院診所合作,提供這些孩子心理和生理治療。

醫學整合治療約 3 到 4 週之後,這些孩子再被安排到 Karuna 內部進行心理治療和其他身體訓練課程,此時她/他們還是 24 小時接受輔導,直到 10 個月後,這些孩子才會住進 Karuna Villa 繼續接受輔導,有些孩子也陸續回歸校園,但仍然有很多人無法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通常 18 歲成年之後,這些孩子就必須自主,離開 Karuna 青少年協會。

然而,很多孩子留在 Karuna 多年,早已視 Karuna 為自己的家,Jörg、同事和孩子們於是決定成立 Karuna 公益合作社(KARUNA Sozialgenossenschaft eG mit Familiensinn)[3]。18 歲以上尚無固定職業的人可用 50 歐元(相當於臺幣 1640 元)入社,其他個人和組織則皆可用 500 歐以上的金額入股,不分入股金額多少,每人享有一票的權利參與決策。

Karuna 希望將這些入社資金集結投入更多關懷邊緣孩童、青少年的工作。例如日前 Karuna 在德國贏得 Google Impact Challenge 大獎,準備設計一個讓街童每天晚上知道能去哪裡過夜的 App,這個點子來自一位流落街頭 8 年、後來成為 Karuna 成員的社會工作者。

生存:每天最重要的挑戰

參訪 Karuna 的同時,恰巧遇上《德國南方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記者採訪住在 Karuna 機構的一位難民青少年 Ja(化名),Jörg 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夠聽聽 Ja 分享自己的故事,剛好我是在場除了老師之外唯一會德文的人,所以就這樣,我坐在 Ja 對面,看著記者、阿拉伯文翻譯人員,偶而轉頭看著 Ja,聽 Ja 道出他和他的家人如何逃離戰亂中的敘利亞,而他又何以落腳德國。

Ja 來自敘利亞北方靠近土耳其的小城,戰亂開始後,Ja 和他的家人舉家逃到土耳其的親戚家,當時 Ja 才 14 歲,Ja 的弟弟 12 歲,而 Ja 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中,最小的孩子就是在戰亂中出生。在土耳其時,Ja 和爸爸得出去工作維持家計,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手工項鍊,Ja 從週一到週六、早上 5 點工作到晚上 8 點或 10 點,有時甚至到凌晨 12 點,一個月薪水是 600 塊土耳其幣(相當於 6,500 臺幣),週日回家繼續做其他手工。後來 Ja 和家人逃到伊斯坦堡,在那裡,Ja 不斷的換工作,就這樣過了 3 年。

圖片來源/https://goo.gl/9jmDtT

Ja 說:「我每天都想著要怎麼生存下去,我不想死,我想要活著。

後來他逃到了柏林,德國之前的制度是只要家裡有個未滿 18 歲的孩童或青少年在德國取得難民身分,就可以將爸媽和家人接過來,所以 Ja 的爸爸希望他可以逃到德國。目前德國和土耳其的協議是德國付錢讓土耳其政府安置難民,但這些難民在土耳其沒辦法擁有身分,只能繼續打黑工,過著有一日沒一日的生活。至今只有 Ja 一個人逃到了柏林,他過幾個月就滿 18 歲,到德國之後,他開始上學、等身分,等到有一天拿到身分,再回去土耳其和他的家人團聚。

他的故事也許不是最悲慘的,但在 Karuna,時時都有類似的故事正在發生。Jörg 不需要強調自己的工作有什麼貢獻、自己得了什麼獎項,因為一切都是那麼不證自明。

圖片來源/https://goo.gl/Hv8dAj


註解:

[1] 柏林圍牆於 1990 年倒榻,而 Karuna e.V. 成立於 1989 年。

[2] 作者為 Indiana University 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 博士班學生,透過印第安納大學的暑期遊學課程「慈善與公共政策:德國脈絡」(Philanthropy and Public Policy: The German Context),得以參觀 Karuna 協會和其他德國政府與公益組織。

[3] KARUNA Sozialgenossenschaft eG mit Familiensinn 全名可譯為「富有家庭意義的慈悲社會公益合作社」。Genossenschaft 為德國特有的法定公益組織形式之一,過去多為社會住宅合作社,近年來以公益為目的的社會合作社逐漸增多


作者/何䓝涵(Meng-Han Ho)

目前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慈善學院Indiana University 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博士生,這是全世界第一所慈善學院,也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所專注於慈善學與非營利相關研究的學院,提供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證照課程與跨領域的研究環境。在這裡,何䓝涵認識了一群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領域的前輩與夥伴們,共享改變世界的熱情,一同努力讓慈善的本質,在全世界的非營利或第三部門學術領域和實務界中持續被看見。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