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巨獸接管援助事業(3):用巨額捐款買你的緘默

0

 

編按:

本系列文章是對當前全球企業巨獸如何介入援助體系的最血淋淋剖析,由過去專門追蹤全球發展與援助金的前衛報資料記者 Claire Provost 及前金融時報作者 Matt Kennard 於本月初發表,兩人皆為倫敦調查報導記者中心的成員。

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大型企業在國際援助與發展領域的能見度與權力日益增加,許多大型跨國企業 CEO 甚至是規畫未來全球發展計畫的聯合國小組成員。隨著各國政府管制逐漸放鬆,愈來愈多企業被視為援助組織的「夥伴」,聯合國與全球 NGOs 扶助貧弱的巨大商機,引來跨國企業接連不斷的噬咬,所帶來的效益卻讓人嚴重質疑。

在社會企業、B 型企業、企業 CSR 概念日漸興盛的臺灣,企業介入公益與弱勢扶助彷彿成為銳不可擋的新趨勢。僅管環境有著複雜而細膩的差異,然則國際上關於企業介入援助的如此深刻的討論,對熱情擁抱資本主義的臺灣來說,實在不失為非營利組織發展的重要參考。

 

翻譯/劉晏汝

2014 年 11 月,《金融時報》「聰明花費」專欄刊出英國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時任執行長 Justin Forsyth 的訪談。

曾擔任布萊爾和布朗顧問的 Forsyth 引領了和企業建立補助關係的新風潮,「聰明花費」的受訪者介紹寫道:「在 Forsyth 帶領下,拯救兒童基金會的收入從 2010 年起,每年成長 5000 萬英鎊。」這篇文章領著讀者遊歷 Forsyth 最愛的西班牙餐酒館、倫敦皇家歌劇院和櫻草花山,Forsyth 對著鏡頭微笑,一手插在口袋裡,一手扶著倫敦波若市集一間高檔冰淇淋店的櫃臺,一副縱橫國際的生意人模樣。

企業資助國際非營利組織早已不足為奇,例如國際關懷協會已經和可口可樂合作了 30 年,但是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密切合作卻是最近才有的事。樂施會表示「我們很榮幸站在企業界和非營利領域合作的最前線。」英國拯救兒童基金會官網吸引著企業「和我們合作」,合作選項從直接捐款到「善因行銷」都有。

該非營利組織在網頁上寫道:「與拯救兒童基金會合作行銷新產品或現有產品,將大大提升您的銷售量、產品形象與客群。」其他推銷說法還包含:「將您的品牌和捍衛兒童的國際頂尖獨立組織做連結,對您的企業和股東都是好處多多。」

save

圖片來源:Save the Children 官網

拯救兒童基金會被視為站在英國企業合作浪頭上的代表,此非營利組織最著名的企業合作案是在 2013 年 5 月與跨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簽下 1500 萬英鎊的合約。一名離職員工形容這份合約像是一場「車禍」,對於基金會聲稱此合約將拯救的孩童數量,根本是「胡扯」,只是一種公關手法。

葛蘭素史克當時身陷風暴,遭指控行賄並在許多國家進行其他祕密活動。2012年,該公司在美國認罪後遭判 30 億美元罰鍰,他們承認犯下的刑事罪名包含對醫生行賄,鼓勵開立帕羅西汀抗抑鬱藥物給孩童,即便此藥物不適合讓孩童服用,且不合法。

該離職員工表示,2008 年的金融危機仍嚴重影響一般民眾的公益捐款意願,「部分大型非營利組織無法收拾殘局,仍不斷陷入財務困境。這段時期他們必須做出過去 15 年來幾乎沒做過的困難決策。」結果就是轉向企業。「比如說 5 年前,組織內部在討論要不要忍一忍拿了錢就好,大家通常會反對,但現在他們的態度已經變了。」

圖片來源:Save the Children 官網

英國許多大型非營利組織絕大部份的預算都得仰賴政府資助,拯救兒童基金會也不例外,或許因為如此,他們才更需要和企業合作。國際開發署署長 Justine Greening 堅持:「民營企業必須是發展領域中每個人的重要夥伴,我們英國國際開發署和企業的關係從來沒有那麼緊密過。」

英國國際開發署合作對象包含可口可樂、普華永道市調公司和培生集團,該部門積極推銷民營企業夥伴在醫療保健和教育等計畫上的重要性,聯合利華也是國際開發署的夥伴,這間英荷消費者產品集團的產品包含糧食、飲品、清潔用品和體香劑。2014 年 9 月,英國政府宣布和這間跨國企業合作,藉以「運用新型社會企業模型,希望在 2025 年前改善 1 億人口的健康、衛生和生計狀況。」合作兩方各支出 500 萬英鎊,資助「可支付公共衛生設施與安全飲用水的研究創新計畫」。

Greening 當時說:「英國企業有能力在對抗世界極端貧窮的戰役中,帶來極大的貢獻,這種有別以往的合作關係將結合我們的專業和人脈,協助世界上百萬貧窮人口尋找工作,改善用水和公共衛生,最終不須再依賴援助金。這不僅有益於發展中國家,對英國來說也是好事,我們正努力改善的邊境經濟體將是英國未來的貿易夥伴。」

