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城與鄉的界限(上):經濟資源不足,只是偏鄉最淺的問題
名稱:公益爆米花#35|城與鄉的界限:NPO 如何深耕偏鄉
日期:高雄場/2016 年 5 月 23 日(星期一);臺北場/2016年 5 月 25 日(星期三)
時間:19:00 – 21:00
地點:高雄場/三餘書店;臺北場/社企聚落
主辦: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
莊哲昀|胖卡計畫專案經理
黃憲宇|偏鄉教育工作者
張敏慧|基督教芥菜種會社會服務部主任
想到偏鄉,你想到什麼?一群原住民小孩,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每天在大自然中奔馳嬉鬧?不知 FB、不懂網路的中老年人成天務農打獵?都是,也都不是,每一處偏鄉都有自己的樣貌,有的與都市在某方面相近,有的疏離,每個地方組成不一、文化不同,本次的講者黃憲宇、莊哲昀及張敏慧,就帶來他們的經驗,分享他們所接觸的鄉鎮生活。
失能的家庭、失去意義的教育
多數人刻板印象認為原住民就是愛酗酒、無紀律,而偏鄉充滿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孩子只會學壞或走上歧途。黃憲宇說,的確,在偏鄉,他遇過被家人家暴而想自殺的女孩、遇過被父親性侵的學生,援交的孩子、不讀書的學生更是在所多有。
他所帶的第一所偏鄉學校花蓮秀林國中,是全國中輟生最多的中學,多到教育部花了 3000 多萬在學校在旁邊蓋了間宿舍,讓學生直接住在裡面,因為他們一旦回家,就很難再回到學校。在宿舍裡,每天會有人打架、喝酒、甚至有男女同學性交。整間學校,2/3 學生都是單親、隔代教養或低收入戶,「在這個學校裡,你要是說自己有一個爸爸跟一個媽媽,反而變成人數上的弱勢。」黃憲宇開玩笑說。
但家庭結構不健全,不等於人就會變壞,黃憲宇強調,這些偏鄉孩子「變壞」的狀況跟西部混廟會混黑道的狀態不太一樣,是結構性的問題卡在孩子身上。這些家庭的家長賺不到錢,回家就容易跟孩子起衝突,孩子被家暴、性侵的案例於是發生。沒有零用錢,有些女孩因此就去援交。又因為語言或文化的關係,讀書對孩子來說缺乏意義,因為許多教育內容都還是帶著針對都市漢人的設定。
曾有老師對偏鄉的孩子開出關於流浪動物的作業,但山地的孩子不寫就是不寫,後來詢問原因,孩子說:「我們山上根本沒有流浪狗。」當孩子連基本的物質生活都無法滿足,相較於意義不明的教育內容,還不如去打工賺錢或幫家裡處理農事。
以原有價值為籌碼,換取便利的生活型態
其實不論原住民或客家村,大多偏鄉社區原本都有一套穩定社會的系統,以維持秩序。譬如太魯閣族的 Gaya(中文約略可翻為「祖靈信仰」),訓示人與人之間的份際,過去,這些太魯閣族人依循 Gaya,所過的是非常嚴謹、有序的生活。
然而,當資本主義進入,精神跟物質的戰爭開打了。黃憲宇回憶童年屏東偏鄉生活,大人常放任孩子去玩,反正玩到任何一家,就留在那裡吃晚飯,社區就是最嚴謹的安全網絡,現在,受都市的影響,原有的社區安全網絡已經崩解,一切的安全都需要靠金錢堆積,於是我們請來保母、聘了保全、買了保險,只為求安全。
黃憲宇曾待過的偏鄉,過去人們時常打趣的說「我們不用買冰箱,我們的冰箱就是太平洋」,當地的人,是可以立即下海捕魚,一上岸就現殺來吃,當地的孩子面對海洋時,也可以全然的放鬆與快樂。然而當 7-11 進駐,便利商店儼然成為社區的百貨公司,之後的孩子會央求父母,只要他們表現好就讓他們到便利商店去買些什麼作為獎勵,孩子們貼近自然的能力自此流失。
