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以遊戲找回初衷,讓科教回歸生活/玩轉學校 & LIS 線上教學分享

0
圖/玩轉學校官網

名稱:社企永續發展城市 106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

時間:2017 年 6 月 26 日(一)18:00~21:00

地點:行政院青創基地(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 142 號)

主題:教育品質|重新發現教育的可能性,成就豐富生命

主講:林哲宇(玩轉學校共同創辦人)、嚴天浩(LIS 線上教學平臺創辦人)

 

於 2000 年聯合國千禧年大會中,189 個與會國家簽署了「千禧年宣言」,並承諾在 2015 年以前,達成消滅貧困飢餓、普及基本教育、促進性別平等、降低兒童死亡率等 8 項千禧年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MDGs)。

到了 2012 年,聯合國進一步在巴西里約召開永續發展大會(Rio+20),產出文件「我們想要的未來」,依此研擬出 17 項目標(Goals)及 169 項追蹤指標(Target);並於 2015 年於紐約召開的 Rio+20 會上通過 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此即為「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

永續發展目標。圖/https://goo.gl/3JCjhr

「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講座」扣連「教育品質」的 SDGs 目標,邀請玩轉學校共同創辦人林哲宇,及 LIS 線上教學平臺創辦人嚴天浩前來分享,從社會企業及 NPO 的角度,分享如何成為學校老師的特戰部隊、如何在體制內撼動科學教育,讓孩子們享受並專注於學習。

玩轉學校:世界和平遊戲,問孩子如何拯救世界

原為社工的林哲宇在 2015 年和夥伴黎孔平自費赴美,向開發「世界和平遊戲」(World Peace Game)的 John Hunter 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交流、請益。之後,之所以把遊戲帶回臺灣、走上「玩轉學校」(Pley School,play+education)的創業路,除因深受 Jane McGonigal 「遊戲如何改變世界」一席演講的啟發,林哲宇對臺灣現行的教育體制及老師的角色更有一番見解:「將來,老師這個職業會消失,因為未來的世界需要的是『學習』而非『教育』。尤其在我們這個拚了命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年代,我反而會去想,如果哪天(身為老師的)我不在學生身旁了,他們該具備什麼能力,才足以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如果不去思考這些問題並做些什麼,孩子們即使考上大學,腦袋還是只有學科能力的東西。」

林哲宇在偶然間看到 John Hunter 於 2011 年在 TED 上的演講(參考:John Hunter 談世界和平遊戲),突然有種觸電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從小就很喜歡玩遊戲,另一方面,John Hunter 所做的,正是他未來想要努力的方向。

世界和平遊戲讓學子透過不同的社會位置、高度來思考問題。圖/玩轉學校官網

不過,遊戲真的能夠提升學子們的學習效果嗎?Jane McGonigal 這位遊戲研發者在演講中分析,遊戲其實蘊含了我們想像不到的正面意涵,尤其能帶給玩家專注與成就感。因為每次玩遊戲,我們總自認為在「解任務」;當玩家因好奇、樂趣而投入很深,勢必也在每次遊戲中提升了一些能力。如果學生們在學習時也能像在玩遊戲時那樣專注、投入,學習效果恐怕早非同日而語。

這套「世界和平遊戲」,讓學員取得學習的主導權,自由摸索、領會「如何學習」這件事。他們在遊戲中分別扮演部落首領、軍火商、總統、內閣、財政部長、世界銀行、少數民族、聯合國等分屬不同陣營、立場迥異的關鍵角色,為了解決世界上正在發生的能源、戰爭、環保、森林砍伐等生存危機,必須不斷協商,並藉由提出觀點、反駁、討論、參與國際社會來邁向勝利。「遊戲規則只有 2 個:解除正在發生的危機,以及所有國家的資產都不能少。」林哲宇說。

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嚴肅而複雜的問題,已令檯面上的專家學者頭痛不已,沒有絲毫背景的學員,會有辦法直面這些龐雜、牽涉面向多廣的「末日危機」嗎?學員們在這種情況下,從這樣一場遊戲中,真能有所成長與領悟嗎?

「通常,我們很難量化遊戲的學習成果。但有趣的是,經驗豐富的人其實越容易受框架限制,越不容易贏。有些公司行號、 NGO 也邀請我們進行內訓,過程中,員工和老闆便有機會進行換位思考,也藉此發覺自己不足、想學的東西,這應該就是教學與遊戲最大的不同吧。」

玩轉學校教學原則。圖/玩轉學校官網

玩轉學校的教育理念。圖/玩轉學校官網

此外,營隊中也將世界和平遊戲在地化,讓學員有機會實地了解臺灣這塊土地的社會問題。比如,亞泥(亞洲水泥公司)的時事融入營隊,讓學員們分別代表財團、公部門、NGO、原住民的立場,學員們便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角度與高度進行權衡與思辯,遊戲結束後,再帶他們參訪亞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更讓他們具體明瞭二者的不同。

「事實上,學員們雖然年幼,卻常問出連我們都不知道答案的深奧問題。」林哲宇說:「此時,我會誠實告訴他們:『老師不知道答案。』因為我始終深信,『有 60 分的老師,才有 100 分的學生。』當老師願意給予學生空間,他們才能去探索、選擇、投入,在有所體會之後增進自己的意志力、耐心、談判溝通及反思等重要能力。」

