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福利制度真的比較好?

0

 

文/吳媛媛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現在有許多分享國外經驗和制度的文章,常讓人有過於「媚外」的疑慮,難道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其實綜觀現代臺灣社會的制度,從民主代議、學校教育到市場經濟,沒有一項不是從國外學來的。目前為止,臺灣主要學習的對象包括了美、日、德等國家,效法瑞典又有何不可呢?

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們,以他們的創造力和生命換取了正面經驗和反面教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對經驗和教訓視而不見,無異是辜負了前人的付出。

如果你覺得學習西方是「媚外」,別忘了最媚外的人其實就是西方各國。縱觀歐美歷史,從中央集權、海外殖民、工業革命到民主共和體制的形成,每一個階段,都是由一個或少數先驅國帶起潮流,接著其他國家起而效尤,這個競爭仿效的過程也被認為是歐美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使用「媚外」這個字眼的時候,請小心檢視我們是否落入了非理性的國族情結?

西方國家那套,到底有哪些是普世價值?哪些只適用於西方?對於這個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我只想說,領導階層在吸收先進國家制度的時候,都有大小眼的現象,明明都是外來的產物,有的就吸收得又快又好,有的卻說不符合在地價值。這個時候我們必須仔細追究,這些制度是真的和在地價值不符,還是和領導階層的利益起了衝突?而所謂的在地價值,又是由誰來定奪?

我們一般認為,傳統男女定位在亞洲國家比在西方國家根深蒂固,然而西方人花了一世紀鼓吹奔走終於爭取得來的女性投票權,在亞洲國家逐步民主化之際,已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有太多這種反直覺的例子可以供我們思考。

國外的月亮到底圓不圓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如何從月亮的陰晴圓缺中看出臺灣的前景。

1-people-walking-towards-eiffel-tower-at-night

目前臺灣面臨著許多迫切的社會問題,長久以來的方針顯得效果不彰,而北歐模式確實能提供我們一個和臺灣傳統思考迴路不同的方向。這個方向簡而言之,就是允許政府集結更多社會資源,並投入資源在攸關民生的節骨眼上。

當然我必須強調,臺灣並沒有必要做到像北歐那麼徹底,重要的是找對方向,踏出第一步。例如長照問題,目前臺灣政府在缺乏財源的情況下,沉重的長照服務基本上是由家人無償承擔,或是由營利性質的長照機構提供。營利機構自然會以壓低成本、提高利潤為原則,導致長照行業(包含許多外來移工)的工作條件十分苛刻,服務品質也不盡理想。

臺灣目前不可能像北歐國家把長照服務國營化,營利性質的長照服務機構有其存在的必要,由家庭成員提供無償服務也是無可避免。但是投入更多社會資源控管長照行業,同時補助家庭成員的負擔,絕對是未來勢在必行。

臺灣人的友好和樂於助人在世界遠近馳名,2015 年臺灣的慈善指數在全球排行第 35,和許多先進國家並列,可見臺灣人的樂善好施。可見要是能將臺灣人滿腔的愛心和正義感轉化成穩定持續的社會資源,將會是一股多大的能量!

然而如果把各國的慈善指數,以及測定社會平等程度的基尼指數放在一起對照,會發現人民的「樂善好施」和該國的「社會平等」程度幾乎沒有關聯。

結構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問題,並不能用捐款善行解決。真正能夠把光明帶到所有陰暗處的,只有靠完善穩定的社會政策。此外,提升社會福祉其實通常是出於一種眼光更長遠的精打細算,並不光是愛心和慷慨。

15424344402_6b58bc6278_b

我的弟媳是個篤信高度社會福祉的社會民主黨支持者。2010 年瑞典大選,瑞典社民黨第二次輸給了中間偏右的溫和黨,表示溫和黨提出的減稅和福利減縮將會再持續 4 年,她感到相當氣惱,第二天還半開玩笑的和公司處理稅務的同事說:「我想自願多繳一點稅不行嗎?」當然她知道就算自己多繳了稅也是無效的,稅率和社會政策是由議會多數決定,瑞典社會選擇了往右走,個人想怎麼扭轉都沒有用。

2014 年大選,瑞典社民黨終於不負許多支持者的企盼,再度躍為瑞典的最大黨。

在臺灣也是一樣,政黨推行政策需要民意為籌碼和動力,民眾的社會關懷和正義感若無法凝聚成提升福祉的共識,是無法扭轉政策走向的。

目前臺灣 2 大政黨在社會政策上的方向其實很雷同,都屬於偏右保守,希望人民的聲音能漸漸改變臺灣主流政黨的走向,讓臺灣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