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去的年味,在馬來西亞廣告找到了!

新年即將到來,大家一起在廚房忙碌,晚上享用豐富的年夜飯,飯後聚在一起打牌、看電視、守歲,不在客廳坐到睡眼惺忪決不輕易離開,這樣的景象是不是已經只存在回憶或者影像中了?便捷的高鐵讓西部城市能夠一天來回,方便多樣的飯店、超商定製,提供了更多年夜飯的選擇,新年特別節目也愈來愈平淡無奇。

起源自馬來西亞的中藥商余仁生在不久前發佈一隻關於新年的公益廣告,旨在「別讓年菜和方言,遺失在時空裡」,片中由七個不同祖籍的老人介紹自己故鄉的菜餚,並搭配孩子以地方方言講出的吉祥話作為全片主軸,才在最後揭曉了關於新年可以如何「公益」。

然而,除了影片名稱所聲稱的公益之外,我認為這支廣告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飽含了對自身文化的關懷。

[youtube_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TlkTsT0TA”/]

這支廣告的開頭以一位客家奶奶一面做飯,一面自傲地介紹故鄉菜餚直接破題,也引起了觀眾對於地方特色的好奇心。

全片有七位祖籍分屬客家、潮州、廣府、廣西、福建、海南、福州的老人,一面製作故鄉菜餚,一面講解。老人的生命漫長並且飽經焠鍊,他們娓娓道來關於自己的新年印象,相信觀眾也會開始回想往年的除夕夜,餐桌上的菜餚是什麼樣子。

而這支廣告的另一個主軸「方言」,相信多多少少也能勾起觀眾的回憶,臺灣這幾十年來,母語課程蓬勃發展起來,許多中小學都有各式各樣的母語課程,如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正是因為遭到遺忘,才需要有人來傳授。

這當然也和馬來西亞的歷史脈絡有關,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組成的馬來西亞多來以馬來文為主,就連學校都必須以此為主來教學,想要教授中文,只能由華人自己出錢出力辦理「獨立中學」,華人、中文在國內也是處於被打壓的狀態,因此保存母語、文化是馬來西亞華人相當重視的一件事。

在影片的最後,孩子到來,分別以地方方言向爺爺奶奶們道賀,鏡頭慢慢退出飯廳,原來是老人院與孤兒院的孩子一起吃年夜飯。這讓我想起去年一則新聞,巴西的語言學校讓學生使用網路,跨海與美國退休老人社區的老人們視訊聊天,學生學習英文,退休的老人也能夠排遣寂寞,雙方也能透過互動建立良好的關係,創造雙贏。這支影片使用相同的概念,在這種家家團聚的日子,獨自一人顯格更加孤單,活潑的孩子陪伴老人過年,排解雙方缺少的疼惜與關懷。

這支影片並不以說教的口吻,教條式地訴說「關懷要及時」、「失去倚靠的老人多可憐」、「孤兒多需要陪伴」,也並未直接(而懶惰地)告訴你,特色、方言的保存有多重要,這些事情我們都知道,無須一再強調。

除了對於文化的關懷,回歸到公益本身,片中老人殷切的期盼,讓人感受到孩子的到來對他們有多麼令人雀躍,讓觀眾知道這些老人是需要被關心的,最後孩子的到來也算是為這件事情找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法,如同上述提到的巴西語言學校一樣,形成雙贏局面。

這當然算是馬來西亞中藥商的公益行銷案例,但是,它把深度做出來了。

 

參考資料:

  1. 南都周刊《哪個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
  2. 《何謂馬來西亞華人——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但不是馬來人;我們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
  3. 中文教育在馬來西亞的那片天–獨中

延伸閱讀:

  1. 愛說教的公益廣告討人厭?路人意見第二彈~!
  2. 40個發人深省的廣告
  3. 余仁生廣告的反思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新思維!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