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侘寂:放下醫學的權威,看見弱勢的美好

0

名稱:侘寂:老人與精神障礙者藝術作品聯展

日期:2016 年 5 月 29 日(星期日)

時間:10:00 – 17:00

地點:Nstudio (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 123 巷 11 弄 16 號 )

主辦:陽明大學學生會藝術與人文部「藝域

協辦:臺灣醫學生聯合會 Aging Project、陽明大學精神醫學服務隊

合作單位:活泉之家:寧馨繪畫四年的故事、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倚青園老人長期照護中心蜂巢社區復健中心

與談人:
蔡欣潔|曾任職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現任職銀享全球
戴瑜慧|居無定所攝影展策展人
顏苡安|蜂巢社區復健中心社工
楊肅柔|英國 Health and Care Professions Council 藝術心理治療師

 

艷陽晴好的假日東區,稍微遠離百貨公司及精品店的小巷裡,正進行著一場與這繁華地帶格格不入的展覽:「侘寂--老人與精神障礙藝術展」。

不到 30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涵括了好幾種展覽型態:靜態的「失智者生命呈現」、「精神障礙者生命呈現」、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放映、倚青園長者藝術作品、活泉之家精障者藝術作品等;互動性的則有 2 場邀請精障者現身說法的「真人圖書館」,及 4 場專家講座等。

這場由陽明醫學大學學生會藝術人文部門「藝域」所策畫的展覽,藉由這些展出內容,呈現出社會對長者及精障者的看法,其中,身為醫學系學生的策展團隊也表現出他們對長者及精障者──未來即將成為他們病人的族群──真切的想法。

P1090284(2)

活泉之家的精障者分享寧心繪畫經驗。攝影:李修慧

一人失智,全家痛苦

失智者生命呈現區,塑造一位失智症主角張爺爺,透過張爺爺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物件,訴說失智的混亂苦痛,以及失智所造成的親情拉扯。

主角失智症患者張爺爺,是位退休教職人員,原本博識多聞的他,在失智後如同假人一般,坐困輪椅,和尿袋、吃不完的藥終日共處。散亂一地的藥、衣物及混亂的桌子呈現出失智症患者生活的困頓及紊亂。

P1090272(2)

以桌上散亂的藥物、血壓機等呈現失智症患者生活的困頓。攝影:李修慧

而張爺爺凌亂的桌子上方所張貼的照片,則顯示了失智症患者的病況。以時鐘、門牌和家中場景為主題的相片,從清楚到失焦,呈現失智症患者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逐漸模糊。然而最左方的髮梳照片,屬於主角張爺爺和配偶張奶奶的羈絆之物,每張都清楚分明,讓人了解,失智症患者即使對於時間和空間產生錯亂,對人的羈絆和情感卻往往更加堅定。

P10902632(2)

已逐漸失焦的照片呈現失智症患者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逐漸模糊。攝影:李修慧

展場旁一張懸空的木桌,是張爺爺兒子的辦公桌,看似與一般辦公室無異,然而辦公桌上除了辦公文件,更多了養護機構的資料,一旁的筆電畫面,也同時開著養護機構及公事資料的視窗。從中呈現身為失智症照顧者,在缺乏良好社會機制下,公事與家事兩頭燒的困窘處境。

P1090277

張爺爺的兒子,辦公桌上放著養護機構的清單跟辦公文件。攝影:李修慧

展場另一角的沙發,是張爺爺女兒的家,產覽藉由對稱的擺置,表現出同一個家庭在不同情緒下的情況。整潔乾淨的一半,是家庭和樂時的樣貌;而凌亂不堪的那半,是張爺爺女兒與其丈夫失和的樣態。失和的原因,同樣與張爺爺的病症有關,從電話的錄音可以得知,張爺爺的女兒身為照護者之一,雖然已經盡力騰出時間打理家庭,卻仍然因為繁重的失智症照顧工作而得不到丈夫的諒解,混亂的婚姻生活讓她不得不開始考慮聘僱外籍看護工照顧自己的父親。

P1090327

P1090329

藉由對稱的擺飾,呈現同一個家庭失和與和平的差別。攝影:李修慧

展場另一處,張奶奶的梳妝桌,除了陳列著一般婦女會用到的舊式梳妝用品,也擺放著她的日記。從中可以清楚讀到,作為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的奶奶,因為自己跌倒而無法再照顧爺爺的內疚,同時看著女兒因為繁重的照顧工作而無法顧及婚後的家庭,也知道兒子在工作和家事上兩頭燒,但做為妻子的她,最了解張爺爺的想法:既不希望聘請外籍看護也不願意進入機構。整本日記概括了全家人對於張爺爺失智狀況的拉扯。

P1090293(2)

張奶奶的梳妝臺,桌上的日記概括了全家人對於張爺爺失智狀況的心境拉扯。攝影:李修慧

除了家人的心情展現,策展單位也另外呈現醫生的想法,對於多數病患而言,醫生代表著醫學的權威,但這群醫學系學生卻用醫生及家屬頻繁的 Line 對話紀錄,呈現醫生的角色,表示醫生不只是權威的象徵,也是活生生、有溫度、有感覺的人,如同所有家屬、病患一樣,也總是試圖同理患者及家屬的心情。

P1090286

策展單位希望展現醫師除了權威之外的另一面。攝影:李修慧

真人圖書館:精神障礙並不遙遠

真人圖書館,一場限制 7 名觀眾參加,藉由和精神障礙者圍坐的親近分享,讓人了解精神障礙者的世界。與我分享的,是一位髮型奇特、身材壯碩的大哥,策展單位為了保護精神障礙者,現場禁止對精障朋友攝影,我也沒有機會詢問大哥的小名,但他藝術家般的穿著,讓我私下為他取了個綽號,潮哥。

