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美國研究較樂觀的白人與較悲觀的黑人對於老後生活更有準備,不知台灣的狀況如何?
photo credit: Robert Deutschman
文/T-Y (本文獲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授權刊登)
過去美國研究顯示,對未來的照護需求有所準備(Preparation for future care)與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都有正相關。
對未來的照護需求分為五個層面來評估,該個體是否:
- 了解並預期未來照護需求的風險
- 蒐集關於此風險以及所需資源的資訊
- 關於健康及照護的偏好決策(例如決定自己是否適合老人住宅)
- 具體的計劃行動(例如將名字列於等待清單上)
- 逃避此準備動作
而今天介紹的這篇研究想要更進一步的探討,樂觀的態度與對未來的照護需求的準備之間,有什麼關係。分析的結果顯示,對白人來說,越樂觀的人,越有準備。而對黑人來說,反而是樂觀分數較低的人,越有準備。研究者因此提出,在某些文化或社會情境中,太過樂觀,反而會成為預先規劃未來照護需求的障礙。這是與之前大多以白人為主的研究不同之處。
回到台灣,儒家文化講中庸,提到過猶不及,或許可以來回應這個研究議題。過度的樂觀,或過度的悲觀,似乎都不是件好事。對於未來的照護需求,正面的去面對這個問題,適當的去了解與規劃,而不太過於悲觀至逃避不想面對,似乎是最適切的解答。
參考文獻
- Sorensen, S., Hirsch, J. K., Lyness, J. M. (2014). Optimism and planning for future care needs among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 of Gerontopsychology and Geriatric Psychiatry, 27,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