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私會所】用手吃飯是「落後」的文化嗎?我們應該如何回應別人的偏見?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生氣傷心的印尼新住民:

我是來自印尼的新住民,最近我住的社區舉辦新住民市集,我就去幫忙印尼美食活動,讓臺灣朋友體驗像我們一樣用手抓飯吃,大家都很開心。

活動後我們在臉書 po 活動照片,有一個臺灣人在臉書上留言說:「現在用手抓的已不多了,我在印尼很多偏遠小島的鄉村地區玩,那些都不是熱門觀光景點,只有極少數人偶爾用手抓,年輕的都已用餐具了,所以,請先了解印尼現在的生活方式⋯⋯這樣會讓人誤解印尼還很落後,印尼沒你們想像那樣落後。」

這讓我覺得很受傷,我是印尼人,會不了解印尼的生活方式嗎?我們請臺灣人幫忙回應以後,他還繼續攻擊我們,而且越說越兇,我看到那一連串批評的留言,越來越傷心,也開始懷疑用手吃飯真的很落後嗎?我真的不能同意,但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

用「愛」感化的褚阿北:

這根本是以「愛」之名的偏見!

回應他人偏見的 8 種技巧

我特別去看了這位印尼新住民給我的臉書連結,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基本上這位網友反反覆覆的說,意思不外乎「你們印尼用手吃飯是落後的表現,不要讓外國人知道這麼丟臉的事,會破壞國家形象,我是為你好才提醒你。」這樣以愛之名包裝的偏見,其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也不是只會表現在新住民的議題上。

從幾十年前臺灣學校老師規定「不准說方言」,到近年堅持「反對同性婚姻」的傳統派,其實本質上跟「不可以宣傳用手吃飯」,心態上都是一樣的,批評者真心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為大局和對方著想,對於自己的無知與偏見渾然不覺,有時反而比惡意攻擊的人更難溝通。

與其專門討論「用手吃飯到底算不算落後」(因為答案是「不是」,沒什麼好說的),不如趁這個機會來學習,當我們遇到這種「善意卻腦殘的黑粉」時,該如何回應?

圖/pxhere, CC0 Public Domain

1. 舉出證據:生氣之前,讓證據現身說話

這位攻擊新住民市集不應該讓臺灣看到印尼人用手吃飯的民眾,他其中一次留言是這樣說的:

難道國際衛生組織(WHO)會贊同用手抓拿食物吃嗎?時代演進,印尼人也是跟著改變,不要那麼刻板的讓人家一提到印尼就直接連想到用手抓食物,印尼有很多好的,他們的食物也很美味,但許多傳統方式在現代的科學等若有認為不很適宜的,該否推廣宣傳?再說,你去問任何人(當然除了印尼人外)以印尼方式用手抓食物吃,有何感覺?你認為大家會如何看待?將傳統生活方式,介紹他國人認識,但不合宜的,是否需推廣?

請先不要生氣,因為跟著生氣你就輸了。要好好用邏輯來分析為什麼這種說法腦殘

難道國際衛生組織會贊同用手抓拿食物吃嗎?

與其回嗆「難道國際衛生組織有反對用手抓拿食物吃嗎?」,不如找出證據:「仔細閱讀國際衛生組織關於手部衛生的原則綱領裡,沒有任何一字一句提到反對用手抓拿食物。」

圖/eltpics @ flickr, CC BY-NC 2.0

2. 客觀分析:主觀認知擺一邊,事實越辯越明

你去問任何人(當然除了印尼人外)以印尼方式用手抓食物吃,有何感覺?你認為大家會如何看待?傳統生活方式,介紹他國人認識,但不合宜的,是否需推廣?

用手吃飯不健康嗎?AIA 保險公司針對全亞太區域 15 個國家進行「健康生活指標」(Health Living Index)調查評估。

2016 年,印尼在「吃東西的壞習慣」裡排名倒數第 2,但是會讓印尼幾乎敬陪末座的原因,沒有任何一項是「用手吃飯」,而是「邊吃邊做別的事」、「邊走邊吃」、「吃宵夜」、還有「不吃早餐」4 項。

「用手吃飯」沒有被列在評估「吃東西習慣」的標準,換句話說,說「去問任何人」用手抓飯吃等於壞習慣,在客觀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3. 引經據典:回溯經典中的事例,顯示該文化非單一結果

如果前 2 項都做了,還沒有效果,那就可以祭出第 3 樣武器:引經據典擡出偉大的人。

用手吃飯是落後的行為。

根據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明治大學比較文化學教授張競的《餐桌上的中國史》,他考據古代典籍與圖畫,發現最講「禮」的至聖先師孔子,身邊明明有筷子,卻選擇用手抓飯吃,因為孔子那個時代的人,雖然已經開始用筷子,但是,筷子不是用來吃飯,只有在取菜、吃羹湯中的蔬菜時才用,否則就不用筷子。《禮記》的<曲禮>中,也記載吃黍米飯的正確方式:「飯黍毋以箸」(食用黍的時候不要用筷子),顯然吃飯時是不用筷子的,而是直接用手抓著吃。

圖/Peter Hershey @ unsplash

4. 善用舉例:好的例子,有助於重新檢視偏見

你去問任何人(當然除了印尼人外)以印尼方式用手抓食物吃,有何感覺?你認為大家會如何看待?傳統生活方式,介紹他國人認識,但不合宜的,是否需推廣?

