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給我一隻Helping Hand―E-Nabling the Future用3D印表機向世界「印」出援手

(圖片來源:E-nabling The Future )

說到3D印表機,你想到什麼?科技達人或模型愛好者?

E-Nabling the Future 翻轉科技和公益的平行印象,用3D印表機製作義肢,給全世界有缺陷的孩子一隻「援手」。

飛越一萬三千里播下種子 木工與道具製造商協力

「嘿,你有想過幫人做『真正』的手嗎?」

2011年,自認科幻迷的美國道具製造商Ivan Owen,收到一封來自南非木匠Richard Van As的e-mail,他在YouTube看到了Ivan為蒸氣龐克(講究機器美學的科幻懷舊風格)嘉年華做的機械手展示影片後,冒出這個不可思議的點子。

接下來的一年中,Ivan和Richard一起測試樣本、嘗試各種設計,即使相隔一萬三千里。他們純粹想做些什麼,為某個有需要的陌生人,一做出可行的樣本,Richard就會把它貼在他們義肢試做品的Facebook專頁。

過沒多久,一位南非母親就主動聯絡他們,問他們能不能幫助她的兒子、她負擔不起一般的義肢。在眾多熱心陌生人幫助下,Ivan飛往南非,帶著他最初設計的、讓他認識木匠的機械手,和那隻機械手的縮小樣品,和Richard與小男孩碰面。

「他沒有辦法抓取東西。」Ivan解釋男孩的狀況。

小男孩一出生就失去右手手指,沒有義肢的他畫畫時只能用膠布把筆纏在手上,畫出因難以控制而歪斜的線。經過一次次測量和修正,改變數百甚至數千生命的創新義肢終於完成。

發誓絕對不會利用義肢的優勢與他人打架之後,小男孩戴上它、動了動,抓起東西,他睜大雙眼看向正用相機記錄的媽媽,再驚奇地盯著手上的東西、開心大叫,他從沒想過,即使對於正常人來說,只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動作,有一天他也能做到!就是這個反應讓Ivan和Richard發現,他們能為世界做的事情,遠比他們想像中的多。

自由分享的精神 開放專利分枝伸更廣

回到美國之後Ivan又有了新的構想,他好奇3D印表機做不做得出義肢的零件,於是聯絡印表機公司,結果得到它免費贈送的產品,而且Ivan和Richard各有一台。收到印表機之後他們開始設計新草稿,驚訝有了3D印表機,原本要花上好幾個禮拜的大工程,可以在二十分鐘內解決。他們決定不替構想申請專利,他們相信這個技術應該要是免費且可以自由分享的,讓有需要的人能自己做一個,或讓其他人能為他做一個。

貫徹傳播技術的理念,他們把設計上傳到網路。

(圖片來源:E-nabling The Future )

(圖片來源:E-nabling The Future )

隨著媒體報導,越來越多人問:我們該如何幫上忙?

3D印表機擁有者們紛紛製作義肢,將它們送給沒能力擁有印表機卻需要義肢的人,人們開始微調、改善網路上的設計,甚至免費送出他們的改版作品。

一切快速地進行,Jon Shull 在Google+創設E-Nable的前身,一開始由一群3D印表機使用者組成,他們還做了E-Nable map,將自己標注在地圖上,好讓需要義肢和協助的人可以找到他們,現在E-Nable map的標記點已遍布全球。來自各國的工程師、職能治療師、高中生、所有持續修改自己設計好讓使用者戴起來更舒適的人,都自願加入E-Nable的行列、不求回報,在網站上頻頻更新的照片也許便是他們最大的動力,讓一個孩子或一個家庭找回笑容,即是E-Nable的初心。

Ivan和Richard當年種下的種子,現在已成長茁壯,溫暖的分支伸往世界各地。

我們該如何參與E-Nable的計畫?

(圖片來源:E-nabling The Future)

(圖片來源:E-nabling The Future)

E-Nable的網站除了義肢的材料清單、義肢製作網站的連結之外,同時也肩負募集資金的責任,即使志工遍及全球,還是有許多地方需求很大卻缺乏資源。有鑑於這一點,E-Nable分送義肢的材料組,將它寄到各個角落。即使3D印表機製的義肢成本約600~1500台幣,相較之下比傳統版本平價許多,仍需要更多志工和捐款投入。

所有投身E-Nable的志工們都期待,有那麼一天,世界上每個需要援手的孩子,不論國籍、膚色、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都能輕鬆拿起畫筆描繪自己期待的未來。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呢?

收到Helping Hand的孩子們:

延伸閱讀:

1. NPOst 週報 No. 26:App、3D列印幫助身障朋友生活自立 弘道創辦全國互助連線為長者圓夢服務

2. <How Will 3D Printing Affect NPOs and NGOs?>

3. 3D列印石膏輕巧又有型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按讚,接受更多創新公益思維!

吳 易珊

傳播菜鳥實習生,身高接近150公分的僞小學生,入學前就開始煩惱就業。想做很多事,想天天去動物園,想過了很多年之後,還能記得當初的為了什麼咧。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