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二手衣再也無法倒給窮人,你會少買一點嗎?

0

 

翻譯/劉晏汝

肯亞首都奈洛比市區北邊的吉康巴市集,商品包山包海、應有盡有,破舊的小巴停在市場入口滿布車輪痕跡的紅土上,攤販銷售著成堆的枕頭、塑膠玩具、餐具和肥皂,但這裡最常見的還是來自自富裕國家的二手衣物。攤販小心看顧著成堆的舊 T 恤和牛仔褲、冬季夾克,還有洋裝和皮鞋。這裡是東非最大的二手衣批發中心,奈洛比絕大部分人口穿的衣服都源自這裡。

肯亞的二手衣進口量在過去 20 年來大幅成長。根據聯合國資料, 2015 年肯亞光是從英國進口的二手衣就高達 18000 公噸,批發商用大概 10000 先令(大約 100 美元)購買大量衣服,再根據衣物種類和品質分類,隨後零售商會來為自己在城內的攤販挑貨,最終把二手衣賣給一般肯亞人。

二手衣買賣也帶來相當多的勞動人口,許多商人都是靠銷售捐贈衣物過活,光是在吉康巴市集就有 6.5 萬名二手衣商人。銷售衣服是獲利頗豐的工作,商人每天淨賺 1000 先令,而奈洛比大多人只能靠不到 1/10 的收入過活。

除了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過去 20 年來的二手衣進口量成長率分別是 233% 和 1100%,這些二手衣物大都源自西方開發國家。二手衣物在烏干達占了總衣物銷售的 81%,當地產衣物的市占率相當小,肯亞成衣業在巔峰時期也曾有 50 萬的勞動人口,現今只剩下大約 2 萬名員工。

也因此,包含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等國在內的區域貿易聯盟「東非共同體」,如今想在 2019 年前全面禁止進口二手衣,他們認為禁止大多源自富裕國家的舊衣買賣,就能提振地方成衣業。

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於今年 3 月 10 日和不滿這項提議的市集商人見面,強調這是為了滿足肯亞成衣業的需求,不僅能創造工作和出口,也能提振經濟,所帶來的效益遠超過這些商人的損失。

20160402_map001

不過這項禁令看似不太可能成功。雖然在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二手衣買賣的學者布魯克斯認為此話其實不假,肯亞在 60 和 70 年代曾有自己的成衣業,南非同時有禁令和永續的成衣業。只不過,唯有有效封鎖東非邊境,計畫才可能奏效,因為這項禁令並未涵蓋亞洲商人能輕易進口的廉價新衣,最終便宜衣物有可能被偷渡進來,政府反而會損失他們在進口商品上加的 35% 關稅。

一個名叫貝圖的商人就說,或許政府真的會實施禁令,但他不擔心:「反正我們會改去中國,帶新衣服回來。」

雖然提議似乎不太可能成真,但是它點出了許多層面的問題,我們藉由它再次看到外國慈善救援不請自來的後遺症。更讓人好奇的是,這項禁令對捐贈衣物的西方國家來說有什麼影響?當富裕國家再也無法把不要的衣物丟給窮人,我們該怎麼處理這些衣服?

愈來愈多人開始有了整理衣櫃的習慣,我們必須找到方法善用那花了 15美元買下、卻只穿一次的洋裝,而烏干達、海地和印度等地最終在幫我們處理超量購買的問題,掩埋不要的衣服。烏干達每年光是從美國進口的二手衣就有 1500 噸,而這只是眾多二手衣物出口大國的其中一國。

這種眼不見為淨的方式如今已帶來極大衝擊。回收計畫、衣物租借、特殊場合正式套裝租借因此漸漸變成零售成衣界的主流趨勢,紡織回收技術也出現令人雀躍的研發成果。例如用海地街頭的塑膠瓶加工後,用纖維混合棉花,製成單面平紋緯編布,再剪裁製成衣服。(參考:永續設計原料大揭密!六種令你意想不到的奇妙材質

消費者應該改變行為,捨棄購買→使用→拋棄的線性模式,各大品牌也該引領潮流,確保原料能重複使用,創造可信賴的布料,讓它最終不再只能進到掩埋場,或扔給貧窮國家。


資料來源:

Not So Fast (Fashion)! African Countries to Ban Secondhand Clothing Imports

East Africa’s used-clothes trade comes under fire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