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潔:60、70、80 設計你的晚年生活,看北歐人如何健康到老

0
蔡欣潔

NPOst 公益交流站於 1 月 28 日邀請剛結束 107 天歐洲長照考察、並著手拍攝《80 歲的想像》紀錄片的蔡欣潔;以及去年以人類學角度研究、觀察台灣養生村的林承毅擔任公益爆米花的講者,希望綜合國內與國外經驗,與大家一起討論老後生活的模樣。

人老了以後,只能當「老人」嗎?

17 歲時,蔡欣潔到淡水一個老人安養機構服務,看見機構內奶奶的寂寞,她開始思考,人能不能有快樂而有意義的老後。因為好奇常被讚揚的歐洲老人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2011 年蔡欣潔到歐洲參觀長照機構,回台後加入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但在居盟的兩年也讓欣潔看到很多一時無法改變的結構問題。於是,欣潔開始她的「建構台灣以人為本的老人照顧想像之旅」,法國、瑞典、挪威、瑞典等國都有她的足跡。

「生活習慣造就政策制定。」蔡欣潔說我們看國家的政策、制度時,應該要先了解他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芬蘭有永夜、出門不便,所以國民的憂鬱問題很嚴重,憂鬱症、持憂鬱用藥的人口佔全國三分之二,所以芬蘭機構便將目標放在鼓勵老人外出、與人互動,希望維持老人身體與心理的健康。

在北歐這樣的福利國家,「共享」精神很重要,他們認為應該要公平、公正的分配資源;國家提供的公共資源也比私人機構好。北歐與台灣相反,他們「只給 need(需要),不給 want(想要)」,把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老人需要照顧時也得自己去爭取,除了在醫院評估身體狀況外,護理人員也會到老人家中評估他的活動狀況,以及家人能照顧的程度。

交通可近性是吸引老人使用機構服務的關鍵,機構門口也有護理師定時駐點,這類護理師需要多修習一年課程才能勝任,他們能評估老人狀況、供老人諮詢需要的服務;機構內還有很多有趣的規劃,像是幫忙老人策畫旅遊的旅遊諮詢中心、健身房、咖啡廳、電腦教室、才藝教室等。

諮詢中心規畫的旅遊都非常有趣,且不限國內,老人們會到附近的巧克力工廠體驗巧克力製作,也會搭渡輪往南到鄰近國家遊玩;咖啡廳有專員定時陪老人聊天,想找人聊聊的長者不用事先申請,只要在固定時間坐進咖啡廳就行。蔡欣潔參觀機構時,還遇到可愛的老人抱怨,說政府花太多資源在老人身上,但其實如果老人的身體狀況從健康掉到失能,反而會花費更多金錢與人力,所以芬蘭政府才會致力維持老人的身心健康。

老人們在機構製作的手工藝品品質都很高,甚至能成為商品,販售商品的收入會回歸機構,幫助經濟狀況較差的老人。讓蔡欣潔驚豔的還有機構販賣的娃娃,由機構提供布料給老人縫製,成品售出後買方需寫一張卡片給娃娃製作者,與長輩互動;收入則會捐給聯合國兒童組織,支持他們幫非洲小孩打疫苗。

在歐洲的老人照護中,宗教也佔很大的比重,教堂會提供旅遊資訊、安排課程。熱愛運動的芬蘭人也很喜歡親近大自然,蔡欣潔偶然認識、年屆 60 的芬蘭女士 Hili ,就曾開 5 公里的車帶他們走進深山採香菇,雖然入秋氣溫達零下 2 度,採香菇卻是芬蘭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什麼芬蘭人可以健康到老呢?也許跟他們採一次香菇就知道了!」蔡欣潔說。

貼心小設計抓住長輩的心

Q1:妳提到,參訪的機構有很多令人驚艷的服務與商業模式,妳有問他們是怎麼想到這些 idea 嗎?他們是否也是透過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找出老人真正的需求?另外,關於資訊公開透明的相益能否多做說明?

蔡欣潔:1 月 27 日我分享了兩個商業模式案例,一是芬蘭 Kustaankartano service centr 的老老照顧─退休長者到日間照顧中心擔任志工、做手工藝,手工藝作品可直接供社區服中心的住民使用,如圍兜、失智症長輩連身用餐衣等;二是芬蘭 Kamppi service center 的老人才藝教室,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合作,長輩製作手工娃娃再由機構售出,購買人得寫一張謝卡給製作娃娃的長輩,讓長輩多一個與人互動的機會,販售所得則捐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隻娃娃的利潤就能協助非洲 5 個孩子打珍貴的疫苗。

16384161432_1f6fd0c7fc_k

我未深究這兩個案例的起源,而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流程大致如下:脈絡訪查→親和圖表→建立使用者人物誌→產出使用經驗願景,它是眾多工具的一種,所以不一定每個人、每個組織都使用這一套方法。我參訪的幾間護理之家有許多貼心的設計,比如每間病房門口都有為失智症長輩設計的獨特記憶盒門牌,一來幫助長輩找到自己的房間,二來照顧人員也能知道這位長輩的故事,照顧時可以用更切身的話來引導。而記憶盒的內容會由長輩與其家人一起製作,年幼的孫子也可以透過這個設計活動,參與、了解阿公阿嬤年輕時的故事,我認為這就是護士在照顧過程中觀察、加上經驗累積而創意發想的設計,這設計低成本卻很貼心。

