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以愛之名的貪婪,社會工作是否看得清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每週六晚上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27 歲的 NPO 社會工作者:
阿北,我在第一線做研究工作,經常看到許多我們想像中的「弱勢」會為了要資源而說謊。例如為了申請津貼而騙我們說子女都不理他,但我們透過更多訪查而發現子女其實也常回家,而且很有心想照顧爸爸,也願意跟我們溝通。類似情況很多,但我不知道戳破它有沒有意義,也許他在某方面來說真的需要更多的補助?(或其實是不想增加子女負擔?)想請問阿北,該怎麼面對第一線工作時看到的一些人性,如何長久面對而不麻木?
擅於看穿人心的褚阿北:
專業,就是「穿過表象,看清本質」的能力。
以愛為名,人類犯了多少幾乎不可原諒的過錯。
你在接觸這個個案中,有看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嗎?是不是你用了上下引號的「弱勢」?還是善意的謊言?
都不對。這個個案的本質,是用愛包裝的「貪婪」。
因為用愛包裝(爸爸不願意增加子女的負擔),所以貪婪變得難以辨識了,但抽絲剝繭來看,確實就是純粹的貪婪沒錯,不是愛。
就像一個華人父母,在女兒出國念書前警告她「書念不好沒關係,但是千萬不准交一個黑人男朋友回來」。這是用愛包裝的種族歧視。本質是貨真價實的種族歧視,不叫做愛。
所以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看到本質的問題之後,你該怎麼選擇?
自以為是的善意
加勒比海域的小國家海地 2010 年初震災過後不久,爆發來自美國愛德荷州的美國浸信教會(American Baptist Church) 10 個義工,滿腔熱血進入災區太子港,用不合法的手段把幾十名真孤兒跟假孤兒(父母貧窮養不起孩子但仍健在),三番兩次試圖載離海地國境,最終目的可能是找到美國的善心人士家庭,收養這些不幸的孩子,結果被以綁架跟人口販子的名義起訴。
一時間國際媒體譁然,有些人覺得這些教會義工動機善良,不該被法律處分;也有持著每個人都應依法辦事的態度來看,沒有人應該在法律之上,用自己的道德判斷來決定什麼才是正義。
這 10 名美國義工為首的女負責人勞拉‧西爾斯比,在牢中接受西方媒體訪問時宣稱,所有孩子均來自海地一家在地震中坍塌的正規孤兒院,他們只是出於愛心,想幫助這些兒童脫離苦難。可是根據海地警方調查表示,33 名被拐的兒童中,有不少人並非孤兒,其中 21 名來自同一個小山村,事發後暫時安置這些孩子的 SOS 國際兒童村發言人喬治‧維萊特就曾經對媒體說:
「一個(9歲)女孩邊哭邊說,『我不是孤兒,我的父母還活著』,她原本以為美國人要帶她去上寄宿學校或參加夏令營。」
另外有一名婦女,在太子港對司法警察總部表示,她的 5 個孩子都在被拐兒童之列。當地一名牧師曾作為中間人,勸她說孩子們如果跟美國人走能過上更好生活,孩子們會受到良好照顧和嚴格教育,甚至能擁有私人游泳池。
我想,無論用什麼觀點來看待這個事件的人,都不會否認這群教會人士愛的動機。
不可否認,這份愛,驅使著傳教士從幾百年前,從原住民部落裡擄走孩子,讓他們到教會裡穿上白襯衫,打上領結,學習怎麼從一個「未開化的原始人」,接受宗教的洗禮,學會文明人的語言,接受文明人的宗教,最後得救從野蠻人變成一個「真正的人」,這樣的觀點,在當時也沒有人質疑愛的本質,但是如今從我們具備的社會人類學知識回頭看,是相當讓人羞赧的吧?
事發之後,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也有對這事件有所反省的,我就讀到一個教會人士在網路部落格寫道,他認為這 10 個美國教會義工沒有經過合法管道取得領養許可,要用愛心來打發程序正義,企圖闖關,是說不通的。海地政府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這國家的法律程序規定就代表正義,也是聖經中上帝給政府的權力,但這力量太弱,讓貧苦的人民自願無償送出小孩,政府只能被動把關,幾乎沒有救濟能力,但是力量太弱卻不代表就可以被輕視或忽略,否則就是自大。
這種無心的「自大」或「傲慢」,在很多家庭中也存在。
父母對於子女也常常用一句「我是因為愛你」或是「我全是為了你好」,用自己無知的觀點,細細碎碎卻像巫蠱的長針般,插在孩子全身上下,從交朋友、學習才藝、選系選校、選擇婚姻對象、生涯規畫、事業方向,直到孩子的一生,像是被釘在木板上的蝴蝶標本般動彈不得為止。老實說,愛這個藉口,還真毀了不少人生。
或許就像我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頭鋪成的。
受到這起事件的影響,海地因為擔心走失和失去父母的兒童,遭人口販子拐賣或受性侵害,因此暫停批准地震之後遞交的收養海地孤兒申請。不但這樣,很多原本可以在國外受到專業醫療照顧的病童,也因為這事件突然發生,無法成行,錯失寶貴時機因此失去了生命。這些教會義工在善意援助災民的同時,卻無意間傷害了那麼多無辜的人,可能是他們也始料未及的吧?
愛容易讓人變傻?
每次像地震這樣的天災,或是戰爭這類的人禍發生以後,國際間一再上演同樣的悲劇,那就是人口販子往往比國際救援人員更快抵達現場。海地震災以後,立即也傳出超過 15 名海地孤兒,從各醫院人間蒸發的消息。
當「好人/壞人」,「善/惡」很明顯時,我們對於對與錯,往往能夠立刻辯認,很容易就知道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但是當大家公認的好人,以愛為名做出錯事的時候,對錯的界線似乎就變得模糊不清。這時候,頭腦要清楚,否則就會發生像前一陣在日本的社會事件──叫做濱田誠的 42 歲男人,因為 500 萬日圓的欠債而萌生死意,想想自己死了留下家人太可憐,竟然先把妻子跟兩個小孩殺了,結果自己太軟弱,下不了手自殺,打給警察自首。這個人也是以愛為藉口,完全沒考慮當事人的幸福和生命尊嚴,為了愛就自以為是的奪取 3 條無辜的性命,任誰聽了都會生氣吧?
別讓愛混淆了判斷力,說來簡單,但是如果真的這麼容易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讓人火冒三丈的蠢傢伙了,不是嗎?
別再拿愛當藉口
最後說到這 10 個美國教會義工,在被捕的前兩天,他們也嘗試過一次闖關失敗,當時巴士上 50 個孩子當中的一個小男孩,事後接受記者訪問,說震災後窮得好幾天沒飯吃的父母把他哄騙上車以後,這些美國人給他跟其他小朋友吃糖果,每個小朋友還發到 2 個小布偶。結果開到一半,他才知道原來要永久跟家人分開,於是哭鬧著堅持要下車,鬧到不行了,這群美國人只好讓他下車,下車前,竟然還疾言厲色強迫他把兩個小布偶歸還。
我不是法官,無法為這個案件做最後的判決,也不是律師,沒有資格為任何一方辯護,但我只希望,愛不要再成為傷害的藉口,否則這樣下去,這世界沒人敢好好的去愛了。
所以讓我再反問你一次,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看到包裝在「弱勢」背後的本質是「貪婪」時,你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