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同婚合法化之外,別忘 LGBTQ 青少年的流浪處境-麥莉希拉創快樂嬉皮基金會

1
「快樂嬉皮基金會」(The Happy Hippie Foundation)

在上個月(2015/5/22),愛爾蘭公投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成為第一個公投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愛爾蘭在 1993 年之前還認定同性戀愛還是違法行為,直到 2010 年才通過和德國相似的伴侶認可制度。

愛爾蘭同志婚姻合法化民意調查(來源:The Irish Times)

愛爾蘭同志婚姻合法化民意調查(來源:The Irish Times

青少年世界中的 LGBTQ 問題不是爭取婚權,而是無依無靠

在性別議題逐漸取得進展的同時,仍有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困於性取向認同的痛苦中,甚至因此受到家人的排斥,在未獲得外界幫助的情況下進而離家出走,成為「無依少年」。失去家庭支持的「無依少年」可能是孤兒、也可能是離家出走(叛逆或逃離家暴等)。

在美國,每年約有 4 成的無依少年是因為性取向不被家庭接受,進而主動或被動離開家庭。這樣的人口粗估有 64 萬人,其中約有 40 萬人曾遭受身體虐待或性虐待,接近三分之一的跨性別者曾被庇護所所排拒。這些數字還不包括那些遭受相同問題但仍留在家庭系統中的青少年。

註: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也有人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為「LGBTQ」。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表示:在美國的遊民人口中 LGBT 比例相當高,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家庭及社會對於性少數的歧視與排除,而青少年遊民中更多的 LGBT 是被原生家庭因宗教因素被趕出家門。

關懷離家出走 LGBTQ 青少年,麥莉希拉創「快樂嬉皮基金會」

美國著名女歌手麥莉希拉過去一直關注 LGBT 議題,但直到去年12月在俄亥俄州有一位變性少女自殺身亡,受到此事的震撼,才讓麥莉希拉決心創立「快樂嬉皮基金會」(The Happy Hippie Foundation),希望能夠提早幫助因為性傾向受到社會排斥的青少年,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快樂嬉皮基金會為有性傾向困擾的弱勢青少年提供經濟援助和庇護,讓他們也能像其他青少年一樣擁有安定的成長環境和追求夢想的機會。

INSTAPRIDE_wyjym7

「快樂嬉皮基金會」(The Happy Hippie Foundation

對於麥莉希拉來說,寵物和藝術是生活中兩大重要的事,因此快樂嬉皮基金會希望透過寵物和藝術的力量,帶給這些青少年精神上的支持和表達自我的機會。快樂嬉皮基金會指出養寵物能夠提供青少年心靈支持,但若青少年必須入住庇護所,養寵物的理想無法總是達成;而在藝術方面,從畫畫、拼貼到面具製作都包括在內,藉此讓他們抒發自我或尋求心靈寄託。

快樂嬉皮基金會正在募款籌組線上的 LGBTQ 諮詢小組,包括線上電話或視訊在內。服務對象包括遠距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除了給他們情緒上的支持,也提供他們在法律以及醫藥上的專業諮詢。快樂嬉皮基金會表示,每 15 美金就能支持一個 LGBTQ 青少年一整年的線上諮詢服務。麥莉希拉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拍攝MV,向粉絲尋求支持以及線上小額捐款。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青少年同志和同志父母同樣缺乏社交資源」

在台灣, 警政統計通報2014年的資料指出,當年1月~6月的申報失蹤人口中有六千人以上為青少年,其中離家出走的約有三千多人,而在這些失去家庭支持的無依少年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性取向受到排斥而離家出走的則無明確數據。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分析青少年同志的困難處境,表示:「國高中生不像大學生有機會接觸大學校園裡多元的性別課程或社團,而在地下化的同志聚會場合中,未成年的身分也讓他們不得其門而入。面對性別的各種疑難雜症時,青少年同志是很難獲得社交資源和其他同志朋友的。」(延伸閱讀:聽到台灣最多同志的心聲 — 不只是諮詢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以電話作為主要的服務管道,接過不少同志父母來電的他們表示:「父母比同志孩子更沒有資源。成年同志認識朋友的機會不少,但同志父母則不然,他們很難找到對象談自己的同志孩子,在台灣鼓勵傳宗接代的氛圍下,大部分的同志父母都不好受。絕大多數同志的壓力都來自父母,要減少同志承受的壓力,我們也必須幫助到同志父母。」

 

雖有不少非營利機構和社工資源投入中輟生等其他青少年輔導工作,不過針對性別教育這塊則較少單獨提出來討論。如果你對這方面資訊有所了解,歡迎投稿給我們。(NPOst編輯部信箱:npost.tw@gmail.com)

(本文整理編輯:顏煜容、陳妤寧)

作者介紹

陳 妤寧

在臺大政治系畢業、喜歡同時說正反觀點的優缺,在臺灣網路圈工作兩三年、喜歡網路濃濃的開放和建設個性,現在希望理性的社會工程,能夠更接納人類情感的複雜與多元。    想用採訪認識世界、用人類學開拓視野、用報導寫作讓更多專業知識變得有趣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