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志工的存在價值,由自己定義
作者/詹子慧 中美洲海外服務志工
對於海外服務者來說,幾乎一定會遇到的瓶頸,就是如何和服務單位合作、找到服務的成就感和價值。
一直以為,會大費周章對外申請志願服務需求的組織,想必對自己所欠缺或需要援助的項目有清楚的想法,當這樣一份符合資格的人力到手,自然會好好珍惜和運用。而大部分的服務者在出發前,無不想盡量充實自己,希望能在這一段時間提出貢獻,不愧對自己的一份理想和生命歷程。
然而,事實卻是,臨行前服務者對於接下來一年工作內容的了解,很可能只有一句話的敘述,剩下的就是「去了以後自然會知道」。實地到了受援國,不管服務單位最初出於什麼原因申請、又是如何看待這樣的人力,都可能因為種種因素,讓志願服務者與服務單位有一段極長的磨合期。
服務者不曉得如何找到使力點,接受服務者也不清楚來的是何等人物、究竟能提供什麼協助。在文化和語言不熟悉、又尚未建立信任之下,雙方的磨合往往就磨去泰半時間。
我自己的例子是,所服務的單位難得是架構明確、在受援國也已經有 25 年歷史的國際組織,年度策略和組織架構都很清楚,海外志工的服務需求也早在出發前就條列好,唯一的狀況是負責接洽的志工協調人在我抵達前已經轉任,而主要合作的主管卻又是在計畫申請後才到職。加上從未有過海外志工合作經驗,又存在文化和語言障礙,主事者根本無暇顧及如何運用這樣的人力。
這樣無法順利合作的情形,在海外服務中出乎意料的常見。有遠至非洲受援國政府單位的志工,曾歷經到任 3 個月都沒有工作的空窗期;或者本身組織架構就不明確,教育志工的課程開不成、遑論投入心血提供改變;還有對志工定位不清,教師擔心課輔志工搶飯碗而不願意合作;甚至早在申請時便溝通不清,志工到任後服務單位判斷與提出的需求不符等各種狀況。每位服務者幾乎都曾深陷在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義、究竟能否提供幫助的自我疑問漩渦。
當服務遇到瓶頸,一直無法得到成就感,除了把握這段時間,盡情體驗異國文化、結交當地朋友或者另覓生活重心。然而若是以服務為初衷、學習為目的、仍期許為服務單位帶來改變的志工,又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若還是想從體制內出發,那麼第一步是好好認識你所服務的組織。「去成為你所服務單位的專家,做一個沒有人比你更了解這個單位的人。」一位曾獲當年度績優志工的前輩這麼說。身為外國人,雖然難以進入一個組織成立至今的來龍去脈,但也因此更能客觀中立的去看待其做事的方法、任務的分工、組織程序的優劣。但切記從觀察和理解開始,只是單純的去看,不要急著批判或「找出問題」。
從小處著手,建立信任和成就感。一位成功訓練優秀人力、協助新制度上軌道而獲組織與媒體表揚的志工,到任時不受重視並且被同事排擠,但是她仍堅持在不守時的文化裡每天準時報到、並努力加入同事的對話和生活圈。原以為只是自己的工作習慣,但其實一舉一動都被看在眼裡。到後來,其他部門的工作夥伴也肯定她比同事更像是正職人員、更像是組織的一份子,就因為「妳總是比她準時、更重視工作表現」。
海外服務通常不過 1-2 年,既然志工個體只是一個點,就從一個點的思考開始、不要期待一下子達到線或面的改變。你所觀察到的問題,往往是經濟發展、歷史文化、民族習慣等長期因素造成,若認為單憑自己的努力就能改變,或許也是太簡化、太過小覷了背後錯縱複雜的成因。
此外,學習換位思考,從服務單位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段合作關係。如同所有投入海外援助的前輩所強調的:「提供服務不是以自己的便利為主,而是找出對方真正的需要」。有一種換位思考練習是,如果今天是你的組織來了個一年期的國際志工,在彼此語言和文化都不熟悉的前提下,你對他的期望是什麼?你會賦予他什麼樣的責任?你會如何幫助他更快進入狀況、達成服務目標?你又願意投入多少資源和時間與這樣的人力合作?
從這樣的思考開始,或許身為海外服務者,逐漸才能不把自己看的太渺小、也不把自己看的太偉大,不把自己視為組織的救贖者、也不把自己視為異文化裡的邊緣人,而終於能找出什麼是這段時間裡憑藉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也能平心靜氣地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
或許到那個時候,也才終於距離所謂的海外援助者,更接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