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社會企業的三種收益方式–賺不到錢?(上篇)

社會企業為過去壁壘分明的慈善組織和營利公司之間指出一條新道路 – 在製造、販售產品的同時,結合對環境及社會的理想並自力更生、不依賴善心捐款。然而除了分享各種社會企業案例的核心理想之外,社會企業賴以存續的收益模式(Income Model)卻甚少深入討論。這些試圖和傳統慈善組織走出不同路線的社會企業,究竟如何賺錢?究竟有沒有賺到錢呢?

社企第一種營收方式:保障生產者利潤 提高銷售價

第一類型的社會企業產品將產品正義實現於原料及生產者端。例如日本時尚品牌 MotherHouse,利用孟加拉當地的牛皮和能100%被回收分解的黃麻為原料,並支付當地人民合理報酬生產作精品時尚包;或著利用喜馬拉雅山區的犛牛絨原料,和當地牧民、織娘合作生產的犛牛絨圍巾,藉以提昇牧民收入的社會企業品牌 Shokay;以及開發出各種薑系列的沐浴商品及護手霜的台灣品牌薑心比心,藉由和台東基督教晨曦會福音戒毒中心的合作,輔導更生人種植無農藥、無污染的薑種。

Shokay出產的髦牛絨毛線(Photo by WoofBC

此類社企目標在使用友善環境的原物料、支付勞工合理的薪資、以就業機會和教育培力為當地居民重建經濟。銷售對象多為具有基本消費能力的族群,強調產品背後的價值與故事,定價策略即便劫富濟貧亦無妨。這種商業模式下的產品理想和營利目標不難結合,案例特別常見於流行服飾產業。

社企第二種營收方式:低價販售可解決問題的產品

第二類型的社會企業產品則將產品正義實現於產品功能端,目標多替第三世界或是偏鄉等資源匱乏的地區提供物美價廉的雪中送炭型產品。例如不依靠其他能源,僅利用重物抬升落下的動能,驅動電燈照明的重力發電燈;或著結合加熱袋及蠟質保溫袋,解決早產兒失溫問題的嬰兒保溫袋。這類商品多以新技術的開發能力為核心,研究如何發明低成本的替代產品,以解決當地因資源不足造成的社會問題。

嬰兒保溫袋「Embrace 」創辦人:Rahul Panicker(Photo by Madhusudhan Atri

此類「扶弱型」產品多需依靠群眾募資或企業合作生產來達成量產的目標,例如上述的嬰兒保溫袋,由四位 Stanford University 學生組成的 Embrace 研發團隊正在和奇異公司合作量產。若扶弱型產品定價過高,將使目標對象無法負擔,該社企亦會失去創建初衷。可行模式尚有販售予政府社福單位、人道組織或當地醫院等等,但能否透過商品毛利維繫組織存續仍是值得深入追查的問題。

欲瞭解社會企業的其他商業模式以及在法律上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區別,明天我們將推出:社會企業的收益模式(下篇)

陳 妤寧

在臺大政治系畢業、喜歡同時說正反觀點的優缺,在臺灣網路圈工作兩三年、喜歡網路濃濃的開放和建設個性,現在希望理性的社會工程,能夠更接納人類情感的複雜與多元。    想用採訪認識世界、用人類學開拓視野、用報導寫作讓更多專業知識變得有趣易懂。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