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的啟示:大家都有神經病,只差沒有找醫生

文/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原本不想去看《派特的幸福劇本》的。我這種人看電影通常都會先看看預告、聽聽配樂、看看故事情節再決定要不要看電影,當然,有時候只是需要休息,所以想到什麼看什麼。

這部電影剪出來的片花令人以為這是一部愛情電影,我想許多人也覺得這部片是在談真愛啦、談什麼原來最愛的人在身邊啦,或是經過挫折要勇敢站起來啦~但是對我來說,不是耶。我覺得這是一部告訴大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經病的故事。

男主角派特(Pat)是一個因為目賭妻子出軌痛甌姦夫然後因為精神崩潰而被關到療養院的男子。出院後遇到另一個因為未婚夫驟逝而行為失序但程度沒到要住院的女子 Tiffany。劇情可想而知地就是安排他們從互看不爽到相識,各自放下過去的陰霾與傷痛而開啟新的人生。聽起來很老梗吧?那有什麼值得寫的?

這幾年陸續遇到一些有憂鬱症、有亞斯柏格、有強迫症或是妥瑞氏症的學生。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大學教授之所以是教授,並不是因為教學或輔導技巧而變成教授,只是因為論文品質與篇數達到大學爭取經費的期待而已。所以,大家認為教授自己都可能被升等和申請研究計畫搞到抓狂,怎麼又會理會學生的精神狀態?那不是輔導室的事嗎?好的,每個學期都會有老師跟我抱怨「那些有精神疾病的學生不聽指揮」、「無法說理」、「不能溝通」、「行為很怪」、「時時有新梗」、「自言自語」…等。我也承認那些學生是有一些溝通上的障礙,但仔細想想,我在學校各級會議和各處室上遇到的溝通障礙不是更多嗎?面對學生我還可以使用一些命令句,但是在一個大家都有博士學位,沒人會覺得自己比別人笨的職場中,請問我們看過的神經病,不可理諭、低EQ、動不動大呼小叫、鑽牛角尖還會少嗎?

我有時候跟學生說,這些被診斷出有精神疾病的學生之所以會被認為異於「常人」其實是因為他們不像「常人」能夠做非常好的偽裝,也就是隱藏自己的情緒。但我們也經常認為很多沒有被診斷出精神疾病的人,難以溝通(例如爸媽或老闆)、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不想知道他在想什麼、無法理解他為何執迷?為何瘋狂?

silver-linings-playbook-10

所以,什麼是crazy(肖耶)呢?喜愛、偏好、執著、瘋魔、著迷、成癮、迷信、執念、非理性…又是什麼?這部片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完整地忠實地呈現「一般自以為正常」的人的非理性面。派特的老爸對贏球的迷信、派特的朋友 Ronnie 對婚姻問題的逃避、派特的心理醫師居然也對球迷的迷信樂在其中、球迷對印度移民的敵意偏見與暴力、群眾與警察的易於被操弄….誰不是瘋狂與非理性呢?相較之下,派特與 Tiffany 那種「回到常軌」的努力、對己身情緒的透晰、對各種藥物的效力如數家珍,是否才是這部片中最清醒與表現出理智行為的兩人?

當然我認為這部片所描述的還是非常理想與不一般的狀況。派特和 Tiffany 都有尚可的家庭,而且有家可去。但很多精神病患或有情緒困擾的人,根本沒有家庭支持。這兩個人或許有些怪異,但他們還會去晨跑、會有一點社交行為,甚至還會看書。他們兩個其實不過就是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只是因為一個特定事件造成的心病,而非長期的慢性精神疾病,又剛好長得還可以,所以才能在劇情安排下出現美好的結局。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很少見到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有這麼美好的際遇,而多數的悲劇又經常出現在「沒有被診斷過任何毛病」的人身上。

其實看完這部片最大的收獲是學到一個新單字:原來集氣用的氣可以用juju(啾啾)來表示~~還真是長見識了。

 

本文寫於2013年2月26日,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新思維!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