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能展現「性感」嗎?談兒童性化的氾濫危機

圖/Ben Wicks@ unsplash

邁入 21 世紀,新時代的資訊傳播速度增快,形式也更加多元。但是於此同時,世界各國也日趨注意到兒童在大眾媒體中被描繪成性對象的議題,成人社會的「性化」(Sexualisation)逐漸滲入未成年世界當中。

所謂性化,指的是當人或事物上從事某些行為,藉此使他人意識到性的現象。性化可能是透過社交媒體、報章雜誌、電視電影、音樂、遊戲等傳播媒介發生,而互聯網的盛行讓民眾更容易接觸。

圖/Jenn Evelyn-Ann @ unsplash

被性化後,也性化自己的兒童

在《經濟學人》報導中提到,兒童性化分成「直接」和「間接」兩種形式,前者是直接在廣告、雜誌或電視節目中,將兒童(尤其是小女孩)描繪成具有性意識的角色,包括專為兒童設計「變得更性感」的商品,例如熱褲、化妝品、加裝胸墊的內衣及鋼管舞玩偶;後者則是因為科技發達,間接使兒童在網路上更容易接收性描寫的內容。

兒童在接收到性化的資訊後,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

臺灣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處長陳時英指出,一旦媒體將性投射在兒童身上,長期下來,兒童容易學習模仿。比如看到年齡相近的明星穿著裸露,女孩身材纖瘦細長、男孩硬朗健壯,孩子們會認為這就是性感的唯一解答,而開始追求螢幕上的形象,出現「兒童成人化」現象。

圖/Bekah Russom @ unsplash

先不談媒體上「性化兒童」的廣告是否會增加性侵、性虐待等案件的發生率,針對兒童自身的影響,陳時英說:「當外在環境告訴孩子們這是對的時候,孩子會受到誤導,認為這是一種趨勢。」可是這件事很危險,國外許多心理學家曾證明,即使現代社會的孩子們看起來早熟,外表可能長得已經像青少女、青少年或成人,但是當孩子暴露在大量的性化資訊時,他們的心智還是很難理解、處理,甚至沒辦法抵擋得住外界定義的「怎樣的性感才是美」。

其中,相較男孩,性化女孩形象的內容更是屢見不鮮,當小女孩化濃妝、穿著清涼服飾、擺出如成人般的煽情挑逗姿勢,其實是試圖將自己視為性對象,極度渴望被主流文化認同。在這樣的壓力下,可能會導致女孩們的自我認同發生問題,引發自卑、焦慮、低自尊,甚至出現厭食、憂鬱症狀。

兒少性化對大眾的影響:忽略潛在性剝削危機

在網際網路、廣告行銷推波助瀾下,接觸兒童被性化的影音內容,除了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外,也讓沐浴在性化兒童影像中的大眾逐漸麻木,無意間習慣以性的眼光看待兒少,進而忽略潛在的性剝削危機。像在臺灣,很多人就不知道持有未成年性剝削影像,也是犯罪行為

圖/frank mckenna @ unsplash

陳時英表示,專門輔導性剝削加害人的中華溝通分析協會,曾針對此類犯罪行為人本身歸類出幾項共通點,包括:不了解〈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而觸法、心存僥倖認為科技工具躲避不會被警察抓到、對受害兒少沒有同理心⋯⋯,此外,也有人把錯加諸在他人身上,「有些人認為,保護小孩是家長和小孩自己的責任,怎麼會被騙?」

展翅協會在做熱線服務時,接聽過明顯的犯罪檢舉電話,如性虐待、性霸凌,也發生過有人雖然未拍攝裸露影像,但是卻讓兒童刻意穿著丁字褲、張開大腿,裝扮成紅磨坊的女孩子,「他們會想說沒有違法,但就擔心累積下去,會不會下一步就走到犯罪。」

