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城市流浪」:以行動解決問題/專訪「城市浪人」社會企業

城市浪人團隊與挑戰賽參與者合影。圖/城市浪人提供

本社企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6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支持輔導

「城市浪人挑戰賽是一場走出舒適圈的競賽。在這場比賽中,我們不去較勁誰的專業知識比較豐富、也不是排序誰的資源豐厚。而是在我們感受世界的路途上,看誰更願意跨出第一步,嘗試理解世界與自我的關係,並且比賽誰對世界保有更多的好奇心、同理心與改變的勇氣。」

網站簡短的說明,點名了社會企業「城市浪人」成立的宗旨。凝縮洋洋灑灑的字句,無非是「鼓勵年輕世代勇敢跨出舒適圈」這麼簡單一句。

走出舒適圈的第一步:流浪

創辦人張希慈和幾位夥伴成立的「城市浪人育成協會」,5 年來,已舉辦 50 多場挑戰賽,主題小至從個人出發,大至關懷社會。6,000 多名年輕朋友,一起走過臺灣、香港、美國、中國大陸等地,完成「去喜歡的營利組織當志工」、「零元旅行」、「在街頭送餐給街友」種種任務,走出熟悉的舒適圈,重新認識自己,也看見社會。

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張希慈。圖/城市浪人提供

一切的開始,都和張希慈大學時一堂領導學程有關。在鼓勵學生培養團隊精神的課程,張希慈和團隊設計出一套挑戰遊戲,鼓勵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主題有了著落,命名又是另一番腦力激盪。

團隊為任務設定的挑戰環節,有如經典日本漫畫《城市獵人》,然而「獵人」2 字太過血腥、太侵略,城市意象被保留下來,而浪人的名稱則是在同樣鼓勵人們出走流浪、尋找自己的「雲門流浪者計畫」汲取靈感。

只是比起執行難度、時間更長的流浪者計畫,張希慈認為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不必他方,「在自己的城市也可以流浪。」張希慈說。

向年輕世代大聲喊話的同時,也彷彿是張希慈鼓舞自己的一番話。

人生清單挑戰賽。圖/城市浪人提供

學生不應該只是學生

論理清楚,有著開朗笑容的張希慈,從小就清楚未來志向。充滿人文關懷的她,高二時就將「社會系」列入大學第一志願。大三那年,張希慈花了一整年在社團積極接觸社會創新社會企業相關理念。前往中國大陸交換的時候,張希慈時常當起背包客,行動力十足的獨自拜訪中國大陸社會創新企業,聆聽他們如何解決勞動權利等社會議題。

短短 5 個月,張希慈拋棄學生的束縛,勇於挑戰自我的經驗,大大啟發了她。返臺後,她重新思考學生的身分。她表示,學生的身分框架太過穩固,使得行動、思考常常都受到侷限,一切的人際關係、資訊都來自於校園。「學生不應該只是學生。」張希慈說。

因此,推動城市浪人挑戰賽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年輕世代推出校園,在城市裡找尋解答。挑戰賽規定 3 人為一組,必須在 30 天完成 30 項任務。為了達成目標,團隊成員必須獨立解決問題,毫無標準答案可循。

張希慈與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的籌辦志工們。圖/城市浪人提供

社會議題融入挑戰賽,看見、思索並誘發使命感

在一項「記錄父母成長故事」賽事中,參與者必須找尋家族 60 歲的長輩,訪談他們當年與自己年紀相仿時所懷抱的夢想。張希慈說,多數時候世代間並沒有機會坐下來相談,聆聽彼此。這項賽事主題,是希望缺乏溝通的世代,能夠相互理解。「在彼此聊天的內容,看見了世代。」她說。

另一項「在街頭送餐給街友」的挑戰賽,則希望成員透過送餐與街友交談的過程中,重新理解貧窮的不同樣貌

城市浪人挑戰賽任務主軸。圖/城市浪人提供

張希慈表示,有些成員從未接觸過街友,甚至不知道街友的存在。透過送餐的過程,得知有人或許是求職過程不順遂、有人是罹患精神疾病而來到街頭,或者有人自我選擇成為街友⋯⋯出發前,關於街友的刻板印象一一被打破,「挑戰結束後,也讓成員理解了貧窮的複雜。」張希慈說。

