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階級,繁榮與貧窮共存的印度/《三點半後不收屍》書摘

 

編按:

Caroline Gluck 是聯合國難民署駐伊拉克的資深新聞官,她曾任職 BBC 十多年,先後擔任駐柬埔寨、韓國及臺灣的特派記者,並投身人道救援工作,也曾任國際樂施會(Oxfam)及歐盟人道救援計畫的新聞專員。上個月(10 月)初,她的《三點半後不收屍: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行動紀事》在臺灣由無境文化出版,收錄了她在全球各地發展中地區工作的第一線手記。NPOst 於上週五刊出了其中一篇書摘「飢餓,讓印度的未來黯淡無光」,本篇為第 2 篇摘錄。

11 月 8 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晚上 8 點的全國演講中投下一顆震撼彈。他宣布印度最大面額的 2 張鈔票從 9 日開始全面作廢並回收,並從 11 月 10 日開始正式發行 500 盧比與 2,000 盧比的新款紙鈔。莫迪以此逼迫有錢人將家中積存的黑金拿出來換新鈔,卻引發許多平民/貧民無鈔可用,全國各地絕望身亡、自盡之聲頻傳。莫迪含淚懇求印度人民再給他 50 天,才能「集結 12.5 億人民之力,讓那貪腐的幾千人吐出所有黑金。」(參考:印度換鈔──為窮人而戰?還是犧牲底層人民?

NPOst 藉由 Caroline Gluck 的本篇書摘,進一步點出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大國,同時也是種姓階級最森嚴的國家,是如何被困在自己的歷史脈絡與嚴重的貧富差距中,飽受飢餓與動盪之苦。

本篇作者 Caroline Gluck

本篇作者 Caroline Gluck

我喜歡到印度旅行,因為每次到訪,它那奇妙的多樣性特質始終教我驚豔。那一句貼切的觀光廣告口號:「印度不可思議」真是精準無誤。印度始終刺激你的感官,那是強烈色彩、氣味、味道、聲音、景象萬花筒般的綜合體。

不過,此行安排的行程並非拉賈斯坦(Rajasthan)的觀光名勝,也不是去北邊喜瑪拉雅地區健行或是探索該國的古老廟宇、海灘、森林。我去的是印度最窮困的幾個地區,該國許多鄉村以及都市裡的窮人都在那裡掙扎度日。在印度挾著驚人的經濟成長數字向前邁進時,這些人都被遺忘在一旁。不知道為什麼,印度的窮人總是從該國社會福利計畫的縫隙中漏了出去。

圖片來源:http://www.bbc.com/travel/asia/india

圖片來源:http://www.bbc.com/travel/asia/india

在那趟旅行中,我馬不停蹄趕了 3 個星期,雖然眼界大開,但也讓人精疲力盡。印度呈現在訪客眼前的意象,彼此之間極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它的社會也是世界上階級最森嚴的。現代印度造就出來的社會菁英有些擁有巨額的財富,卻也產生了社會及文化方面被忽略的赤貧階級,那是底層中的底層,處於種姓制度裡的下緣。那是個極端講究階級的社會。即使政府在工作和就業方面都提供保障名額給一些社會最邊緣化的人,這些處於社會階級底部的人依然很難向上爬升。

接下來的那個星期,我認識了幾個用來指稱印度社會各底層的名詞。先前我就已經知道「賤民」(Dalits)這個指稱某個特定人群的字,本意即是「碰觸不得的人」。一般而言,他們必須從事一些最不好、最骯髒的工作,是其他任何人都不願意從事的工作。他們由幾個不同的階級組成,被印度官方歸類為所謂的「表列種姓」(Scheduled Caste)。

此外,在我這西方人的耳裡聽起來,還有許多其他以貶義色彩字眼命名的階級,例如地位比「賤民」更不如的「瑪哈達利特」(Mahadalit)、拜加(Baiga)、貢德(Gond)等「原始」(primitive)部落以及「其他落後種姓」(Other Backward Castes)。

圖片來源:https://goo.gl/E6Kywm

圖片來源:https://goo.gl/E6Kywm

正當印度歡欣陶醉、享受世界數一數二最快速發展經濟體盛名之際,正當印度和世界另一個經濟發動機──中國處於競賽態勢之際,正當印度舉辦向全世界昭告其新地位的各類樣板活動(比方大英國協運動會)之際,它的社會卻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依然被遺忘、漠視。

似乎印度並非「一個印度」,而是一分為二,各自涵蓋不同社會階層,而且各有各的規則。其中一個印度如日中天,它的中產階級以及上流階級住在自己那門禁森嚴的「國中之國」或高級特區,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這一個印度的成長指數健全到令人艷羨。然而,另外一個印度卻在夾縫中求生存。幾億人口營養不良,沒辦法吃到足夠的食物。這種情況令人憤慨,然而印度的當權者或那些社會較優勢地位的人看起來很少加以關注。我覺得天下的最大醜聞非此莫屬。