當人心過度貪求便利,最重要的價值隨之遺失,對社區的情感跟記憶持續消亡。偏鄉的居民用原本穩定的文化信仰,去交換如都市一樣便利的生活。在這樣的狀況下,偏鄉缺乏情感的支持,大多數的人不肯或已經無法理解偏鄉原有的傳統價值,一個個受都市便利生活的吸引,出走家鄉。走得了的都走了,剩下來的就是走不了的人,社區裡缺乏能成為孩子楷模的大人,孩子便再一次失去理解家鄉原始文化、感受情感記憶的機會。
經濟資源不足,只是偏鄉兒少最淺的問題
長期耕耘偏鄉兒少議題的芥菜種會主任張敏慧,其工作更聚焦於黃憲宇口中家庭功能不健全的那「2/3」。臺東芥菜種會提供經濟補助給 1 到 16 歲兒童及少年,其中原住民占了 35%,單親比例近 50%(主要照顧者又以母親為主);隔代教養比 15%;家庭月收入未滿 2 萬元的則高達 68%。她眼中的偏鄉兒少問題,也是由特殊組成的家庭、就業資源缺乏、教育資源不足,層層推疊起來。
雖然芥菜種會以經濟認養、經濟援助為主要介入方式,但張敏慧認為,偏鄉弱勢孩子的問題,遠大於經濟不足。身為全臺最早開始做職業培力的社福機構,芥菜種會遇過無數的孩子,在接受職業培訓時愛理不理、要來不來,當組織好不容易幫他們找到願意提供機會的公司,他們卻在實習期間落跑。「在經濟問題之外,更嚴重的是他們身為偏鄉弱勢者的自卑感,並因此耐挫性低,這又導致他們無法與社會接洽,造成惡性循環。」張敏慧說。
連上網路,人人平等
相較於親臨偏鄉教育現場的黃憲宇,以及實際與偏鄉弱勢兒少做直接服務的張敏慧,開著數位落差行動車走遍偏鄉、縮短 NPOs 數位落差的胖卡,其專案計畫經理莊哲昀對偏鄉與城市的異同有不同的想法。談及數位落差,莊哲昀認為:「不管你在偏鄉還是城市,只要連上網路,一律平等。」在他眼中,現在的臺灣已經幾乎不存在嚴重的、資源上的數位落差問題。
談及硬體,只要接到消息,那些電腦硬體相關的組織如宏碁基金會、開拓基金會等,就會把電腦一箱一箱運進去,鄉鎮反而成了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就連網路,現在連在玉山山頂都能打卡,胖卡所服務過的地區,最偏僻的屏東滿州鄉港仔社區也都已經有了網路,全臺幾乎沒有地方是缺乏網路的。
曾經,胖卡招募一群大學生,帶著他們到屏東林邊,教當地的 NPO 使用網路,讓大專生充當小助教。事後一名助教卻意興闌珊:「超沒成就感!」,因為他會的,他所教的那位長輩都會了;他不會的,長輩還反過來教他。莊哲昀因此認為,在臺灣,如果有數位的差別,應該是「願不願意」接觸的差別,而非「能不能」接觸的差別。
縮小自己,消除城市的自負感
活動進行中,有觀眾提問:在接觸偏鄉的過程,不知道如何調整心態,面對偏鄉,那麼多的偏鄉志工、教學、捐助,冠冕皇堂,但我們所謂的城市人真的有能力給他們什麼嗎?
對莊哲昀來說,胖卡的巡迴只是:來到偏鄉,利用電腦陪伴社區的人走一段路,僅此而已。因為理解偏鄉 NPO 有自己的核心事務、有他們長期服務在地所建立起來的認知和價值觀,他甚至強調「胖卡的到來,不求解決什麼大問題,只求不要增加問題」,他總是提醒自己:把自己想小一點,先觀察,在觀察到自己能做些什麼之前,先不要預設立場。
黃憲宇則表示,大家常說,偏鄉缺的是人,但缺的到底是人的什麼?難道只要送人進去就好了嗎?他強調,缺的其實是「他人的理解」,偏鄉孩子常會被貼很多標籤、承受很多誤解,然而他們需要的,只是有一個人,看懂他們在做什麼,理解他們,就好了。
(未完待續)
【活動現場】城與鄉的界限(下):放輕鬆,我們就能理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