不過,展翅處理兒童事件的過程中接獲不少質疑,部分人反倒認為,是展翅看待兒童性化內容的眼光「太污穢」,質疑者聲稱自己是用可愛的眼光看待孩童,不會做出傷害行為。對此,陳時英解釋,面對兒童性化,臺灣目前未做好完善預防,「即使孩子穿得很正常,在一些網路社團中,依然會被網友用很誇張、有性暗示的言語形容,而當刻意打扮地和性有連結時更是如此。」

圖/Kelly Sikkema @ unsplash

展翅協會政策研究專員簡郁諠提到,經常接到有人在公園拍攝孩童底褲的檢舉電話,大眾可以思考的是,這些行為人的意圖是什麼?觀看人的意圖又是什麼?

她分享自己的經驗說,朋友曾在英國因為看到可愛的小朋友,拿起相機拍照,結果差點被旁人揍。她感慨:「臺灣人普遍意識不足,只會認為小孩可愛,有什麼錯?其實有很多認知都需要提醒及預防。」

真正對兒童有性衝動的人是誰?

會翻閱、收集、分享兒童性化資訊的群體,也許會把「戀童」一詞當笑話揶揄,不過絕大部分都不能算是「戀童症」(Pedophilic Disorder)。那麼,這些真正對兒童有性衝動的人,大眾又了解多少?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5 版中,將戀童症歸類在性偏好的其中一種。戀童症的診斷標準必須符合三項診斷標準,包括:至少超過六個月期間,和 13 歲或更年幼的青春前期的孩童進行性行為;已經將性衝動訴諸戀童行動,或因為性幻想、性行動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人際上的困境;年齡至少 16 歲以上,且比進行性行為的孩童至少大 5 歲。

圖/Rene Böhmer @ unsplash

諮商心理師利美萱解釋,患有戀童症的人,主要在於沒辦法抑制住對孩童的性衝動,「大部分受過教育的人,都明白和兒童發生性行為是不行的,可是戀童症會有這種念頭,他知道自己異常,有人發現不對勁後會尋求專業協助,不過大部分的人不會這樣做,可能是不敢,或者也可能是很享受這件事,不想要調整。」

目前,醫學界尚未真正定論戀童症到底是後天還是先天傾向,也沒有任何研究能證明戀童可以被治癒,現時常見的治療方案均是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戀童者在意識到性衝動的當下截斷念頭,或者是透過藥物抑制。利美萱說:「不是說吃了就會喜歡成人,大部分的藥物會伴隨其他因素,例如止住焦慮、降低自身欲望以防止傷害他人的行為發生等。戀童是一種性偏好,很難單純針對戀童去治療,我們要做的是『怎麼控制』。」

圖/Nadine Shaabana@ unsplash

利美萱提到,戀童症出現的因素可能包括生物因素、大腦因素,或者其他社會因素,如過去經驗、童年被性侵、本身性格較為退縮等。後者通常是內傾型性格,這一類型的人比較畏懼和同齡、成人發展關係,因此會找相對順從、單純、不那麼強勢或反抗權威的孩童,相反地,也有清楚自己性格強勢,有虐待傾向的戀童者。

戀童症是一種病態,一旦戀童者性侵兒童後,再犯率也很高。利美萱說:「如果要得到性的滿足,除非都自己來,否則他們不會被同情理解,永遠都要挑戰可能犯法的疑慮。在不能像一般人享受性的生活的狀況下,他們的性喚起是被壓抑的。」

實際上,目前尚無法斷定性化現象是否會加劇兒童性犯罪的發生率,或是讓大眾「學習」、「模仿」戀童偏好,國外相關研究基於考量孩童年齡而窒礙難行。同時,利美萱提到,當戀童者處在兒童性化的環境裡,也有可能會因此「合理化」自身行為,「不想面對自己時,合理化是一種防衛機制,為了不讓自己內在感知到衝突,才需要找理由,說服自己。」不過,這一切都只是推論,還有待學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及討論,另外也得提醒所有人——戀童症並非是兒童性犯罪者的代名詞。