「例如,孩子們在遊戲中會面臨『如果擁有核武,會怎麼做?』的抉擇。起初,他們常透過擴充軍備、戰爭、併吞小國以試圖贏得遊戲,但這樣其實不會贏;於是他們會開始思考:『如果大家都放棄核武,是不是才能世界和平?』」

對林哲宇來說,身為老師,不僅應著眼於「教會」學生一些東西,若轉型為益友般的角色(mentor),指引他們的方向,或人生導師(life coach)一樣的角色,在孩子們面臨生活或情感關卡時陪伴、輔助他們,才會有機會成為學子生命中的園丁。「而作為世界和平遊戲的推廣者,我們也希望自己成為學校老師們的特戰部隊,將這股學習的熱誠延續到課程上。」林哲宇說。

圖/玩轉學校官網

LIS 線上教學平臺:連結學子與科學家的生命,找到並解決問題

相較於玩轉學校透過類 RPG 遊戲(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激發出孩子們的潛能,LIS 線上教學平臺則試圖在體制內紮根,透過影片、實驗、討論紮根臺灣的科學教育

如果沒有了考試,臺灣的教育剩下什麼?」講座下半場,嚴天浩的問題意識點出一路以來,為何努力拍攝影片嘉惠學子,並以行動撼動科學教育的初衷。

童年時來自偏鄉、大學期間擔任補習班助教、家教、並投入偏鄉教育的嚴天浩,對教育體制的課題自有一番思辯。他發現,在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資源不均的狀況下,並非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享受學習與考試帶來的成就感。這讓他轉而去想,該怎麼做才能幫助更多學子?

LIS 帶領學子進行科學實驗。

「當我發現,雲林、嘉義考上臺大的人數相當於臺北大安區的孩子考上臺大的人數時,我反問自己,是不是出生時就被決定了一切?如果你剛好出生在一個大安區的家庭,考上臺大的機率就是 1/14。」

嚴天浩解釋:「偏鄉教育最大的問題,並非缺乏教育資源。走進偏鄉中、小學的圖書室,你會看見裡面有電腦、整套捐贈的文學作品,以及每一家你聽過的補習班、參考書的學科教材。但是,沒有人在看書。」

在他的觀察中,偏鄉老師處理的不只學業問題,還有生活問題。許多學生下課後都會到課輔機構去,但他看到的卻是下課後,老師還要送孩子回家。這或許因為,孩子的父母過去並沒有從臺灣的教育體制下獲得任何好處,因此不認為讀書有用。

嚴天浩因此耗費心力拍了 50 幾支自然科教影片,即使在交換學生期間,別人盡情體驗異國生活,他仍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努力完成它們。只是,完成後的點閱率卻奇慘無比。「我再次反省:付出這麼多,為何仍沒有被看見?」嚴天浩反覆自問。

嚴天浩曾花費許多心力完成 50 多支自然科學教學影片。

「後來我發現,不學元素週期表,對生活也不會有負面影響,對吧?而我們為什麼要學科學?科學又是怎麼來的?不就是為了解釋未知的事情嗎?因此,這應該是一個『看到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才對。」

「臺灣的自然課本為什麼那麼薄?那是因為省略了科學家『從發現到解決問題的過程』。」為了補足這個缺漏,LIS 線上教學平臺努力不懈的拍了一系列影片,以重現被課本忽略的科學史。

LIS 線上教學平臺的科學史脈絡圖。

「當科學家與學子們的生命因為故事的魅力而有了些許連結,也就能有效的勾起學習動機,就像我們平常在聊八卦都只聊認識的人,為什麼?因為在乎、因為連結嘛。」

LIS 除了在拍攝影片前就仔細觀察孩子們在哪些情節出現時會笑,更把影片聚焦於「科學家如何解決問題」上。在看完影片、學到基本的知識後,更透過實驗及討論,培養參與者的邏輯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LIS 線上教學平臺的自然科教學架構。

真人演出、趣味橫生的 LIS 自然科教學影片,希望讓學子重複觀看,進而讓科學與自己的生命產生連結。

LIS 創辦人嚴天浩帶學子進行科學實驗。

如同玩轉學校的林哲宇利用遊戲激起社會關懷、訓練學員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能力,LIS 線上教學平臺的嚴天浩團隊也認同「遊戲是學習最好的方式」。因為孩子藉此體驗了用科學方法找出解方的成就感,並印證了「科學不是拿來考試的知識,而是解決生活問題的辦法」。

他們真的不弱,只是我們一直沒有給他們發揮的空間。」如今仍持續投入偏鄉教育的嚴天浩,以此作為講座的結語。


延伸閱讀:

SDGs 專欄/別用爬樹能力來判斷一隻魚:借鑑芬蘭,思考教育價值

用程式設計,給偏鄉孩子一堂生命教育課/專訪蘇文鈺教授

SDGs 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作者介紹

施靜沂

NPOst 特約記者。大學念會計,剛取臺灣文學碩士學位。喜愛離島、偏鄉、擁抱多元文化、研究原住民議題,希望能藉由一隻健筆,為臺灣這塊土地做些什麼。認為公益本非一種激情,而是永續長存於當代的議題。尤其在這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每天都有人類、動植物生存權被漠視、也有許多為翻轉弱勢而努力工作的人們。在理性與感性的天秤兩端,期許自己能客觀報導,莫忘初衷,讓身邊的人及地球更加美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