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不是虐待呀!專業社工不只是陪伴身心障礙者在街頭賣餅乾
(圖片來源:http://goo.gl/9dGUD3)
文/林彥宇(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應屆畢業生)
NPOst 編按:《聯合報》上週有一則新聞,內容是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帶著身心障礙者在北市鬧區賣餅乾,但有民眾認為不妥;就讀社福與社工科系的學生林彥宇卻認為,由專業社工陪伴他們在街頭賣餅乾,不但可讓他們接觸人群、熟悉社交技巧,一般民眾也需要練習接觸與眾不同的人們──其實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
就像報導之中,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的協會經理王琦君所說,做這件事情的價值在於社區復健,也就是讓這些族群可以和社區、社會接觸,練習怎麼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並和一般人保持接觸。而需要這樣社區復建其實不只是身心障礙的人們,一般人也需要「練習」怎麼去接觸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們。
我也曾看過這個地址,報導中所提到的單獨、淋雨等狀況都沒有發生過,他們會有工作人員陪同,志工或是社工全天候都有,我之前去的時候在下雨,就是由志工撐著傘讓孩子賣東西。
這不是幾十年前那種將兒童丟在街頭乞討,傍晚才回收的那種惡質營利,而是由志工甚至專業的社會工作、職業訓練人員陪同下進行的「練習」。志工及身心障礙者身上都會穿著機構的背心,兜售的態度也佳,不強迫推銷,也不會用「良心」來對拒絕購買者進行制裁,如果民眾有耐心,願意瞭解他們的目的和身分,我想他們不會拒絕坦誠以告,這讓我開始思考這篇報導所提到的「惡感」究竟是從何而來?
我想這所謂的惡感背後的意識形態,或許是對這類人群的不習慣,也就是這樣的人應該要遠離人群,當他們出現在人群中,那必然和汙名化的想像有關聯,形成所謂的社會隔離。
台灣對於身心障礙等人群在以往都是使用隔離的模式,例如啟智班等等,我們從在學校的時候,就和「不一樣」的人分開了,認為會到那樣班級上的人:好笨、好髒、好好笑,我的專業讓我知道這些「不一樣」的人在台灣其實並不少,但可以想像的是許多人可能一生之中都沒有和它們接觸的機會,更別提去了解、包容、做點什麼,這導致了台灣民眾普遍較少與:「不一樣」的人接觸,汙名化和歧視由此衍生。
況且,就像報導中基隆市社會處科長陳儒東所說:協會並無違法。
讓他們與人群接觸是很棒的一件事情,有他的價值在,而認為這有問題卻沒有深入去詢問,且產生了許多負面臆測的人群,就是這個行動所衍生的更大價值,因為這讓我們明白有許多人仍然不理解這個社會福利的運作、社區復健的概念,需要更多的宣導和倡議,讓人群在單純購買東西之餘,也能夠認識這群人,達到交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