日本的「JK產業」及「虛擬兒童色情」

圖/Hans Eiskonen@ unsplash

簡郁諠指出,歐美和亞洲面對兒童性化議題的態度頗有落差。特別是日本的流行文化,兒童性化影像氾濫成災,引起西方國家關注和爭議。例如,2016 年日本曾推出一組全員年僅 12 歲,人人都是小學生,身材卻堪比成人,發育良好的偶像團體「妹妹BABYS」(Sororベイビーズ),團員們在舞台上會身穿刻意強調乳房、腿部等身體曲線的暴露服裝,並在跳舞時擺出煽情姿勢,「擺明可以用性的眼光來看小孩。」

BBC 也曾在 2017 年公開一支紀錄片《情色日本》(Stacey Dooley Investigates: Young Sex for Sale in Japan),內容在觀察日本的「JK 服務」,即女高中生貼身服務,讓光顧咖啡廳的男性顧客不只能用餐,還可以花錢牽手、聊天或散步。在日本,這種現象可稱作是流行文化,女高中生的身份如同一種名牌,只是亮麗的背面,卻也深藏誘騙女高中生投入性產業的陷阱。

圖/DESIGNECOLOGIST @ unsplash

此外,除了現實生活中的 JK 產業外,日本還有龐大的「二次元經濟」,虛擬兒童的色情作品也不在少數。雖然日本在 2015 年 7 月立法禁止持有未成年人色情物品,卻沒有禁絕描寫未成年人色情的虛擬創作,儘管日本簽署的《網路犯罪公約》(Cyber-crime Convention)及《關於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製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OPSC)中,都有針對「虛擬兒童色情」提出相關規範,不過日本在這一方面仍是有限度地默許,也讓聯合國不時呼籲日本政府,對虛擬色情創作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性教育的重要性:認識身體自主權、探索自我

兒童不能展現性感嗎?

言至於此,也許有人會認為,明明沒有犯罪,曖昧空間卻被大幅壓縮,好像喜歡兒童也是一種錯,或是反而限制兒童的發展?其實,重點還是要回歸性教育上。陳時英指出:「我們的性教育有與時俱進,教導孩子們什麼是身體自主權,要如何探索自我認知嗎?在執行教育時,要怎麼讓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形象,去分辨從網路上接收到的資訊呢?」她再問:「我們又是什麼時候把兒少和性感連在一起的?」

當孩子從小在媒體環境中耳濡目染,大量接收「成熟性感才是美」的認知,其實很難分清楚自己追求的形象是「自己認知的喜歡」抑或「被影響的喜歡」,只會認為自己打扮成某種模樣,就能被稱讚可愛、被喜歡。如果這個觀念繼續深化,會導致女孩在追求性感漂亮時,也會想辦法讓男孩注意到自己,「對雙方都是不好的影響,男生久而久之會認為,女生就是取悅我,配合我發生關係。」

圖/rawpixel @ unsplash

兒童有沒有追求美、追求性感的權利?當然有。前提是孩童明白這些舉動的意義。

陳時英說:「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他人怎麼看待自己,自己怎麼認知,知道在做性感動作時背後代表的意義,這很重要。當小孩被要求或模仿電視上的成年人時,是不是真的能了解其中代表的意義,其實也是我們在討論兒童性化的重點。」

展翅協會認為,帶領孩子摸索自我,需要家庭和學校的相互配合,以尊重、誠實陪伴孩子成長,加深信任和情感連結,才是最妥善的教育策略。


延伸閱讀:

從特色公園到街道遊戲,特公盟要讓遊戲場重回街道,讓孩子痛快的玩個夠!

網路兒少性剝削市場化、產業化,展翅協會:「持有未成年性剝削影像,也屬犯罪行為」

真正的性教育:營造一個讓孩子安心說話的友善環境,從一開始就沒有傷害

作者介紹

曾玉婷

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