聯合利華擁有上百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包含多芬、康寶、康寶 Hellmann’s、立頓、馬麥和 LYNX。Paul Polman 在 2009 年接下聯合利華執行長職務後,該公司便積極往企業主導的全球發展領域前進。曾任雀巢財務長的 Polman 現在是國際各大高峰會的常客,除了其他殊榮,他也曾加入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專屬的「2015 年後發展議程之顯赫人士高層專家群」27人團隊,官方委任這些成員協助加快制定聯合國全球新目標的過程。撇除少數特例,該小組大多由前任或現任政府高官和外交官組成,例如英國首相卡麥隆和約旦王后芮尼雅等人。

圖片:聯合利華臺灣官網

圖片:聯合利華臺灣官網

Polman 和聯合利華儼然是主張賺錢兼做善事的「文明資本主義」的指標,而且他們賺的是大錢──聯合利華表示他們在超過 190 個國家有銷售據點,共有 17.4 萬名員工,公司 2015 年營收超過 530 億歐元,其中超過一半的生意來自「新興市場」。

在 2014 年華盛頓特區全球發展中心主辦的會議上,Polman 告訴觀眾:「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非營利組織,我們是非政府組織,唯一的差別是,我們能夠賺錢,所以能永續發展。首先最重要的是,我是個生意人,我不否認這一點,每天有 20 億個消費者用我們家產品,我們品牌觸及全球 7 成的家庭。如果到了這種規模和普及度,你就能輕鬆改變市場。」

但聯合利華的好話和令人欣喜的「永續」概念最近因為印度傳來的新聞大受打擊,其子公司印度斯坦聯合利華位在印度南部的溫度計工廠傳出水銀汙染事件,聯合利華身陷風暴。

近十年出現許多不同的企業自願性標準、行為準則、永續概念原則、企業社會責任倡議等,但是這類自願性承諾有相當明顯的限制,成效完全取決於企業老闆多有心為善。但,有誰監督這些承諾是否真的帶給貧窮人口任何實質改變?誰有權力管理所有踏進發展領域的公司並追究他們的責任?

英國政府援助監督單位警告:「國際開發署必須認知到,民營企業並不是發展的萬靈丹。」該單位也批評英國和企業合作援助資助計畫,缺乏實際目標和詳細的執行細節,且未說明這些計畫將如何協助發展中國家的貧窮人口,也就是這些開銷原定的受惠者。

但是英國政府和企業合作的態度絲毫不受影響,Greening 去年夏天在倫敦海外開發機構智庫的演說中表示:「我也希望和公民社會團體合作,只要他們能承認民營企業是成功發展必要的角色。因為現實是,不管在世界哪個地方,人們都需要工作,而無法獲利的公司就無法繼續招募或成長,事實上,就我從小到大的經驗來看,公司虧損時,人們也會丟了工作。」

NV0eHnNkQDHA21GC3BAJ_Paris Louvr

但英國行動救援政策主任 Molina 表示,問題在於許多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合作的方式都「相當天真且笨拙。」她說:「在大眾眼中,我們的道德地位比較高,基本上只要企業推銷這種無形卻可貴的資產,就算是小型或不明確的計畫,非營利組織都傾向合作。而這些企業比我們更會談判,所以他們都能用很低的價格拿到他們要的東西。」

企業接管援助的結果就像這樣:一間大型跨國企業的執行長和聯合國祕書長在臺上並肩而立,去年這間公司收到世界銀行旗下私營公司上百萬美元的貸款,該執行長對著臺下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員工眨眼,這也是該公司的合作夥伴。臺下其他非營利組織過去可能會抗議該公司破壞環境,但如今他們也是公司的合作夥伴,所以組織逐漸專業化的員工也對該名執行長報以如雷般的掌聲。前排記者的報社相當依賴這間公司,靠著幫他們廣告和企業直接「贊助」文章賺進不少收入。在場所有人都很開心,沒有人擔心企業權力的關鍵報告,這間公司已經得到監督單位的全權委任,可以繼續大搖大擺地大發利市。

這是企業主導全球發展領域的神話──企業已經「領悟」真理、洗心革面,我們應該要把他們當成合作夥伴。在他們歌頌自身發展「成效」和「永續」計畫時,許多公司仍不斷避稅、想盡辦法破壞規範。

令人驚訝的是,援助與發展領域和企業合作的趨勢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隨著日漸受質疑的解除管制資本主義興盛起來。企業藉此得到極大權力且獲利甚豐的生意,但其帶給貧窮人口的短期效益令人質疑,長期對世界的影響更使人擔憂。這就像虛幻不實的鏡廳一樣,意在讓善良的人們和他們合作的援助機構,看不見企業權力疏於監督的現實。

 

原文出處:How Aid Became Big Business

當企業巨獸接管援助事業(1):全球弱勢扶助的巨大商機

當企業巨獸接管援助事業(2):最親密的合作,最高昂的代價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