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業顧問寫給 NPO 的社會影響力評估指南

譯整/Mina 

每個非營利組織都期望靠自己的努力能給社會帶來最大、最好的改變。因此,對 NPO 來說,了解自己的組織帶來了什麼改變,是一大重要課題。然而,許多 NPO 卻缺乏評估社會影響力的專業知識與工具。

本文分享一本有用的免費教材,由德國有名的 NPO、社會影響力顧問 PHINEO 專為 NPO 而寫的社會影響力評估指南(Social Impact Navigator)。這本指南提供了一整套系統性的工具,不只教你怎麼評估,而是帶你從計畫提案開始就重視影響力、使日常工作更有成效,並且更具說服力的分享你的成果。

PHINEO 的工作一部分是為想做社會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的投資者做評估,建議他們投資適合的 NPO 與專案。為了衡量 NPO 帶來了哪些改變,PHINEO 發展出評估影響力的一套方法,並且把經驗編輯成這本手冊。

這套指南手冊與歐洲大型的 NPO Bertelsmann Foundation 合作發表,也被世界銀行認可為其促進社會課責的全球夥伴(Global Partnership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在德國受到各 NPO、協會與公部門支持。這本指南的目的,是要帶領想追求最好成效的 NPOs 採取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Impact Orientation)的工作心法,讓每個組織都能重視社會影響力、帶來更好的成果。

PHINEO 表示,在德國舉辦此相關工作坊的經驗,他們發現這套方法適合在各種規模的 NPO 中實行,即使是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成功。

何謂「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的工作心法?

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的工作心法,指的是從一個專案的計畫與執行開始,就設定好確實的目標與期望達成的成效(desired results)。採取這種方法的組織,從一開始就有很明確的目標,在執行過程中也持續追蹤成效。由於很了解自己的成果,同時也知道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因此能持續進步,未來的計畫也更容易成功。這個正向循環,會讓組織更接近理想的成果,也讓組織更有效率、持續成長、激勵員工,並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在社會影響力評估指南中,把這套方法分成 3 大核心階段:計畫成果(Planning Results)、分析成果(Analyzing Results)與改善成果(Improving Results)。手冊中仔細介紹每個階段應做的步驟、可以運用的工具,也提供簡單易懂的範本、清單供使用。此外,手冊中的案例分析,也幫助理解與實際操作。

ss

計畫成果(Planning Results)

首先,在你的專案還沒開始前,就要先設定好期望達成的目標。這一階段主要包括 3 個步驟:

1. 了解需求與挑戰(Understand challenges and needs)

開始計畫前,要進行需求評估(Needs Assessment)與背景分析(Context Analysis),為專案計畫收集充足的資訊,包括所關注的領域之外部環境、面臨的挑戰、服務對象的需求,列出並分析利害關係人、組織的專長與劣勢。手冊中並分享問題樹工具法(problem tree)來幫助找出問題的成因和後果。

2. 設定專案目標(Set project objectives)

專案的目標有 2 種:結果目標(outcome objectives,即期望能使目標群體產生的受益和變化)和影響力目標(impact objectives,即整個項目對社會帶來的長期影響)。這裡推薦使用解答樹(solution tree)工具來制定目標,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表述,一步步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3. 發展邏輯模型(Develop the logic model)

邏輯模型可以幫助你了解專案資源投入、進行的活動和結果之間的邏輯關係,以監測專案的可信度和可行性。這裡推薦從投入(input)、產出(output)、結果(outcome)與影響力(Impact)四個面向來考量專案的流程。

r

分析成果(Analyzing Results)

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定期檢視成果,並加以評估。這一階段所需要做的事就是社會影響力分析(Social impact analysis)。

1. 準備進行社會影響力分析(Prepare the social impact analysis)

收集資料、分析一個專案主要有 2 個不同的方法:監測與評估(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通常 2 個會一起使用。監測是定期蒐集有關專案進度的相關資料,了解進度;評估則是進一步解釋成果、影響力,所蒐集到的不易量化的資料在此時進行剖析。手冊中帶你了解所需的成本與進行應注意的事項。

2. 設定適當的參考指標(Formulate indicators)

這時拿出第一階段列好的邏輯模型,針對每一面向所設定的目標,分別設定不同的指標來衡量。不知道什麼指標才適合?首先集思廣益,把所有想得到的點子都列下來。手冊中另有一份清單,針對不同面向提出該考量的問題供參考。

3. 蒐集資料(Collect data)

NPO 的專案成果、影響力通常都較為抽象,可以使用質化的方法來測量,例如專家訪談(Expert interview)、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個案分析(Case studies)、檔案分析(Document analysis)等。以上方法各有優缺點,要依據所設定的參考指標與專案想解決的問題來選擇。

4. 處理與分析資料(Process data and analyze the data)

研究顯示,蒐集好的資料數據不盡快進行分析,較容易遺失,如果有遺漏也較難再次蒐集。分析資料的過程,應該讓所有參與專案的同事、利害關係人參與,他們能幫助你評估、審查分析的結果。

asd

 改善成果(Improving Results)

社會影響力分析完成後,該如何運用所取得的結果,使未來的成效更好?這裡有 2 個重點:

1. 學習與改善(Learn and improve)

如果你把以上分析的結果拿來責怪誰的失誤,此分析就淪為主管掌控員工表現的工具而已了。組織應該鼓勵員工利用評估成果檢討學習、交換彼此意見、討論在專案中的錯誤要如何改善。學習與改善可以透過 Action learning cycle 進行。

2. 發表成果(Report on results)

分析完成後,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給組織?依照 The Social Reporting Standard(SRS)來準備你的報告吧!使用圖表解說會讓人更容易了解報告內容。另外,組織成員間需要發展良好的溝通技巧,確立多長時間要報告一次分析成果,定期回報,讓組織有定期學習與改善的時間。

到這裡,整個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的專案已經完成。下一個專案的執行,便可以從本次的經驗中獲得改善。除了改善組織的成效,以此方法所累積的經驗,還有助於組織擴大規模、服務範圍,幫助其他相似專案的執行。


譯整/Mina

2015 年開始在德國學習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主修公部門與 NPO 管理。在歐洲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學習資源,希望分享給大家,一起讓 NPO 在臺灣發展得更好。

延伸閱讀:

閱讀社會影響力評估指南

手冊中的範本與清單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