喂!為什麼不能問印尼人?我們不就在講印尼嗎?

好吧,不要說印尼或臺灣的區別,我們來看看其他地方的飲食文化吧!是不是就算有餐具可用,他們還是選擇用手食用呢?

比如有一位網友的回應就說:「用手吃飯看似落後、不文明,但背後實則有很深的意涵在裡頭。印度人相信,食物是神聖的,在整個進食過程中,唯有親手觸摸食物,嗅聞它,揉捏它,感受它的溫度,才能品嚐、享受到食物的真味啊!雖然近年來湯匙及叉子等亦愈來愈普遍使用,然絕大多數印度人仍認為用手吃飯比用餐具自然、方便的多。」

好的例子運用得宜,會讓人發現自己認為「對」的答案,原來只是偏見而已。

圖/Akhil Chandran @ unsplash

5. 訴諸常識:從生活中發現實例,發現「觀點」其實是「偏見」

當然,攻擊者可能會覺得你的舉例不好,因為他既然會覺得印尼(用手吃飯)落後,那想必也會認為(同樣用手吃飯的)印度落後吧?這個時候,就要以常識來對抗,讓人想到用手吃飯這件事,真的那麼不尋常嗎?

用手吃飯不衛生?

其實你跟我也都有在用手吃東西的,你看過有人用筷子吃薯條、漢堡嗎?被全世界認為最有潔癖的日本人,吃握壽司時,唯一正確的方式,就是用手!

聽到這樣符合「常識」的說法,就會讓攻擊者「不符合常識」的論點,變得更加明顯。

圖/j @ unsplash

6. 舉出名人事例:運用名人知名度與影響力,攻破偏見

萬一上面 5 個策略都用了,竟然還沒有達到攻破偏見的效果,那就找名人當作例子,無論是正面或是反面的,當對方覺得自己竟然跟名人被放在一起相提並論,一高興之下,可能就會把話聽進去了。

2012 年,美國知名媒體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第一次去印度,在餐桌上對主人說「我聽說有些印度人還在用手吃飯?」(I heard some Indian people eat with their hands still),在印度引起軒然大波,她被認為是無知、傲慢的美國人,而且在主人清楚說明「吃飯只能用右手」後,歐普拉卻還是左右手並用、左右開弓,反而形象大受傷害。

所以,如果讓這位攻擊者發現自己犯的錯誤,連國際文化名人歐普拉也會犯,可能就會比較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

7. 列舉好處:有弊必有利,用好處說服偏見觀點

攻擊者可能很堅持,就算自己反對的事情沒有「不對」,但也絕對沒有好處,例如同性婚姻、說方言、用手吃飯等。那我們就試著舉出好處吧!

用手抓飯百弊而無一利。

你有沒有想過,用手抓食物吃的話,絕對不會燙到嘴巴?而且因為餐具就是跟身體連在一起的手指,而不只是一個送食物到嘴裡的工具,所以手的動作會連結胃的感受,不會吃過量。

根據古代阿育吠陀,人的 5 個手指頭就代表了自然的 5 種力量,大拇指是火,食指是空氣,中指代表空間(akasha),無名指代表水,小指則代表土,所以用手抓食物的時候,就是綜合這 5 種力量,讓食物除了有味覺、嗅覺,還加上觸覺,讓進食更完整、更有趣,也讓人體認到進食時我們跟宇宙之間神聖的關係。

圖/Nico Benedickt @ unsplash

8. 看到愛:設身處地,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愛

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失敗了,那麼就只剩下最後一招:愛。

當我們看到這段刺眼的文字:

你們要怎麼推廣是你們的決定,但是用什麼方式,會影響他人的看法。介紹傳統文化與推廣宣傳是 2 回事,我經常跑那些經濟物質較落後的地區,直接與他們接觸,不是不了解他們生活方式。

除了傲慢,我們要試著看到攻擊者的「愛」,他是不希望「那些經濟物質較落後的地區」被人認為「落後」(雖然他自己已經用「落後」說了人家還不自知)。所以,我們就愛回去吧!

飲食文化的傳統,就是一種對於自己文化的「愛」的表現。

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種不同的文明,有的文明開始用筷子進食,有的文明發展出使用刀叉進食,當然也有文明是用手進食的,但是文明沒有誰好誰壞、誰高誰低,每個人都應該以自己的文明為榮,也沒有人有資格看不起別人的文化。

攻擊者一旦覺得自己的愛被看見了,就會被愛融化,有能力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愛,而不是堅持自己愛的形式。

圖/René DeAnda @ unsplash

使用這 8 種技巧,回應別人的偏見,不只是減少一個敵人、化敵為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回應的過程中,也不會火上加油,而能夠化解自己的憤怒。

更重要的是,最後無論對方有沒有接受我們的觀點,我們也因為清楚思考過,因此更確認支持理解自己的信念。至於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同意,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延伸閱讀:

NPOst 專欄:【阿北私會所】、【阿北望遠鏡】

【阿北望遠鏡】工作真的都被移工搶走?美國聯合農業公會體驗運動讓你自己找答案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