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NGO worker 專欄:說得再多,不如一個小小的改變

0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將精選一篇編譯。本篇為前線 NGO 工作者觀察到的組織與在地援助問題。

 

翻譯:徐藝瑋 

援助發展工作者最愛掛在嘴邊的,不外「賦權」(Empowerment)、「以社區為基礎」(Community-based)、「以人為本」(Human-centred)、「平等夥伴關係」(Equal partnership)、「草根」(Grassroots)等充滿在地精神的行話。

以我目前就職的 NGO 來說,整個官網充斥著這些字眼。「協助西非社區賦權」、致力達成「平等普及的醫療照護」,頁面的文字搭配高解析度的非洲嬰兒微笑圖,聲嘶力竭的地搶攻著觀眾的注意,好似全世界只剩我們為了人們的健康權利奮戰。

猶記剛開始工作時,這些字眼便是我對工作的所有想像來源。深受這些文字的吸引,我沒有太多猶疑便交付所有的信任──畢竟所有在課堂上學到的美好概念,都包含在它們動人的網頁和標語裡了,它們做的……難不成還能是錯的嗎?

嗯,大錯特錯。以下才是我真正見到的面貌──

對,我們很常提到「賦權」,但無論我們所服務的病患,或者雇用的當地員工,都對於組織的決策方向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參與,更有不少當地員工必須使用他們辛苦掙得的低薪給付工作業務上的支出。最終到了月底,他們真正獲得的其實什麼也不剩。

是的,「草根發展」也是我們提到的議題,然而你終會發現,大部分的計畫不是源於身邊被聽見的需求,而是百哩之遙的美國某「專家」天外飛來一筆的奇想。

「平等夥伴關係」?喔,這當然也在話題裡,不過受援國政府幾乎從未給予我們任何有意義的資源,畢竟,如果總有一些外國面孔很快活地在自家土地上做服務,何來編列相關資源的必要?

作為一個非白裔的援助工作者,我猛然理解父母成長當年面對的殖民社會。他們看到的,是一群又一群,和自己長相不同、語言不同、成長背景與社會階層皆不同,與當地幾乎沒有任何相關性及共同點的人,為自己的家園和同胞做出種種重大決定。

置身其中,你可能不會發出太多質疑。不是因為沒有質疑,而是你很清楚,若不是這些人,許多社會服務將不復存在。數十年過去,我理解了父母的故事,但也發現,我可能成為複製相同問題的其中一員。

具備美籍的我們,習於為受援國的議題做決定,並汲取受惠者正向的回饋以平復心底的不安。讓腦中因未讓當地社群參與決策而升起的那一絲懷疑,合理地被撫平。反正,既然當地人如此滿足於我們提供的服務,那我們何必折騰著花時間詢問他們的想法?

對支持我們運作的捐款人或組織而言,「賦權」、「以人為本」等文字,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贖罪券,好讓人感覺這樣的援助不帶任何一絲新殖民主義的味道,然後可以忘卻、忽略他們的確是在別人的家園上操縱著他人的未來。

改善問題的良方,人人都知道──招攬當地社群領導人,增加雇用員工的多元性、謹守「協助而非取代」的原則……這些都是我們清楚的策略,為何卻無法切實做到?殘酷的實用主義或許是你常聽見的藉口──「美籍工作者只是暫代這個職位,時機成熟的時候,會讓當地人來做」、「我們已經盡力了,要找到當地人來做實在太難太辛苦了」,或者最常被拿來當擋箭牌的「我們真的沒有足夠的資金做這件事」。

然而,尋覓一個當地員工,或者增加組織的多元性,其實往往不需要花費太多額外的心力。需要的,只是 NGOs 願意客觀自問:「我們只是天花亂墜地談論了這些字眼和概念,還是我們真的做到了我們聲稱會完成的理念?」

另一個重要的體認,則是明白「我們盡力了」是藉口而不是理由。以實用主義來說,是的,雇用一個年輕美國大學生或許遠比訓練一個當地員工輕鬆得多,但若你真的要做對的事,若你真的相信你所說的話,而且不願它們淪為口號,這就是你該做的選擇。

當殖民主義似乎終於消逝於這個世代,新殖民主義是否以一種隱性而微弱的面貌,操縱著弱勢一方的選擇而不為所知,是我們必須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原文編譯:Buzzwords are killing development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