北歐政府帶頭推動資訊透明,中央網站就能查詢到許多資訊,例如,芬蘭政府的服務地圖,每一個政府服務據點、每一個行政區的人口組成,細到連人口數量、年齡都有數據。便於民眾查詢與監督,我想這也是政民互信的主因。

照護人力全民一起來,社區藥師也參與

Q2:妳研究台灣的人口老化問題,提到近幾年需要先面對嚴重不足的照護人力,妳認為最先需要或可以最先改善的是哪幾項 ?

蔡欣潔:(這一題很難回答耶,汗)照護人力不足、政府投入健康照護的預算與資源有限,整體結構問題單靠企業、NPO 或政府一方可能無法改善。前幾天我在年輕藥師協會認識了黃畹藀藥師,經過她分享才了解在傳統社區藥師的未來發展,除了提供以產品為導向的服務,如:在定點藥局調劑、販售相關藥品外,藥師其實也應逐步走進社區,提供以居家服務為導向的藥事照護;上週聽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漫談善終之路,才知道黃醫師推動居家安寧時,也是把醫院裡的跨科別醫生、護士、職能治療師、開車司機等資源一起帶進居家;2012 年弘道基金會引進北歐走動式居家照顧服務,也是打破舊時體系,甚至解決外籍看護品質無人監管的問題,推動初期並不受相關政府部門支持,但後來各縣市居家服務 NPO 也逐步跟進,擴大試辦計劃的實施據點。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現行的健康照顧與醫療照護朝社區、居家發展還有很多可能,不過也存在一些障礙,不論是法規尚待突破(如:健保未給付方式),甚至現在制定的長照保險還只是長照服務法、做服務項目的規範,管理財源的長照保險法還在行政院審訂。粗淺認為,如果各方專業能打破舊有服務制度,了解其他專業領域並分工,進而發展跨界的專業合作,才能讓照護體系更為完善。我覺得這是面對現有結構問題下,有趣也值得發展的方向。

16197442398_a9301423a0_k

人生 60 才開始,唯愛不破

Q3:妳提到北歐人的獨立與自主,讓他們可以悠游自得的度過人生後半段;我個人覺得,台灣是不是恰好相反?台灣老人大多重視社交生活,喜歡群體、喜歡熱鬧,我私心認為很少台灣老人是真的心甘情願去住養生村或養老院,他們大多都是不想造成兒女負擔。不知道就妳的觀察是怎麼樣,以及妳自己認為的理想模式?

蔡欣潔:該題前半段是討論台灣機構內長輩的想法,是不是應該向承毅(編按:本次公益爆米花講者之二)請教呢?(:P)

老實說在切這次講題─ 60、70、80 設計你的晚年生活時,我不知該從何下手。年齡不一定等於身、心狀況,且 60~80 歲會不會其實還很年輕?尤其看到北歐 80 近 90 歲的長輩仍活力充沛,甚至樂意擔任志工、繼續貢獻一己之力,如果未來醫藥發達到能讓我們活到 120 歲,那 60 歲也才到生命半程,人生 80 才開始哩!我原來想分享的,是以生理機能為分界,健康、亞健康、失能這 3 種狀態下歐洲有哪些服務,可惜礙於時間只夠分享健康老人服務。

回到問題,講座那天也有提到,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以及不同世代面對晚年,因為生長歷程不同,以及不同程度的照顧資源介入(富有、小康、普通、貧窮),應該都會有不同的切入點,很難一概而論,也是我的實務經驗不足,關於台灣老人的現況我可能無法回覆。

在北歐,我觀察到的健康長輩也許年紀橫跨 60 到 100 歲 ,他們對攫取新知的渴望與對各種專業的尊重,謙卑的態度、愛物惜物的精神讓我很感動,也期待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老人。我現在還無法想像 54 年後, 80 歲的我生活會變成什麼模樣,可能科技又更突破了,現在的理想模式也不盡然適合未來的生活樣態。二月有部即將上映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女主角 Alice 博士得到早發性阿茲海默,面對病狀,她說,很多時候我要求自己「活在當下」,我現在也只能「活在當下」了。雖然電影還未上映,但我已經期待自己可以像 Alice 一樣勇敢,不論生活怎麼改變、身體怎麼退化,只有把握當下,努力生活,如此而已。

喔,有「愛」的生活,應該是恆古不變理想的生活模式吧。

〈蔡欣潔提到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2 月 6 日已經上映囉!相關評論參考這裡。〉


同場加映

林承毅:60、70、80 設計你的晚年生活,人類學家敏銳掌握長者需求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思辨!

作者介紹

吳 易珊

傳播菜鳥實習生,身高接近150公分的僞小學生,入學前就開始煩惱就業。想做很多事,想天天去動物園,想過了很多年之後,還能記得當初的為了什麼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