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楷專欄/年底了,明年的策略目標怎麼訂?
說實在的,年末不是一個容易的季節。舊案正在收尾,新案正要啟動,加上往常老闆們都會趕在農曆年前召開策略會議為新的一年制定新目標。這一來一往之間,都讓不少身邊的朋友感到眼前一陣疲倦。
面對名為新年度策略會議的會議分工,往常我會聽到幾種反應,諸如「計畫老是趕不上變化,幹嘛要花那麼多時間想這些」、「每次都是在那邊畫大餅,一點都不落地」、「光是前製作業的資料蒐集、整裡就足夠讓人昏天黑地了…」等腦海中浮現無盡的心聲。每次聽到朋友們哀鴻遍野時,我總認為對也不對。對的是這些會議的準備是真的很耗心神,但不對就在於畫大餅與因為趕不上變化等想法就有點誤解開策略會議的本意了。
這篇文章,想要以過往自己準備策略會議,或協助團隊設計策略會議的有限經驗裡,分享我自己對於策略會議的想法:「策略只是策略會議的結果,如何找到共同的目標,思考達成目標的方法及應變原則,才是策略會議的重點。」
「莫忘初衷」的前提是保持彈性
我一直很喜歡「莫忘初衷」這種「做自己」的獨白,但相較於很多人用「你作夢!」二字來回應,我反而喜歡更正面的來看待這件事。事實上,「莫忘初衷」沒有問題,只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有沒有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方法,來作為堅持下去的動力呢?還是我們很容易在沒有經過仔細的反覆討論下,變成對於現實的一種指控,甚至是推卸責任?而初衷跟策略會議有什麼關聯?對我來說,初衷就是願景(Visison)、使命(Mission)、目標(Goal)的集合體,而逐夢的原則、方法,就是策略了。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嘗試談社會問題,社會問題能夠激起社會創新者蠢蠢欲動的心,那就是「初衷」。在開始慢慢的要把這份熱情化為實踐的步伐時,我們就要來仔細解構「願景 – 使命 – 目標」了。
所謂的願景(Vision)就是我們心中所想像劇情應該發展的方向,通常就是問題被突破後的景致;而使命(Mission)就是我們不斷致力於達成願景的行動,通常會用一句話來綜整;最後是目標(Goal),目標是達成願景的要素,通常會分階段、時程來擘畫,而且也會非常的具體、明確。
一個組織的策略會議中,除非有重大性的變革,否則願景與使命不會隨意變動,但目標就必須要隨著每年度的工作成果及環境變化來調整了。
何謂「成功」?
最近在練習用「成功」這兩個字,練習在目標設定(Goal Setting)的環節中引導彼此的討論,原因是用中文的「目標」來做討論我一直覺得還不夠直觀,而且也有人翻譯成「目的」。一來一往之間,光想要針對這件事情做一個比較好的解釋就有一點失焦了,所以用「成功」來做目標設定的發想。
奠基在願景與使命的初衷下,要做到什麼樣子,團隊才會覺得這一年是成功的?是心安理得或心滿意足?
如果拿著望遠鏡望遠來看的話,它就是我們看出去所及的景象,那個景象,會是這一年努力下來我們最滿足的狀態。建議團隊先用不設限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投射出一個畫面,並且用一句話來形容它。要切忌的是,我們不要一開始就想到很具體的描述,而是要盡可能以「一個畫面」來形容,然後在經過團隊的反覆討論後,形成一個對於明年的想像。
接下來我們就要將這個畫面對焦,這個時候我們會轉動望遠鏡上面的調節紐,依照我的經驗,它會有 5 個構面來看協助讓畫面更清晰,分別是:品牌形象、服務模式、管理方法、人才發展、財務結構。
提出這樣的架構是因為在過往的目標設定(goal setting)中,多數只有在探討 SMART 法則,充其量這個法則只給了我們描述目標時撰寫的一個原理原則,卻沒有彰顯其在組織運作上的關聯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大家可以先練習用一個畫面來呈現一整年度組織的成功,用這個「以終為始」的想法,搭配我前面所述的 5 個構面,就可以一步步的拆解到比較貼切於組織運作的目標,這也是把社會使命實踐的關鍵之一。
值得提醒的事情是,這五個構面基本上相互獨立卻也相互關聯,舉例而言,我們對品牌形象的成功是希望在未來一年內,突破6000人認識我們的服務,那麼服務模式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怎麼樣的服務設計下,可以更有效率的增加觸及人數?這就是我們的課題,而在這樣的想法下,內部的管理方式、人才的能力與對財務的掌握就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
簡言之,這可以讓團隊中每一位參與策略會議的夥伴,都可以詮釋自己對於團隊願景及使命的理解,接著設想明年度的成功。有了這個共識的基礎後,我們再用 5 個組織運作中的重要環節來實在的拆解這個成功(當然,這 5 個構面可以視組織結構自行調整),讓大家在各個面向都有一個更具體的目標。
有了對於成功的想像,以及拼湊這個成功的關鍵要素後,接下來,我將會分享一個我自己常常用 Google 地圖時的心得框架,它可以協助我們以當前的目標作為思考,並且用過去的工作成果及透過描繪身旁的競爭環境(環境障礙),來協助我們找到團隊的策略。
釐清定位、設定目標、形成策略
仔細回想一下,當我們想到一家好吃的餐廳或臨時急著赴約時,在不知道地點的確切位置或需要多少時間的情況下,就會隨即透過 Google-Map 來導航一下。過程中,導航的功能不外乎是先將你目前的位置定位,再來找尋你的目的地,最後將這 2 點連線在一起,給你幾個選項。通常,我們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或有多少時間來判斷這些選項的可行性。就好比你不會在趕時間的時候,花閒功夫在等大眾交通工具。
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快速「釐清定位、設定目標、形成策略」甚至開始行動的框架!我以這個「我在哪裡? – 我要去哪裡?」的基礎作為主軸來發展這個地圖法則,以一個組織而言,我們必須思考當前所處的環境(產業/領域)為何?當前的障礙(競爭者)有誰?誰又是我們的盟友(互補者)?
這當中我還要再加上一個比較進階的想法是「我從哪裡來?」,我們必須盤點過去在工作中,我們投入了多少努力(in-put)、完成了多少事情(out-put)、創造了多少效益(out-come)?如此便能辨識出在過去的努力下,我們走了多少路,而且離目的地還有多少距離。這個「我在哪裡? – 我要去哪裡?」之間的差距,就是我們要來設定的目標範圍,而達成目標的指導原則,就是策略了。
總結而言,這篇文章有 3 個重點:
- 策略只是策略會議的產出,若是沒有找到共同想像的成功(或目標),就很難形成策略。
- 以團隊未來一年的成功來想像,並且用 5 個構面來形塑這個成功:品牌形象、服務模式、管理方法、人才發展、財務結構(或符合自己組織結構的拆解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關鍵要素有哪些?指標又是哪些?
- 要形成策略,除了有對成功(目標)的想像與拆解,更重要的是別忘了分析環境的構面。必須了解有哪些人、事、物會阻礙我們朝著成功(目標)邁進,這在策略的構思上會有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