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組織屬於「數位堪用」型嗎?NPO 數位能力轉型 4 階段

在微軟贊助下,數位非營利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Digital Non-Profit)發表了〈2018 非營利數位能力評估白皮書(The Digital Nonprofit Ability Assessment)〉。這份報告的撰寫內容和筆者原本所想像的數位能力不太一樣,因對象是非營利組織,而且是從事國際合作援助領域的大型 INGOs (例如樂施會、世界展望會等),故白皮書的撰寫角度完全從組織面入手。

圖/Shahadat Shemul@ unsplash

白皮書從 6 大向度指標來評斷 NPO、NGO 數位能力,分別是:組織準備就緒與否、成員對技術操作的知識能力、處理工作業務的應變、科技管理、資料數據管理、資源投注。若我們從結果的推論,會比較容易理解這份白皮書眼中的「非營利組織數位能力」。它以「服務受惠對象人際連帶」、「組織的營運自動化程度」(筆者不解為何決定採此 2 個向量為指標)分別作為 XY 軸線來探討 INGOs 的表現分佈。雖然在此圖 XY 皆為正值,但還是可以把這個 2 維圖表區分出 4 塊區域:

數位型:XY值皆高,即受惠者眾、營運能力高。

連結型:Y 值高但 X 值低,為與服務受惠者連結度高,但自動化營運能力低。

自動化型:X 值高但 Y 值低,故其營運上自動化程度高,但與服務受惠者的連結則偏弱。

僅算得上科技能用者:YX 值皆低,與受惠者的連結相對少,自動化營運能力也低。

圖/NGO推進器提供。

「數位型組織」是白皮書中理想型,這種組織具備以下特徵:高流動性、適應力強、回應速度快、能機靈地結盟、及時進行規模量化(此處先不爭執這種特色定位是否值得讚許)。不過,根據執行調查的組織所做出來的分數評斷,參與問卷調查的大部份 INGO 是落在左下角第 3 象限,就是僅算得上「科技能用者」,離當前網路時代理想的數位型非營利機構則仍有一段距離。

仍在發育期的臺灣 NPO,更有轉型機會

筆者第一次讀此份報告時,心裏卻不免滴咕:既然問卷調查的對象都是來自全球前 50 名大型 INGO,每個年度預算從五百萬美金起跳的非營利組織,這些「非官方國際援助機構」的 DNA 和台灣本地的 NGO、NPO 根本不是同一種層級吧。既然如此,討論此份報告的意義何在呢?然而,第二次閱讀時則較豁然開朗。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這些規模龐大的 INGO 已經有指令難以迅速、準確傳輸到位,仍苦苦掙扎於「數位轉型」的困境,那現在處於「發育成長期」本地 NGO、NPO 或許正因「弱小」更有機會成為敏捷機靈的組織,更能夠無痛地破蛹而出。

圖/杰 肖@ unsplash

為了讓本地 NPO 更進一步掌握努力方向,筆者再次把此報告診斷的第 3 象限「科技能用型」組織與第 1 象限的「數位型組織」各自的特徵試譯如下。

科技能用型 NPO:把科技當作取代手動的工具

這個階段是每一個非營利組織的起點,落在此區間的組織,把科技當成一種提升效率以完成明確任務、維持業務成長的工具。科技被視為組織現代化的先決條件,但並未將科技視為整體戰略,甚至是組織轉型的資產。也因此,在此階段工作的成員頂多只是被要求使用某些軟硬體,取代過去紙本時代的工作方式,例如手寫文書再傳真改以電腦電郵收發,財務會計用現成的試算軟體製作報表。

圖/Helloquence@ unsplash

不幸的是,這類組織的數據資料往往散落各方,欠缺一套機制能讓內部成員共享應用。數據頂多在偶一用之時派上用場,匆促上陣。而成員把科技當作專家事務,則可能因存有自卑、畏懼感不知從何發問如何駕馭,往往自我捆綁設限只求學會使用基本功能,其它則不關己事。此類組織重視的是控制,具有以下特色:

• 區分技術用戶與技術供應者

• 員工被訓練去使用系統

• 把現有程序併入科技當作解決方案

• 科技決策時看重成本要素

• 由於信任基礎不足,傾向於僵化固定一統的科技政策

讀到這段文字時,頗讓筆者心有戚戚焉之慨,大概自己接觸過的本地 NPO,情況正如上述文字描述。如果貴單位是如此情況,那麼這份報告之於你的啟示,顯然就不只是一份疏離的國外研究,你必須開始思考:到底我的組織是否有必要進行數位轉型?接著,不妨再來看看白皮書如何描寫「數位型非營利組織」。

數位型 NPO:結合「營運自動化」與「人際連結」,建立組織文化

數位型組織能建立回應縝密、一致化的組織風格。它結合了「營運自動化」與「人際連結」這兩項元素,以強健有力、就緒可及的技術平台為基石,提高組織效能和影響力。

圖/Benjamin Dada @ unsplash

數據資料在這種組織當中,不管對營運操作或是專案推動,成員皆可自由自在地與伙伴們分享,此外,組織發展出一套內部程序,適時支援服務對象。這類組織的所有成員具備一定水準的數位能力,它們往往傾向為他人建立平台分享資訊,或是主動地尋求外部其它產業的參考案例,不斷精進工作精神與效能。「敏捷」是這類組織的關鍵字,其它特色還包括:

• 在數位世界透過使命驅動組織人員

• 增加數位技能,以充分受惠數位便利並減少風險

• 採行參考架構以減少延遲提高程序敏捷

• 利用科技平台,開放協作地分享數據資料

• 透過創意,讓所有人能共同創造成果與帶來改變影響力

這是否符合你對自己的組織要繼續生猛存活所摹畫的樣子呢?

圖/Annie Spratt@ unsplash

當然,筆者對臺灣 NPO 數位化亦有一套自我滿足的想像,但不同的組織,是否都該急著往數位化轉型的道路奔跑,採更為審慎保留的態度。如果組織上下認定了網路科技的重要性(包含其限制以及還不知道的隱憂 ),而願意把數位化這件事放在心頭上,可能即具備了啟動轉型的條件。但若組織尚缺某種成熟的條件或明確的驅力動機,光理解新奇的科技名詞就頭痛不已,那麼就不該為了跟隨潮流,而夸談數位化轉型。


延伸閱讀:

強健組織集體記憶力:執行「知識管理」的 7 個著手處

建立友善資料使用文化,從資訊倫理開始——給組織工作者的 3 個提醒 

NGO 推進器

介紹並分享盡責安全的網路資訊,協助找尋全方位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數位科技與社會運動策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