這也是張希慈舉辦挑戰賽的初衷之一。關於貧窮、世代等社會議題,都僅停留課堂理論,抑或社會學相關研究,而透過任務挑戰的賽事設計,吸引年輕族群。參與過程,也促使成員思考「我的生活並不理所當然,看見社會的多樣性,也進一步思索自己的定位,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誘發使命感。」

夢想大聲公:到街頭勇敢告訴全世界我的夢想是什麼。圖/城市浪人

無處不是學校:贏得年輕人共鳴

從「我」自發開始的挑戰,果然贏得年輕世代共鳴。第一屆城市浪人挑戰賽在未經宣傳下,吸引近 200 人付費報名參加。隔年人數再翻倍,參與成員突破 500 多人。張希慈表示,報名者多是學生,透過社群網路分享,引起關注。第一年活動結束後,即有媒體報導,隔年還有香港學生團體主動洽詢,希望引入賽事模式。

為此,城市浪人也因而發展出授權的複製模式。2015 年正式登記成為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後,運作經費一半透過募款、補助,另一半則透過自行營運的收入。

今年,除了例行挑戰賽,城市浪人也首度與企業合作,為國泰世華銀行設計「百工日記:帶你體驗 101  種職人生活」活動,設計創新體驗賽,感受職人生活。

百工日記:帶你體驗 101  種職人生活

城市浪人挑戰賽主軸本就期望年輕世代探索自我,對企業新進員工的培訓,依據個人特質,選擇適才適性的工作同樣必要。因此在挑戰賽中,城市浪人就設計多項主題任務,例如在「超強說服力」任務中,挑戰者必須使用一枝筆,運用交換、買賣獲得最高價值,並從中學習談判技巧與陌生人交流。

然而,張希慈認為,關於年輕世代自我探索的議題,僅僅只有一家企業推動參與是不夠的。「希望能集結各方,打造出完整的生態系。」她說。

因此,張希慈將挑戰賽事經驗分享、擴大,與產官學界相互合作。例如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擔任顧問,抑或前往大學擔任講師,為大一國文通識課程設計活動,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結合社會參與。

圖/Dimi Katsavaris @ Unsplash

捨棄海外工作機會,一手孕育城市浪人

日前,「108 課綱」相關教育議題討論熱烈,其中核心之一,即是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城市浪人也為高中教師、學校拍攝影音短片,舉辦相關工作坊,協助青年世代探索自我。

如今,城市浪人挑戰賽不再只是一門課堂計畫,張希慈坦言,直到今年才稍稍舒緩了心中的忐忑。

張希慈坦言,大學畢業後,也曾一度思考是否繼續城市浪人挑戰賽。當時的她,已獲得香港一家社會企業面試機會。

面試前,這家公司是張希慈理想中社會創新企業的典型,國際連結強,工作環境充滿變動、創新,旗下也發展出多家品牌,透過創新模式,協助社會解決問題。然而,面談結束後,張希慈幾經思考,認為比起運作成熟的香港企業,自己一路參與其中孕育而成的城市浪人計畫,更能發揮功能,因而捨棄香港工作機會。

世界公民:找到 7 大洲的人並跟他們討論各自彼此國家的重要議題。圖/城市浪人提供

與夥伴共同摸索創業,深度參與社會

從一項校園計畫轉為正式創業,對毫無經驗的張希慈充滿挑戰。成立一家企業需要具備的策略、對數字的敏銳度,都不是感性的張希慈所擅長的事。尤其兼具公益性質與獲利營運的社會企業模式,近年來才在臺灣興起。儘管此前早有成立歷史悠久的社福組織團體,卻少有類同於他們仍處於草創階段的社會創新企業,分享經驗。因此,一切的努力,全靠張希慈和夥伴共同摸索。

短短 5 年,城市浪人的基地也從臺大轉而鑽進人文氣息濃厚的公館巷弄,和另一家新創公司分租空間。這群平均年齡不到 25 歲的年輕人,正期待與青年世代一同探索自己,參與社會,以行動解決難題。


延伸閱讀:

閉上雙眼,卻打開心眼──城市浪人挑戰賽的「盲人與啞巴」體驗

城市浪人挑戰賽給我的感想:學生志願服務不該只有積分、競賽

侯家楷專欄/社企解決的是「問題」?還是「假議題」?

作者介紹

劉嫈楓

報社、雜誌記者,期待以身為度如是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