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自律平臺成立,盼加強多邊理解與串聯

 

文/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以下簡稱自律聯盟)自 2015 年起,以多年來協助臺灣公益團體透明揭露的自律精神,建置、營運臺灣社會企業登錄平臺,串連臺灣社會企業網絡,建構社企生態圈。並於 2017 年延續前述之經驗,推動民間版社會企業資訊揭露機制,建立「社會企業自律平臺」,建置大眾與社會企業的溝通平臺。

社會企業自律平臺於今年 8 月正式開始收受申請,並於 10 月、11 月及 12 月召開 3 次審查委員會,總計通過 25 家社會企業,期待這些具有公益目的的社會企業能持續本著初衷,發揮其所長、影響眾人,展現其社會影響力之成果。這些企業包括:

  1. 幸福果食股份有限公司
  2. 慕渴股份有限公司
  3. 種籽社會企業有限公司
  4.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5. 繭裹公平貿易有限公司
  6. 勝利廚房(財團法人台北市勝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7. 點點善有限公司
  8. 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 第一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慢飛兒社會企業
  11. 回甘人生股份有限公司
  12. 新生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13. 艾谷思享創股份有限公司(iGoods愛物資)
  14. 壹菜園股份有限公司(厚生市集)
  15. 八百金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藍鵲茶)
  16. 幸福良食有限公司
  17. 甘樂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18. 里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鄰鄉良食股份有限公司
  20. 木人艸股份有限公司
  21. 康福得寶國際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 窩新生活事業有限公司
  23. 社計行動股份有限公司
  24. 瑞德感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 大智文創志業有限公司

昨日「106 年首波社企自律 Yes, I do 聯合發表會」由自律聯盟理事長馮燕開場,除了上述之社企代表,亦邀請到凱基銀行魏寶生董事長參與致詞,並舉辦「社企小論壇:社會影響力揭露」,邀請到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朱竹元董事長、臺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吳嘉沅理事長、幸福果食股份有限公司/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廖誌汶創辦人、守護天使資本集團林銘遠創辦人兼總經理、社會福祉及社會企業公益信託循環基金宋文琪委託人,以及香港世界影響力投資協會的林家強創辦人等與談人,分享社會影響力揭露的重要性及投資端的建議與作法。

資誠董事長朱竹元認為,社會企業已是國際發展趨勢,臺灣有很多對社會具有理想的年輕創業家,成為臺灣的一股動能,認為企業端應該要重視這部分。企業應該不僅止於談商機,因此資誠願意投入人力物力支持。對企業來說,資訊是最好的溝通,資訊揭露並不容易,現有民間版的揭露平臺是非常重要,讓企業跟社企可多多交流。

此外,企業界現在也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sibility, CSR),自律揭露資訊可以發揮很好的功能,讓企業不需要從零開始認識社會企業,可以直接使用的揭露的資訊,發揮加乘效果。

臺灣社會企業的影響力評估

社會影響力研究院理事長吳嘉沅在推動社會影響力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投資界詢問社會效益是否真的可以量化評估。因此,導入國際的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f Investment, SROI)方法來評估社會影響力。他認為臺灣社會需要改變,改變需要一股推動的力量,推動需要仰賴策略性思維,而社會影響力即是以社會價值為核心的一種策略性思考。吳嘉沅非常開心未來將能與自律聯盟一起協助社企做社會影響力揭露與評估。

幸福果食創辦人的廖誌汶則提到,由於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期望能真正為臺灣農業帶來改變,因此投入「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希望用創新的方式,帶消費者到農村吃一頓飯,進一步轉動農村改變。去年認識國際社會影響力評估方法 SROI,運用這套國際標準幫助自己釐清餐桌計劃是不是真的改變利害關係人。完成臺灣社會企業第一本認證 SROI 報告,整理出對 12 個利害關係人的改變,並發現其實也改變了自己。廖誌汶認為,透過 SROI,呈現出餐桌計畫可以貨幣化的表現「改變」的事實,成為抹滅不了的成就。

從社會投資者來看社企

守護天使創辦人林銘遠說,在面對投資人時,最重要的是溝通。社企跟一般企業不同之處在於需要比較多質化、面向社會的溝通,經營社企一定要跟市場有所連結。然而在面對市場的時候,社會影響力是很需要跟投資者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地方,把過去跟未來要做的事情跟投資人做溝通。身為天使投資人,希望能協助社企募集資金,並且做進一步做到資源整合。

社會福祉及社會企業公益信託循環基金委託人宋文琪則表示,基金為循環的概念,被投資的社企在成長後,也能回饋資金或資源,協助其他的社企。在臺灣有很多人都在做好事,但一般社會大眾卻對社企產品服務了解很少,所以當時覺得應該要加大力度推動社企行銷,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直接將社企推到大企業主。後來也認為應該協助社企提升公司整體管理與研發層面,因此循環基金提供政大 EMBA 獎學金,提供社企創業家一個學習經營管理的機會。

專程從香港前來的香港世界影響力投資協會創辦人林家強表示,近年有越來越多成功案例用金融創新方法融資社會企業,當我們努力想要解決問題,就會有創意來解決,可以把不可能的任務變成可能。大約在 2011 年開始,企業自己本身的價值觀跟目標定位產生轉變,哈佛管理學院的 Michael Porter 提出創造共享價值(creative shared value),主張企業需要做更多與社會有連結的事,開始推動上市公司的 CSR。

此外,立法面的改變也至關重要,公司財務報表需揭露清楚,讓公司做的事情廣為所知。全球大概有 1750 個資產管理公司,其中超過 250 多家致力於做有責任的投資,著重上市公司的社會與環境責任。另外,聯合國設定在 2030 年希望能解決貧窮與不公平的問題,不僅是推動會員國要幫助貧窮國家,也希望鼓勵機構與投資者一起投入,一同改善。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