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變壞了/善牧推動家長版「目睹兒」知識網站上線

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文╱善牧基金會新聞稿提供

根據衛福部家庭暴力事件通報統計資料推估,臺灣每年有超過 12 萬名目暏暴力的兒少。

為了幫助目睹兒,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3 年前推出全臺第一個以目睹兒少為主體的「SEE MORE目睹兒復原計畫」知識網站「專業版」,培力社工、 教師、司法人員、警察等與目睹兒少接觸的重要他人,今日,基金會再推出費時 2 年半籌備的第二階段「家長版」。

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計劃為同時承擔家庭暴力及教養孩子雙重壓力的家長量身打造, 內容從問卷檢測量表、目睹暴力影響、家長教養策略、 教養常見問題到心情故事分享、知識資源工具等,完整集結善牧 22 年目睹兒少服務的實務經驗及國際資訊,網站除了期待讓家長得到支持與資源,運用在照顧孩子的同時, 也期待協助家長找回自己的價值與力量,重新看見親子愛的樣貌。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副執行長黃綵宸表示,在家暴事件處理順序中, 目睹兒通常排在司法、人身安全、經濟、居住、就業、他人眼光⋯⋯之後。善牧早在民國 86 年即發現目睹兒少的照護需求,聘任全台第一位專職目睹兒少的社工, 開啟台灣目睹兒少服務的濫觴。至今,善牧已在台北、新北、新竹、 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設立 7 個目睹兒少服務據點。除了服務目睹兒少及其家庭外, 多年來也持續培力目睹兒的重要他人(家長、教師、司法人員、 警察等),打造目睹兒少的支持網絡。

如今,「SEE MORE 目睹兒」知識網站是善牧為目睹兒擴大發聲的工具, 除了已完成的「專業版」與「家長版」,接下來即將建置的「 當事人版」網站,將為目睹兒議題分段施力。

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馬偕兒童醫院黃瑽寧醫師指出:「 嬰兒 6 個月就可以感受到家裡的緊張氣氛, 而這會讓大腦處在壓力的狀態。」未來當他解決壓力時, 情緒反應和賀爾蒙指數都會比一般人波動得大, 身心健康受影響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反應在學齡兒童上,黃醫師表示,顯於外的行為可能是容易衝動、打人、罵粗話, 或是內化成抑鬱。但孩童不是變壞了,而是有很深的焦慮和恐懼, 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善牧台北市小羊之家主任許瑋倫說明, 從善牧的實務經驗證明,介入是有效的。陪伴目睹兒少從敘說暴力到自我療癒,走過創傷復原的歷程,非短時間可以完成,但只提供協助是薄弱的,復原的過程其實非常仰賴環境的改變, 尤其是家長的參與。

根據善牧所做的親職調查報告顯示,近 7 成的家長擔心孩子目睹暴力後受到影響,9 成 2 擔心孩子不快樂,近 9 成擔心孩子學習暴力。此外,高達 8 成的家長對於目睹兒的問題不知所措, 5 成以上的家長認同需要討論暴力,但超過7成的家長卻覺得跟孩子討論暴力有困難。許瑋倫建議,家長除了可向善牧尋求協助外,也可先上「SEE MORE 目睹兒」知識網站瀏覽。

有別於其他社福機構目睹兒服務特色,善牧以「創傷」為焦點, 著重個案內心的「需求」,而非只解決外在的「問題」。此外,善牧運用核心理念「復原力」, 協助孩子整理內在的能力、外在的資源。

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晚飯時刻,小文(化名)媽媽正在廚房煮飯, 爸爸走進來一言不和,拿起流理台上的砧板就砸過去, 媽媽傷得頭破血流,小文只能蜷縮在房間悶不吭聲, 這樣的場景不斷上演,後來小文身上也開始出現瘀傷, 學校發現後通報,於是,悶燒到極點的家庭問題掀了開來。「 孩子看到爸爸施暴,會不會害怕?」即使自己仍深陷暴力, 但這卻是小文媽媽最掛心的事,但她又不知該如何關心孩子, 於是在社工建議下向善牧求助。瑋倫主任接手後跟她說:「 請先照顧好自己,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這席話點醒了小文媽媽,深知家長在目睹兒照顧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善牧社工帶著小文,透過玩遊戲、做勞作等專業導引,找出孩子的創傷。曾在一次團體營隊後, 小文媽媽看見孩子畫冊中出現塵封已久的暴力畫面,忍不住痛哭, 許瑋倫說:「看不見的傷,最痛!善牧社工的任務, 就是要帶著孩子了解、找到創傷並盡量避免再度發生。」社工帶著小文正面地修復與父母的關係,也與小文媽媽溝通,以同理心理解孩子的反應。 經過這段輔導過程,現在母子相處愉快,原本常因過敏、 發炎而掛病號的小文,抵抗力也變好許多,在學校熱衷於運動, 更是籃球校隊呢!小文媽媽以過來人的身份期待「 SEE MORE 目睹兒」知識網站「家長版」上線後, 可以幫助更多跟她有類似處境的家長們。


延伸閱讀:

無法回家過年的緊急庇護所社工:「幸福,是我們最想送給受暴婦女的禮物。」

「孩子,不是你的錯。」就算有時候不被愛,就不是好孩子了嗎?/《你是好孩子》書評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