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國際志工 Q&A,一次回答!

0
visit to Cassait School] in Liquica District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每週六晚上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四面八方來的謎之聲:

那個關於國際志工啊……%*&)#%(*%_^($#……

毫無耐心的褚阿北:

國際志工 Q&A 整理成一篇,以後不要再問了好嗎?(阿北不耐煩)

阿北主頁

志工旅行是種好嘗試嗎?

臺灣社會往往把去國外當志工當成旅遊的一種另類形式,比如說不想跟旅行團,或是不想出國只有吃喝玩樂,所以去當國際志工。

但是國際志工的本質,應該是「志工」的延伸,而不是「旅遊」的延伸。在臺灣沒有當過志工,也對志工完全沒有興趣的人,不大可能突然出國以後,在文化、語言都不同的情形下,突然變得有興趣,或是變成對當地社區很有幫助的外國志工。

所以好的國際志工,必須是平常就在自己的社區有志工經驗的人,才比較能夠藉由到另外一個環境,做同樣的事情,用專業克服文化、語言等障礙,否則就要很清楚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參觀式、行程式的國際志工,帶著謙卑的態度、學習的心態去參加,而不是用著救苦救難的姿態,還有嬌嗔的態度,成為當地社區的負擔,也造成自己的失落感。

要怎麼做才能符合當地需求?

確認服務的內容,是當地社區主動提出來的需求,他們一直想要、需要,但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需要來自國外的志工幫助他們實現,而不是國際志工自己想好要去做,只是要當地社區來配合我們的想法。

這聽起來好像很困難,其實只要抱著開放的耳朵傾聽,一、兩封 Email 往返,通常就可以找到答案。

比如有一群我安排去緬甸的教育志工,事前團員都已經規劃好了要上英文課跟中文課的教材內容,但是臨行前,我建議志工們去詢問當地老師他們最需要從外國教育志工得到的是什麼,結果大出意外。老師們認為去教孩子們語言,只是影響老師正常的授課進度,而且沒有實質意義,但是這些沒有機會接受正式師範教育的當地老師們,非常需要知道如何做「課堂管理」,結果這群志工的服務內容對象,就由教小朋友語言,轉變成教老師管理課堂,結果雙方都非常有收獲。甚至有一個志工去參觀當地幼稚園以後慶幸地說:

「還好當時沒有按照我們的計畫教高年級的小學生英語歌唱遊,因為到了當地幼稚園,才發現我們準備的歌,他們幼稚園就已經會唱了!」

First Phase Digital

建議年輕人抱持什麼心態服務?短暫而零星的志工服務能為當地做些什麼?

服務的內容越專業,帶來的價值越大。

如果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比如說搬磚頭,塗牆壁,我們花了那麼多的交通食宿費用,帶來的價值有多少?真的比當地人做得更好嗎?當然去勞動自己的筋骨,體會當地人生活的辛苦,也很有價值,但得到這價值的是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人,而不是社區。

如果要能夠帶來價值的話,就要有專業性。比如說,如果你在臺北是金融機構的理財專員,到當地貧窮的婦女團體,教單親媽媽如何記帳、理財,要做小生意的話要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週轉,這些對城市人來說輕而易舉的嘗試,就是從來沒有銀行帳戶的當地婦女,如果沒有人教,就永遠無法做到的事。

這樣的志工,就算時間短,帶來的價值就會有持續性,也就值回機票錢。但是如果是去跟當地婦女一起摘玉米,賣玉米,換來的就是國際志工難得的生命經驗,無法帶給當地社區任何好處。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是我一直強調想要去做志工服務的人,無論地點是國內國外,都要具備的正確心態。

有志從事海外志工的人,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我認為需要有 3 種能力,一是要有謙卑的態度,二是要對世界有好奇心,三是要有平常在自己社區從事同類型志工的經驗。具備了這 3 種條件的人,在從事海外志工的過程中,必定能有很大的收穫。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相關主題閱讀:

不為所求的當志工,可能嗎?

志工帶來的影響,不是自己說了算

花錢當國際志工,投資一個謙卑的態度

想去海外當志工,連經濟獨立都做不到,做得到行為與思考獨立嗎?

想透過當國際志工認識世界,不可以嗎?

當一個志工之前,先當一個「人」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