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長者體驗 VR 虛擬實境,感受「自閉症」孩童的「視界」
文/賴郁臻(NPOst 特約記者)
本篇學員由「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強化數位關懷縮短數位落差計畫」支持輔導
11/27 這天,「數位希望號」沿著美麗的臺三線來到苗栗三灣鄉,與社區的長者有場VR早晨之約!自 106 年起,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推動「強化數位關懷縮短數位落差」計畫,打造「數位希望號」行動教學車走遍北市大小社區,灑下無數數位種子,此次,更與心路基金會新竹分會合作,攜手將 VR 數位體驗計畫「我沒有不一樣」與雷射雕刻體驗,帶到教育部長期推動數位教學的三灣數位機會中心,讓長輩一同體驗 VR 虛擬實境,弭平數位落差。
數位資源整合,促進社會更多元關懷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打造「數位希望號」行動教學車,載著軟硬體設備,致力於「縮減全臺各地的數位落差」,以行動教學車形式讓數位希望與學習資源深入社區大小街巷,拉近與在地的關係,將數位資源傳遞到全臺地方鄰里,促進數位機會均等,實現數位關懷。
此次,數位希望號除了在臺北市推動,更進一步將城市的資源分享至偏鄉,讓數位知識在偏鄉灑下種子,降低科技使用的門檻,縮短城鄉差距。透過拜訪高齡化社區,關心長者的資訊近用權,北市資訊局和苗栗三灣數位機會中心合作,便是一次貼近偏鄉長者、瞭解長者數位學習需求的行動體現。而協同心路基金會新竹分會,將 VR 體驗結合教育,讓社區長者也能透過數位科技認識身心障礙者,更是數位科技促進正向發展的具體應用。
VR 體驗到偏鄉,彌補過去教育的不足
心路基金會關心全臺身心障礙者的發展與照護,為讓更多人認識身心障礙者,並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有更多人能即時伸出援手。因此開發 VR APP「我沒有不一樣」動畫影片,從自閉症孩子的觀點出發,並透過具有沉浸性的 VR 技術,讓體驗者以自閉症患者的觀點看世界,用不同的方式認識身心障礙者,而對弱勢有更多設身處地的認識。
不只運用在遊戲,更能兼具教育的用途,數位希望號與心路基金會將 VR 體驗帶進三灣數位機會中心,讓長者透過 VR 體驗,感受自閉症患者在生活的不便,如光線的刺激、放大的聲響所造成的壓迫、肢體障礙在生活的阻礙等,在感同身受後,能因了解,而給予更多溫暖關懷。
三灣數位機會中心的學員以社區長者居多,但對 VR 體驗卻不陌生,過去曾體驗過 VR 的射擊遊戲。但 VR 與教育的結合,卻是首次體驗,而因此打開不同的想像。中心的學員在體驗完「我沒有不一樣」後表示,過去臺灣社會的教育,欠缺對身障者的認識與理解,常常因不熟悉而排斥與自己不一樣的小孩,而透過此次 VR 體驗計畫,讓他們重新認識身障者,並在過程中學會同理別人。
學員吳大姊分享:「今天的體驗讓我想起患有無汗腺疾病的弟弟。弟弟以前也因為和別人不一樣,遭到同學排擠。希望此款 VR 體驗能推廣到身障者的家人,讓他們學會陪伴。」這次體驗讓學員們深感科技發展能帶動教育的進步,而推動偏鄉數位應用,則讓偏鄉居民能更好弭平資源落差,因而接觸更多元社會。
關注銀髮族對數位科技的學習需求
三灣數位機會中心,是三灣鄉農會於民國 97 年向教育部申請,並由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計畫所成立,中心備有電腦,讓學員學會運用網路應用及社群分享。中心負責人魏老師表示,社區的長者,非常熱愛數位教學課程,長者在中心學會電腦、影像去背、智慧型手機使用等課程,學員並將中心學會的數位知識應用在生活中。
學員劉大哥分享數位學習的經驗說:「長者欠缺是對科技使用的邏輯,所以才會無法駕馭科技用品。」劉大哥認為,中心的老師,非常有耐心地協助長者認識電腦和手機的觀念,這才是他們學會的關鍵。
劉大哥舉例,用電腦打文件的時候,需要「儲存」的動作,是最難記起的,因為過去手寫文件的時候,只要文字在紙張就不會消失,沒想到文字出現在電腦螢幕上,沒有「儲存」就會消失。劉大哥認為,對科技使用觀念的認識,才是最重要的學習,也因為學會科技的運用,因此能透過手機與子女溝通,是劉大哥學會使用手機後,最得意的事。
退休長者體驗雷射雕刻,製作個人化作品
過去也有不少孩子在三灣數位機會中心學習電腦課程,但隨著電腦教育的普及,中心主要的學習成員,逐漸轉移為數位移民中的銀髮族,因為有偏鄉數位應用的推廣,讓不少退休長者,重新構建數位能力,並讓長者透過網路接觸到更多元資訊,促進生活品質。
中心學員熱情分享,他們在中心學會的能力,如使用威力導演等影片製作軟體;運用 Photoshop 的去背技巧製作個人馬克杯等,是過去從未體驗過的生活樂趣。而數位希望號本次帶來雷射雕刻機器體驗,增加長者對雷射雕刻機的認識,並讓長者學習如何將電腦的圖片與文字印製於杯墊,做中學、學中做,令長者在學習中獲得滿滿成就感,社區長者在選擇雷雕圖案時,甚至懂得結合原先已學會的 Photoshop 去背技巧,而有能力讓個人創作圖案「成真」,歡樂體現 Maker 的自創精神。
中心負責人魏老師於活動後表示:「今日活動非常有意義,樂見更多數位資源進入偏鄉。」魏老師期盼,數位教育的種子,能在學員生活發酵,未來更期盼能透過數位行銷,讓更多人知道在地農特產品,讓數位為生活促進更多正向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