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需要新的行善方式嗎?有效利他主義的反思

譯者/賴慧玲

「有效利他主義 」(effective altruism)運動致力於將人們的善心發揮到最大功效──但它並不是萬靈丹。

大略來說,慈善起於遠方,是「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這種慈善哲學的信條之一。有效利他主義者致力讓慈善行動盡可能服膺理性。例如,知名道德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曾提問:你會因為不想弄溼一身昂貴的衣服,而對一個快要溺死的小孩見死不救嗎?不會吧?既然如此,何不把花在這身衣服的錢捐出來,拯救一位陌生孩童的性命?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為世界上著名的道德哲學家。圖片來源/https://goo.gl/AXpl4j

有效利他主義的爭議界線在哪?

和「眼不見心不想」這句話相反:有效利他主義認為,看不見的也應該要放在心上。如果你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不管他們跟你有沒有血緣交情,那麼,你應該把你的利他行動投入到可以造福最多人群的事物上。不過,這個邏輯不是人人買單。目前,對於救助遠方陌生人的價值──不管是跨國援助還是收容難民──在全世界都受到質疑。

有效利他主義在其他方面也與主流認知相悖。遵循這個主義,可能會讓人做出不符常理的選擇(參見:「有效利他主義改寫慈善定義──但行得通嗎?」一文)。歸謬法(Reductio ad absurdum)──亦即遵循有效利他主義的邏輯會導出荒謬的結果──是最常見的質疑。例如,當人人都是有效利他主義者時,所有的可支配所得將被投注在少數幾個大的社會問題上,因為這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但如此一來,那些難以衡量效益卻重要的工作,像是基礎研究、維護人權或罕病療程,就可能會被打入冷宮。不僅如此,當低薪的照護員統統跳槽到更有錢途的工作,即使他們能因此捐更多錢給社會福利機構,但到時候還有人去照護這些病弱者嗎?

面對這些質疑,最明顯的反駁就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照這個邏輯想。好吧,但我們要怎樣畫出一條底線,說這條線之內適用有效利他主義?有這條線嗎?還是隨人自訂?若是這樣,我們豈不是回到原點,又何必談有效利他主義?

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的基本思想是,追求人一生所能成就的最大善。圖片來源/https://goo.gl/Jd27rd

我們應該奉行何種理念行善?

事實上,有一群人早已把有效利他主義奉為圭臬,就是那些超級有錢的慈善捐款家,例如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the Gates Foundation)。這類「慈善資本主義」(philanthrocapitalism)將公益基金當作投資來操作。這不無道理:傳統的慈善組織可能不擅於處理大筆捐款,而捐款人則希望捐出去的錢能有最高的報酬率。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可能會讓受助者變得依賴、無法自立,也讓當地政府被排除在外,對這些行動漠不關心

從小一點的尺度來看,有效利他主義聚焦在冷靜的經濟評估,也和利他主義(altruism)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多元角色格格不入。對生物學家來說,人們為何會對無血緣關係的人更加慷慨,是值得激辯的課題。但這樣的利他主義確實讓我們的社群更加團結,而且成果斐然。

有效利他主義者則認為,我們需要更新「社群」(community)的定義。這是有道理的。慈善團體透過向大眾「介紹」需要幫助的人,來指派和運用人們的利他傾向。在現今高度網絡連結的世界,這樣的介紹變得越來越頻繁,但善行的回報也變得較不即時可見

圖片來源/https://goo.gl/8Wkkm3

我們該如何回應這樣的趨勢?一種反應是變得麻痺。另一種反應,則是擔心那些遙遠的慈善行動會搶走國內公益活動的資源,於是撤回善款不再加碼。不過,有效利他主義能幫助我們在不同的需求之間做出理性的選擇,而非看哪個案子最能牽動人們的惻隱之心。因此,在政治性的議題上,有效利他主義可以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這只是開始。不過到目前為止,也就只是這樣。隨隨便便運用有效利他主義,可能會危害在地和全球的社會凝聚力。對大部分的慈善行動來說,吸引不到支持者是個問題,但對有效利他主義來說,問題卻可能是追隨者太多。


本文以「行善,更佳」(“Doing good, better”)為標題,刊登於《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中。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