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用群眾募資,改變夢想的路徑!

0

 

名稱:Impact Hub Taipei 群眾募資講座

日期:2016年3月12日(星期六)

時間:14:30-16:30

地點:Impact Hub Taipei(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 265 巷 3 號)

主辦:Impact Hub Taipei

協辦|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人:戴秀倫/群募貝果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總監

 

星期六下午的 Impact Hub Taipei,外面下著惱人大雨,裡面卻是座無虛席。現場一問有發起過群眾募資經驗的不到五人,QA 時間卻是一個接一個,踴躍發問停不下來。

主講人群募貝果 WeBackers 營運總監戴秀倫看來年輕,笑容感染力強,軟語輕聲,說起本業卻是清朗自信。

2008 年,金融風暴讓美國許多年輕創業家連在銀行都借不到錢,乾脆把腦筋動到網路和社群上,興起籌資創業潮。以全球最火紅的群眾募資平臺 Kickstarter 為例,2009 年由 3 個想去紐奧良辦音樂節、向社群發起募資的年輕人所創立,2011 年開始爆炸性成長,如今已成為用戶超過 570 萬、提案金額超過 10 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群募平臺。因為一開始的性質使然,Kickstarter 從音樂、設計、藝術、時尚類群募提案開始,一路發展到今天包括應用程式開發、虛擬實境、3D 列印等提案包羅萬象的群募平臺。

2012 年,這股群募風吹到臺灣,群眾募資在臺興起。2014 年底,群募貝果從遊戲橘子旗下應運而生,從遊戲、動漫、動畫類型群募開始,逐漸朝跨領域的綜合性平臺發展。遊戲橘子有自己的新聞媒體與強大周邊,和工研院、動漫協會、非營利組織、插畫設計界也都保持良好關係,相較於其他募資平臺,群募貝果開始做出不一樣的跨界網絡與「募後服務」,在提案人募資結束後進一步擴張合作網。

「我們曾媒合插畫家和臺北市野鳥學會合作,或者在提案募資達標後,進一步合夥、簽經紀約等。」戴秀倫說:「我們也幫旗下簽約的插畫家談到 Line 的貼圖、跟其他商品提案合作,或者為他們找到生產資源、結合遊戲橘子旗下品牌『樂利』,跨境到中國的天貓電商平臺,隔海販售臺灣創意名產黑鳳梨。」

在 FlyingV、ZecZec 等募資平臺成功率約 3-4 成的市場下,群募貝果硬是殺出 5 成的專案達標率。戴秀倫進一步分析現在的群眾募資類型,包括捐贈、回饋、股權與借貸。

  1. 捐贈類型:臺灣公益團體經常使用的類型,例如為尼泊爾大地震發起募資購買蚊帳等。這類型的群募,捐贈者多半不會想要回饋。事實上,公益類型一直是群募網站上數量最多、反應最好的,因為比起其他新創產品,公眾更願意將贊助募資視為一種「支持」與「參與」。
  2. 回饋類型:多出現在商品類型的群眾募資,贊助者多半會想要實體的商品或虛擬的服務回饋。
  3. 股權類型:臺灣現在已經開放股權群募,新創企業家可透過平臺募集小股東。特別是有些創業的最後產出並非實質的產品,例如節能光電,之後雖無法具體回饋予各贊助人,而是運用在各機場或公共場域中,但其理念卻受到大眾認同,如此就可能走股權式募資。只是,股權募資目前在臺灣的挑戰還不小,因為一下子要面對上百個小股東,在管理上還是很麻煩。
  4. 借貸類型:臺灣目前還沒有法令可允許在平臺上借款,之後再連本帶利償還,但此類型在中國和英國等地已經很盛行。

顛覆夢想實現的路徑

戴秀倫指出,群募平臺如何顛覆了從創意發想到夢想實現的路徑。

過往,從想法到產出的路徑是──

點子誕生→找工廠打樣→找錢量產→洽談通路→行銷推廣→消費者被動購買

在這樣的過程中,創作者必須自行尋找贊助者大量生產,卻經常不知道消費者在哪裡。摸不清會有多少人購買,也經常受限於昂貴的通路成本而使行銷推廣窒礙難行,最終空有絕妙想法卻落得虧損連連。

如今,群眾募資徹底顛覆了夢想路徑──

點子誕生→設計打樣→群募平臺介紹產品,行銷推廣→收單,確定可支撐產品的基本產量與消費者數量→市場測試與贊助者回饋,改良產品,降低上市後的風險→集資量產→直接寄到消費者手中

如此一來,個人的創意發想,無論是科技、設計、文創、出版、遊戲、服務、影音、活動、課程等多元類型,都可以用群募方式找到實現的可能(或確定不可能實現,進一步修正夢想),如同《看見臺灣》的大型戶外首映會一般。

戴秀倫最後總結群眾募資的好處:

  1. 協助創作者找到資金:創意不再受限於生產方式而胎死腹中;
  2. 降低風險:先收單,找到目標族群;
  3. 市場測試:透過群眾回饋,改良或提升方案;
  4. 提供預售機會:預售產品可大幅提升吸引力;
  5. 與群眾互動:培養社群、提升社群影響力;
  6. 成為良好的行銷工具:就算沒募資成功,個人或組織都能趁機推廣知名度;
  7. 免費的公關工具:可藉此獲得媒體報導或投資人的關注;
  8. 免費開始:提案不收費,失敗不收費,成功才抽成(募資金額的 8%,包含金流費),不成功還可修正後重覆提案,一次失敗不代表創業失敗。

她同時也提出募資成功的祕訣──

  1. 說個好故事:提案的訴求很重要,務必要清楚明確;但同時,故事說得好聽動人也很重要,如此才能獲得大眾共鳴。
  2. 做好社群行銷:根據研究,大部分成功募資專案的前 20% 資金,皆來自原有的社群人脈,如家人、朋友、客戶、粉絲等。因此社群經營是必修功夫,必須學習擴大原有的社群影響力,才能將既有社群再擴充。
  3. 回饋機制:準備極具吸引力的商品或虛擬服務回饋,提高民眾參與度。

當然,過往也有提案人在募資成功後卻做不出產品的狀況,從平臺的角度,這是無法百分之百防範的事,根據合約,平臺也不會介入提案人與贊助人之間這類型的法律糾紛。一個健全的群募平臺能做的,是在事前針對提案人與案件,進行審慎的評估與審核,才能予以核准上架。有時候,光是平臺與提案人之間的意見討論與審核,就會長達 2 週不等。

戴秀倫根據報告預期,臺灣應該會在明、後年迎來群眾募資爆發性成長的時代,無論是創作家還是參與者,現在都是開始關切的時候!

 

延伸閱讀:NPOst 3 月群眾募資特輯臺灣群眾集資報告

作者介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