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想輕生的他,你能做的比你以為的更多

0

 

「社會能不能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有自殺意念的人覺得自殺跟死亡是可以談的,是很重要的關鍵。」臺北市生命線協會主任蘇達筠從第一線經驗中嚴肅指出,社會需要做比「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的新聞末端簡化警語多更多的關懷與在意,並且讓「想自殺」這個議題安全、開放、充分的被討論。畢竟,當有自殺意圖的人散發出訊息,卻得不到支持與關懷,就有可能演進到採取行動。

蘇達筠從與想要自殺的個案互動中發現,「其實,個案都很害怕人家叫他『不要死』。」有自殺意念的人內心有許多糾結與拉扯,是期待「能被理解」,但一般人聽到時的第一個反應卻傾向於先趕快「阻止」,比如:「不要想不開」、「事情沒有那麼糟」、「想想家人」、「這只是一段過程,以後就會好轉的啊」,打斷了個案傾訴的話頭,以及否決了「這件事就是那麼糟」的主觀認知,那麼,「他們也就講不下去了」。

人在心靈遭遇極大痛苦時,大多時候是不會想要獨自承擔的。相反的,在保護自己的機制下,人會傾向於將痛苦說出來。蘇達筠指出,實證中發現,在與個案互動的過程中,「道德勸說」(如「想想你的家人會多傷心」)與空泛的「過度承諾」(如「事情一定會好轉的」)是最沒效果的策略,重點是在我們接收到這個訊息的當下,「不要去否定那個想自殺者的感受,而是接納他很難過、很傷心、過度痛苦而想要死」。

社會常見的迷思有兩個,一個是「我去跟人家談自殺,會不會讓想要自殺的人真的輕生」;第二個是「真正想去自殺的人是不會說的」,但這兩個迷思的答案都是恰恰相反。想自殺的人腦中早已有過無數次這樣的念頭,找人傾訴則是他在跟社會發出訊號的一種方式,所以他們會試圖說出來,怕的是被阻止了他說下去的欲望。為了破除迷思,蘇達筠強調,「怎麼樣創造一個環境可以放心談論自殺這件事情,需要從調整文化做起。」

也許是華人社會普遍覺得死、自殺這樣的「話題」太不討喜,聽的人跟說的人都似乎被某種禁忌封口了,彷彿不好說,也不能想。然而,追根究柢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模糊自殺這件事」。

蘇達筠舉例,就連在生命線服務的義工,在受訓前有時也無法跟個案坦率問出自殺意圖,而以「是不是想消失」、「是不是想傷害自己」代替那個可怕的單字,然而,這些不同的字詞確實是有程度輕重的巨大差別,需要傾聽的人有耐性、給予安全感,並且細細分辨。

為了搭建社會更健全完整的防護網,除了第一線自殺防治人員具備諮商輔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具有基礎的專業和多一點點的敏感度才能更擴充這個安全討論的空間。

蘇達筠坦承,生命線本身受媒介限制,本來就難以接觸到社區中每一個有自殺意圖的人,甚或是有些人本身的求助意願就低。所以,臺北市生命線與衛生福利部所推出的安心專線,便在近年來新增了第三人通報的機制:若是發現周遭有人有自殺意圖,可以透過這兩道專線(如下列)聯繫專業人員,由專業人員協助通報者處理狀況,或是在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進一步直接諮商,讓第三人的力量連結專業單位去幫助可能自殺的高風險族群。

生命線也走出被動接聽電話的限制,透過推廣教育大量觸及社區里長、校園老師及相關社福組織,協助訓練基礎的評估能力,並將課程免費公開上網,培養每一個可能的關鍵第三者成為自殺防治與自殺意圖者之間的窗口。蘇達筠直指,即使現實的困境是我們要同意「每個人對生命都有絕對的選擇權」,但我們總是要「守住介入的機會」,「有介入,就有機會。」

自殺曾經連續 13 年(1997-2009)蟬聯臺灣十大死因之一,當時的行政院衛生署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在全國推廣自殺防治。2010年以降,自殺率已退出十大之一。呼應蘇達筠所強調的「安全環境」,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也指出,自殺的行動往往是多重原因累積下的最後結果。自殺防治最重要的其實是建立人文關懷的互助網,以及人與人之間互信、彼此尊重的機制,全民的參與與互相守護是自殺防治不變的核心價值。

 

24 小時自殺防治免費直撥專線: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含第三者通報服務)

各縣市生命線統一專線:1995

張老師基金會專線:1980(每週一至週六 9:00 – 21:00,週日 9:00 – 17:00)

自行測量心情與增加自殺防治知識管道:生命線協會-自殺危機管理e學院

自殺防治中心-心情溫度計app下載

 

作者介紹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