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歸屬感與凝聚力,婦女救援基金會帶受暴婦女展開紓壓之旅

1
新增婦女們的繪畫活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記者鄭詠、劉宛欣/台北市報導,2015 年 2 月 4 日】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關注受暴婦女及其權益,婦援會發現有些受暴婦女在經過家暴後,可能會產生情緒糾結以及一些迷思,同時也較難開口將心中感受說出。為了進一步解決這樣的情況,婦援會特別為受暴婦女開設身心紓壓團體,藉由繪畫、冥想以及專業諮詢師的協助,療癒內心創傷,走出受暴傷痛。

撫平內心傷痕 找回正面力量

婦女救援基金會幫助受暴婦女已有將近二十年,在一九九六年婦援會設立了台灣第一支婚暴婦女求助專線,以法律訴訟服務、心理輔導、醫療與法院陪同、庇護轉介等多項服務協助婦女脫離婚姻暴力。在脫離家暴環境後,婦援會更希望能撫平婦女們的內心傷痕,走出過去受暴的陰影。因此每年,婦媛會都會定期舉辦兩場針對撫平受暴婦女內心傷痕的活動。在去年,婦援會為受暴婦女舉辦了「毛線編織團體」,獲得了極大的成效。因此在今年九月底到十一月中,婦援會舉辦了總共八次的身心紓壓團體,課程包括了繪畫、冥想以及旅行。

婦女們透過畫作展現內心想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婦女們透過畫作展現內心想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活動負責社工張純菱表示,受暴婦女常常會有一些性別迷思,例如在家裡需要服從男性權威或是遭受家暴是自己的錯,以及在受到家暴後,依然選擇繼續留在受暴環境中,原因大多是擔心自己或子女的生命受到威脅,或是擔憂子女因目睹家暴而導致身心產生不良影響。而選擇離開的家暴婦女則有可能因害怕對方採取報復行動,疑慮未來的人身安全、害怕日後無法見到孩子以及撫養權抑或是經濟上無法獨立。這些擔憂都是受暴婦女內心可能遭受的煎熬。

在此次的身心舒壓團體中,就有一位婦女丹丹雖罹患憂鬱症,卻懼怕去看心理醫師,但在課程中也在心理諮商師與同樣有相同困境的婦女鼓勵下,而嘗試去看心理醫師,面對自己的憂鬱,在課程結束前,丹丹已突破心中瓶頸,嘗試去看了五次心理醫師。

張純菱說道,此身心紓壓團目的不只是幫助婦女放鬆生活上的壓力,還希望能夠利用繪畫,找回他們的正向支持系統,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平時難以啟齒的內心感受以及想法畫出來,抒發心情與壓力,同時讓專業諮商師帶領婦女們繪畫,並從繪畫作品看出婦女們內心的擔憂,進而與婦女們交流,鼓勵婦女走出受暴陰霾。因為很多婦女們都有較難入眠的困擾,因此同時,課堂上也安排了利用冥想的方式,放鬆身心、減輕壓力與心情上緊張,讓婦女們能在冥想的過程中將現實中情感上的困境拋開。

規劃旅行 共同創建美好回憶

由於婦女們在進入家庭後,較難有機會獨自或是單獨與朋友一起旅行,因此在這次的身心紓壓團中,諮商師與社工們希望婦女們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需求,因此特地設計了一門以「旅行」為主題的課程,希望讓參與的婦女們有喘息的空間,並能與朋友一起籌備一次旅行,途中的所有活動及行程都讓她們自己排定。婦女們在決定的過程中,也熱烈的討論投票,支持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一日遊地點,最終婦女們決定要一起到陽明山泡溫泉,享受沒有家庭負擔的一次旅程,婦女們在這次的旅行中一起泡湯、一起吃飯、一起拍照、一起唱卡拉 OK,甚至還創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 Line 聊天室,方便日後繼續聯絡相見。

雖然身心紓壓團體只有短短的八次課程,但是婦女們在團體中找到了歸屬感與凝聚力。而在最後一次的課程中,婦媛會也為每位婦女準備了不同的書,希望能讓婦女們持續找回正向力量。張純菱說,婦女們在身心舒壓團結束後,也都繼續相約,一起喝茶,一起開讀書會,分享自己在書中所領悟到的心得。在身心紓壓團體中,課程其實只是一種媒介,目的不只是讓受暴婦女們療癒傷痛,走出心中創傷,還希望能在婦女們心中種下力量,建立自信心,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朋友,再次地擁有新的人生與夢想。

 

本文由生命力新聞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新思維!

作者介紹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立於一九九七年,由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師生經營,致力報導生命傳奇、多元社會、教育/新知、網路/媒體、社會關懷、生態保育、文化產業、世界脈動,希望用一個個動人故事,傳達能夠帶動個人成長、社會進步的知識。(http://www.vita.tw/)

1 comment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