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風災之後(1):助人的社福機構也需要幫助

0

 

編按:

尼伯特離臺 3 個星期,留下臺東半個世紀以來罕見的重創。從社福機構、環境生態、農事、屋舍到文化資產,在在受到催殘。本篇作者與幾位外地、本地的伙伴,通過數日訪查,初步梳理了臺東的現況。

本篇僅為作者寫就的「上篇」(NPOst 因篇幅限制,另行區分為第 1、2 篇),不僅點出許多已造成的災害,也點出接下來要面對的巨大挑戰(如已經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慈濟大愛村臺東版)。因篇幅限制,NPOst 僅刊出社會福利受災部分,其餘部分可見文末原文。

 

文/林傳凱 臺大社會所研究生

尼伯特風災來襲後,媒體陸續傳出「災情嚴重」的消息。大概於颱風離去一、兩天後,我請教了雅婷、念儒等幾位臺東朋友實際的狀況。接著各地志工湧入,縣府也陸續公布房屋受損、農損補償辦法。

但,與此同時,也不斷傳來消息,說風災對臺東的重創,是 50、60 年來罕見,許多問題會在短時間清掃、補償結束後才浮現。參照朋友建議,第一時間按住了立刻動身的想法,決定約 7 月 20 日後前往臺東。

大約是立院第一次抗議「集遊法」的行動結束後,跟幾位朋友齊吃午餐,餐間,我提到風災損害,要不要一起前往臺東,彌補非臺東地區只靠電視、網路新聞所必然出現的資訊落差;同時也與地方朋友共商,是不是有必要、該怎麼做,才能為災後復元盡一份力。

上週六,我與 3 位想了解在地情況的夥伴出發,前往臺東。在臺東這端,我們與在臺東有莫拉克重建經驗的雅婷(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成員),還有近年常參與臺東文資保存運動的念儒等朋友會合,稍後又約了在部落裡書寫族史的芋頭、珮琪等朋友見面。

在「上篇」報告中,我主要想說明此次風災造成的 5 大項損失,讓外界的朋友知道「災害還在」。同時,我也會在結尾處,指出一些較簡易的支援工作如何進行。到「下篇」,我將說明這次與社福、聚落組織接軌後,針對三重困窘下的「個案協助」要如何進行。

13719604_1370828212933100_2533357171486256983_o

許多社福機構,都設有關懷據點、站,深入狹長的臺東縣的農村與部落

7 23-25 日初步見到的災後狀況  

出發前,我把實際訪查的地點初分成五類:

  1. 社福機構
  2. 自然環境
  3. 文化資產
  4. 農業損害
  5. 住屋受損

社福機構受災情況  

在臺東,由於各種歷史條件匯聚,許多身心障礙、失智、高齡獨居者……的照護工作,是由民間社福機構長期關注照顧。這些機構,有些有天主教或基督教背景,以信仰為基礎,長年支持發自民間的社會福利工作。

例如 1955 年瑞士聖十字架寶血會的幾位外籍修女來到臺東,從此紮根於臺東,奉獻了 60 年青春,也協助了無數的家庭。

「救星教養院」則是由其中一位修女於 1975 年創建,先落腳臺東大武尚武天主堂,此後搬到臺東康樂里,以中度、重度的身心障礙孩童為服務對象,有 40 年歷史。目前,院童有 95% 是原住民族,亦有 98% 的工作人員是族人,甚至會舉行院內的豐年祭。

又像 2001 年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創立的「長青老人照護中心」,或由幾個基督徒發起,至今已 7 年的「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等,都是臺東地區重要的社福機構。

由於臺東地形狹長,許多服務對象常居於臺東市外的農村或部落。因此,社福機構還有一項特色,就是成立眾多「據點」或「站」,以專車巡迴的方式提供服務。像失智者關懷協會,通過經營社區為據點的社交活動,減緩老人於失智初期的惡化速度,並於馬蘭、岩灣、南王、美農(美濃)等聚落設有據點。多個社福機構,也都有社工定期或不定期與院民的原生家庭接觸。

前往臺東前,我查詢了「臺東縣社福聯盟」的網頁,看到下列這則訊息:

尼伯特重創臺東,社福單位也難倖免於難,社團法人臺東縣社會福利聯盟是由 30 個社會福利所組成的,於此次的風災中有 1/3 的團體災情慘重,毀損的部分包括:公務車損壞、空調毀損、冷氣毀壞、屋頂破裂、玻璃破裂導致屋內進水毀損設施設備、樹倒壓損大樓管路、電梯機房電路板毀損……

受損單位包括:長青養護中心、慎修養護中心、早療臺東辦事處與太麻里據點、柏林養護中心、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弱勢者關懷協會、李勝賢文教、失智者協會、鹿野健康促進協會、城鄉深耕協會……損失金額超過 800 萬元,冀待外界伸出援手,唯有讓社福單位儘速復元,才能持續提供服務給弱勢族群。