潮哥原本是就讀機械系的學生,後來因為對自己期待過高,一心想要考取 MIT 等級的理工學校而逼迫自己熬夜讀書,長期熬夜加上精神緊繃,令他無法適應,病就來了。病後,他無法再與原先的朋友聯繫,只能頻繁的吃藥,進出因為高壓而令他更加不安的醫院(潮哥總是用「白色巨塔」替代「醫院」二字)。後來,又因為沒有按時服藥,本來被診斷 5 年即可恢復的病期,延長到 20 年。最後進入真福之家,才找回穩定生活的節奏。

侘寂

攝影:李修慧

真福之家,是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精神障礙社區服務方案。真福之家採用美國已推行 20 多年的「會所模式」,將所有精障者一律視為會員,工作人員稱為職員,但所有真福之家的人無論會員或職員,都擁由平等的權利,會所不因能力的差別剝奪精障者的工作權或討論權,並尊重精障者的自願性,同時發展他們的工作能力。一方面藉由規律、穩定的工作,安定精障者的心智,一方面也訓練精障者重新融入社會。

聆聽分享的過程中,我必須很努力的從潮哥有些支離的語言拼湊出完整的脈絡和邏輯,潮哥也不諱言的說,因為他的狀況時好時壞,他有時會記不住問題,或講個笑話,就忘了剛剛聊到哪裡。一般所謂的「正常人」,一樣會為了追求夢想而累倒,或生病感冒。不一樣的是,他們患的是常人難以諒解的精神疾病,而他不按時服藥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僅僅是幾聲噴嚏或鼻水,而是 20 年的代價。

在進出醫院間無盡循環

精神障礙者中,部分人像潮哥一樣幸運,確定自己有康復的可能,但大多數的精神障礙者,其生命歷程就是在進出醫院之間,無止盡的迴旋。

在「精神障礙者生命呈現」的展區,策展單位製作了一個等比例的旋轉門,門上貼有簡單的說明:「反覆出院,是為了下次的入院/反覆入院,是為了讓我預習/去預習以後的新家中,我究竟會縮得多小」。旋轉門後是另一個展覽空間,從天花板上垂降下無數詭譎的面具及小紙條,面具上用不同的顏料塗上各異的色彩,小紙條則印有簡短的小詩。穿過垂釣作品,狹長的小型展示臺上則放著相簿、隨身聽。

(2)

侘寂展場中,從天畫板垂吊而下的面具塗鴉,由八里療養院的院生繪製。攝影:李修慧

這些垂降空中的面具、小詩,以及隨身聽中的音樂,全是精障者的作品,破碎、支離、缺乏完整脈絡,連詩名都是策展學生透過數字幫他們編號的,但卻給人一種奇異、幻覺般的美感。

策展人員汪廣恆同學解釋,透過旋轉門及門後的奇異空間,主要想讓觀展人體驗精神障礙者的一生。多數精神障礙者的生活便是反覆進出醫院,醫院的藥物治療、規律而簡單的精神復健,能讓他們的心情回歸平穩。然而疾病並不會就此遠離,當他們出院回到家裡,急促、刻薄、尖銳的社會人際及院外生活,會擾亂他們的心智,把他們重新推回病痛的深淵,精神障礙者便需要再次進入醫院接受治療,如此循環。因此,精障者一旦發病,便像是進入一個沒有出口的旋轉門,無法逃離。

P1090298

侘寂展場作品〈旋轉門〉。攝影:李修慧

如此反覆折騰後,精神障礙者往往被送到新北八里療養院或是花蓮玉里醫院,這類精障者的後送站。旋轉門後的狹長展區所展示的,便是這兩個地方的精障者的作品及相片。這類的地方就是大多數精神障者最後的歸宿,末期的病人,即使被判定治癒出院,也會因為無法見容於社會,自願性回到這兩個地方,並在此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最終老死於此。

不再只看見「老」與「病」,重新看見「人」與「美」

對於身為醫學系學生的策展同學們來說,這場以精障者與年長者為主題的藝術展,對他們而言格外重要。展覽總召邢懷安表示,醫學系的他們在課堂上面對這些弱勢者,是用非常醫學性、生物性的眼光去看待,但有時,他們也希望可以用最純粹的眼光、用看待一個「人」的方式,去面對這些弱勢族群。因此他們希望精障者與老人的藝術作品,可以提供醫學生另一個視角,讓他們能夠藉由藝術的精粹,穿過社會加諸的刻板印象與歧視,直接照見這些弱勢者內在的本質。

P1090313(2)

倚青園老人養護所的長者繪製的作品。攝影:李修慧

而本次的展覽之所以命名為「侘寂」,更有其深刻的內涵。「侘寂」是源自於日本的藝術概念,與日本的茶道、中國的禪宗、宋朝的文人畫都有些淵源,侘寂藉由留白的空間、對剎那美感的追求,將事物老化的痕跡、不完美的刻印包容於藝術中,這正好與西方藝術概念──尤其是希臘古典的美學概念──所強調的均衡、完美、永恆大相逕庭。

邢懷安強調,這些長者與精障者的藝術作品,雖然多只是上課的塗鴉、著色,但相較於一般常見的、追求精緻的 Fine Art,邢懷安認為在這些濃濁的筆觸中,更容易看見老人與精障者身為「人」的質樸,希望可以藉由這些藝術品,非常純粹的看待長者與精障者的質樸內涵。並希望大家反思,如果我們在展場中、在侘寂的概念下,可以用藝術家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弱勢,那在外面,是不是也能對他們有更寬闊的想像及更溫柔的對待。

 

作者介紹

李 修慧

臺大中文系畢業。寫詩、散文,喜歡文學、美。 想用文字軟化生硬議題,用文學延展有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