圖片來源:https://goo.gl/Ykg0N5

圖片來源:https://goo.gl/Ykg0N5

印度現在其實有一套以津貼價提供赤貧民眾食用油及米和小麥等基本食糧的制度。這套制度稱為「公眾配給制度」(PDS) ,然而,連政府官員自己也都承認:它很容易造成貪污、浪費,而且成效不彰。

受益人先被分類,然後當局根據他們的身分授予顏色不同的卡:被歸類為「貧窮線以下」(BPL)的收到黃色的配給卡; 「貧窮線以上」(APL)的收到綠色的配給卡。所謂的「廉宜商店」(fair price shops)以津貼價格出售穀物,同時也保留一小部分穀物免費提供給持有紅卡的、處境極其艱困的家戶。

然而,這種把家戶加以分類的方法經常任意而主觀。許多真正有資格的家戶反而拿不到配給卡。根據報導,有些較富裕的家戶會使用偽卡,或是家戶會拿配給卡做抵押品去向錢莊借錢。

2011 年印度財政部遞交給印度國會的 2010/2011 年度的《經濟觀察》(Economic Survey)報告指出:政府專款補貼給窮人的穀物有高達 55% 從「公眾配給制度」中流失,並被轉售到公開市場。原先按照計畫應該獲益的家戶反而一無所有。

圖片來源:https://goo.gl/Wtj01

圖片來源:https://goo.gl/Wtj01

盜取公物是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則是儲藏。儘管印度有好幾億人口捱餓,政府經營的穀倉卻堆滿了穀物。在該國的許多地區,由於缺乏倉儲空間以及分配成效不彰,毫無掩蔽的米和麥子成堆露天置放。我自己親自到訪查迪斯加(Chhattisgarh)邦,並在該地錄了一段影片:裝在塑膠袋裡的穀物露天堆壘,沒有牆壁及屋頂保護,任由動物以及昆蟲就食,僅有的一點措施只是鐵絲網和嚇阻小偷的保全人員。

2010 年 8 月,印度最高法院關心起這個議題,並且裁決「有 1700 萬噸的穀物放在政府的穀倉裡快要爛掉,必須儘快發放給貧窮的家戶。」頒布這道命令全是因為先前已有新聞報導揭露,當局在雨季時沒有拿出恰當對策,竟然任由 67000 噸的小麥變質腐敗。

該國的各穀倉明明穀滿為患,一袋袋的米和小麥堆在那裡任其腐壞,卻有幾百萬人捱餓度日。儘管最高法院下了命令,要求政府發放夠讓 19 萬人吃飽一個月的穀物,這道命令卻引發強烈的反彈聲浪。

當時印度的首相曼莫罕.辛格(Manmohan Singh)宣稱,最高法院已經逾越份際,干涉到政府的施政決策。他警告,免費發放食物會扼殺農夫生產的動機,但最高法院立場十分堅定。法官強調,這是一項命令,不是建議。

食物價格高漲亦在印度的中產階級間造成不安。前一年食物價格上漲的百分比達兩位數字,因而引發街頭抗議。儘管食物價格節節上升,農業方面的投資以及對小農的幫助卻少得可憐。

圖片來源:https://goo.gl/CMYY7u

圖片來源:https://goo.gl/CMYY7u

社運人士倡議一套新的、普遍性的食物制度,以便取代目前這個漏洞百出、目標達成率極低的做法,以確保最窮困的國民吃得到食物。2011 年 2 月,印度政府宣佈研議啟動新的食物安全法案,目標在幫助印度超過 4 億的窮人,保障他們有食物可吃的權利。不過,距離此一目標仍有長遠的路要走,尤其政治角力更橫阻在計畫前,特別是有關補貼的規模和冗長的辯論,辯論此一計畫對於該國削減財政赤字的努力,將會造成何種衝擊。

比哈爾邦可以排入印度最窮、發展最遲緩的地區名單中。只需讀一下書面統計資料便足以教你我背脊發涼。根據估計,比哈爾邦 70% 的居民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這裡大部分人務農為生,卻有高達 2/3 比例的農夫沒有自己的土地。其他人雖然擁有土地,面積卻很小,平均每人只有 0.6 公頃,遠低於全國平均值。一般而言,這意味著人民也必須另外尋找臨時工作,或到別人的土地幫工,以便分得一點糧食,但說到相對應享的權益就少得可憐。

比哈爾邦南部也經常受到旱災影響,北部卻又洪災頻傳。許多居民都會季節性的移徙到城裡找工作,有相當大的比例前往拉賈斯坦(Rajasthan)邦,在那裡幹些令人精疲力盡的危險活,例如到採石場擔任碎石工人,或到磚窯賣命。

比哈爾邦窘狀的現實層面竟和書面數據一樣怵目驚心。由於飢餓以及因飢餓而起的相關疾病,人們喪失最摯愛的親人,而那些原因本來都可以避免。這些人一連好幾天吃不到正常的餐食,只能煮些樹葉野果充飢。幾百年前,英國歷經工業革命的進程時,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也是屢見不鮮,而現代印度的症候和昔日的英國同樣顯著。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