通過實體走訪,我們想了解兩件事:

  1. 社福機構於災後的復原狀況;
  2. 服務對象的原生家庭,於災後的復原狀況。

實際上,從一些社福機構的臉書也能看到,風災過後,就有來自臺灣各地的民眾,包括技術工人,協助清楚殘破院區;也有藝人或藝術團體前往各單位,撫慰院區朋友們受驚嚇的心靈。因此,廷豪於 7 月 22 日先以電話詢問各單位狀況時,一些單位表示由於民眾協助,院區已整理得差不多。

但,也不是所有單位都獲得足夠的支持,於是我們依序前往這些單位。其中,有幾間社福機構較需要外界伸出援手。

第一間,是卑南鄉太平村民生路 86 巷 26 號的「社團法人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這是臺東唯一一間以失智者為服務對象的機構。當天向我們說明狀況的張主任表示:風災過後,院區本身受損嚴重。失智者協會是兩層樓的水泥建築,在風災當晚,二樓由於排水孔堵塞,造成淹水,首先是電腦系統與辦公設施全數泡湯,使得目前行政業務極為不便。

更嚴重的,是給身心障礙孩童學習烘焙、培養維生能力的教室。由於鐵皮屋頂掀開,因此教室現在整個「露天」,只能先以帆布先蓋住,裡面的烘焙器具也不確定能否使用。同時,屋頂上 2 噸容量的水塔也被吹落,使得院區的供水發生困難。此外,院區還有大大小小的損壞。

失智者協會,藉由設立烘培教室,讓身心障礙孩童學習製作糕點,獲得一技之長。但在風災過後,教室的鐵皮屋頂被完全吹飛,目前只能以帆布蓋住,勉強遮雨

失智者協會,藉由設立烘培教室,讓身心障礙孩童學習製作糕點,獲得一技之長。但在風災過後,教室的鐵皮屋頂被完全吹飛,目前只能以帆布蓋住,勉強遮雨

目前,烘焙教室的天花板僅剩下脆弱的夾層,其上完全露天。下雨時,雨水不斷滲透教室,也使得民間捐贈的二手烘培用具保存狀況堪憂

二手烘焙器具,是許多臺東縣身心障礙孩子學習謀生技能的教具

二手烘焙器具,是許多臺東縣身心障礙孩子學習謀生技能的教具

感謝失智者關懷協會的張主任,帶領我們走訪院區各處,了解受損情形

實際上,與其他受災單位、家戶一樣,張主任說失智者關懷協會也遇到同樣問題:風災過後,鐵皮或砌瓦屋頂被掀開乃是「基本款」,但因為受災戶一下子太多,使本地的鐵工與鐵皮供不應求,不是漲價,就是必需排隊等到下個月。勉強以帆布蓋住,遇到火傘高張或小雨的情況,尚可抵擋,但如果下一個颱風來襲,損失可能更為嚴重。

第二個問題,則是這次臺東縣政府設立的風災補助項目,並沒有針對社福機構的項目。這也使得平時就相對仰賴自力募款的社福機構,情況更為困窘。由於缺乏有效的發聲管道,即使還有許多熱情的民眾,這些資源也很難接到極需修復的院區。

第二間,則是位於臺東縣臺東市鐵花路 51 號的「臺東縣私立長青老人養護中心」。這間機構主要是水泥建物,比起我們拜訪的幾間社福機構,相對看來堅固,但實際上清點災後狀況,還有許多破壞等待修復。

舉例來說,包括屋頂鐵皮破損、四樓採光罩破損、太陽能發電板全毀、外籍移工寢室流動廁所毀損、外籍移工寢室漏水等。目前,院方已自行修繕了外籍移工寢室的輕鋼架、電梯機房的電路板、院區車輛玻璃破損等項目,約花費 16 餘萬。但剩下的項目,經施工單位評估還需 120 萬,也成為目前極需外界伸出援手的災損。  

13775463_1370833212932600_8396773018770446272_n

長青養護中心,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於臺東縣成立的老人照顧機構。此次風災,多處受損,輔助行動不便老人上下樓的電梯電路板,因進水而報銷,院方已自行籌措款項修復。但像院區中的外籍移工住宿、盥洗設施,以及頂樓的屋頂,都受到嚴重損壞,至今尚未修復。

其餘機構,目前硬體大致復原。順帶一提:許多單位募足夠款項後,就謙虛的謝絕捐款,建議把款項捐給其他需要的單位。而這些社福機構中,一些社工也跟我們提到了一些院民原生家庭的窘境,主要是風災後經濟陷入困境、房屋又不堪居住等情形。


臺東風災之後(2):社會安全網外的弱勢之最

原文出處:筆記:尼伯特風災結束了嗎?台東縣的災情在哪裡?(上)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