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蘭嶼——由區塊鏈守護文化與生態/2019 NPOst 年會報導(蘭恩文教基金會)
活動名稱:撐起一個地球的好事:公益的數位動員/2019 NPOst 年會
日期:10/18(五)
時間:09:30-17:30(09:00 開放入場)
地點:新光人壽新板金融大樓
講者: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瑪拉歐斯
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瑪拉歐斯在 NPOst 年會上分享,去年開始他們利用「達悟護照」建立蘭嶼人的數位身份,強化蘭嶼人的族群認同,同時運用區塊鏈科技,發行社區貨幣「達悟幣( TAO Coins )」儲存於蘭嶼永續護照錢包(Tao Passport App),倡導以勞力交換服務,鼓勵遊客帶走垃圾,解決蘭嶼環境與文化破壞,並進一步替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
「我們從年輕時候,因為對於核廢料的抗拒,推動蘭嶼自覺運動,我們夢想著擁有自己的護照和國旗,讓自己知道——我們要抵抗。」瑪拉歐斯說,去年,達悟護照正式發行,知名的海洋文學作家、反核廢料運動先驅者夏曼.藍波安,成為第一位獲得達悟護照的居民。
舊時蘭嶼,傷害與改變同行
「大家好,我應該介紹自己是『椰子』。」演講一開場,瑪拉歐斯便打趣地說,他的姓氏是達悟語的「椰子」之意,這個名字源自於過去蘭嶼族人航海時代,族人們會拿椰子作為海上的救命食糧,這樣姓氏背後的歷史背景,讓他不忘記祖先是如何與自然共生共存。
蘭嶼是一座海島,地理位置和西方、東方世界接觸頻繁,島上族人花了百年,適應外來文化的急速衝擊,瑪拉歐斯試著讓眾人想像,蘭嶼人們自過去以來,如何受到外來文化與經濟的衝擊。而這也是「達悟護照」與「達悟幣」誕生的原因。
他展開蘭嶼歷史的介紹,「我希望大家一起來想像、思考,蘭嶼的處境」,「和我一起體會『超時空』蘭嶼」。
19 世紀末期的日據時代,第一批日本人類學家到蘭嶼拍下一百多張照片,那是蘭嶼人第一次接觸外來殖民者,一般人則被禁止進入島內,直到民國 60 年代,蘭嶼開放觀光,第一架飛機降落蘭嶼,當時,每日僅限 8 名旅客進入。
37 年前,第一瓶核廢料運到蘭嶼。
瑪拉歐斯當時還是國小學生, 核廢料場興建時,柴油、卡車、推土機頻繁的經過住家附近,燃燒過後的柴油,臭味難聞,但那樣的氣味對小時的他來說卻是——「哇!好棒,沒有聞過的味道。」至今蘭嶼人了解到,那對人體是毒害,從此看待核廢料有很深的感受和體悟。
「大家可以再想像,第一個寶特瓶來到蘭嶼時,蘭嶼人是什麼心情。」瑪拉歐斯說,島上有一名已逝世的老人家,把所有漂到島上的寶特瓶、塑膠蒐集起來,從山上帶回來的竹竿做成一面偌大的牆,機車輪胎、塑膠袋、保麗龍,全掛在上面,因為在蘭嶼的傳統習俗中,人們習慣將最稀有的物品掛起來供他人欣賞,代表自己掌握稀有資源。
當時,對於那位長者而言,寶特瓶非常新鮮且稀奇。過去,蘭嶼人拿竹子、木盆去提水,後來,變成拿寶特瓶接泉水,時至 2018 年,寶特瓶已然成為蘭嶼人生活的一部份,在全臺灣海漂垃圾熱點調查中,蘭嶼海域竟位居第一。
「蘭嶼怎麼辦?」新時代環境與文化衝擊
而根據交通部統計,在 2017 年時,蘭嶼旅遊年度人次已經突破 13 萬,觀光產業雖然給蘭嶼帶來了經濟發展,但同時也為蘭嶼帶來莫大的危機。
觀光旅遊的強勢入侵,帶來水質污染,龐大的垃圾量使得蘭嶼唯一的一座掩埋場已經呈現飽和,且近年來,蘭嶼開始拓寬環島公路,陸蟹和椰子蟹的產卵通道,受到新建的波堤攔阻,水泥牆面,使得植物跟動物沒辦法自然生長。
而部分從臺灣大島來的旅行社,在蘭嶼以一條龍的方式經營,他們和固定餐廳、飯店簽約,無法使在地的商家平均受惠;而且,部分導遊會提供遊客錯誤的資訊,讓外來者對島上的文化有非常大的誤解。
回首過往,蘭嶼人悠久的歷史裡,為適應險惡的環境,培養出一套與海洋陸地共容的文化系統,「對蘭嶼來說,海是有次序的。」瑪拉歐斯說。
一年當中,風分成 16 個面向,影響著捕魚的時序,如東北季風每年皆為蘭嶼帶來一波魚潮,注重海的時序代表著蘭嶼人對海的崇敬。而 3 到 6 月的飛魚季是蘭嶼島民神聖的季節,也是蘭嶼海洋文化重要的一環,蘭嶼人會面向南方迎接飛魚,為表達崇敬,飛魚季時也有許多必須遵守的傳統,如不能打小孩、吵架,也不能丟石頭、不能生氣。吃魚的時候,臉上要掛著笑容,談話之間,不能提起死去的人。
除了漁業,傳統芋頭田文化也在蘭嶼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蘭嶼人靠著芋頭維生,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在重大節慶時,人們會帶上三株帶柄的芋頭作為禮物。另外,生活中也蘊藏傳統規矩,如兩人房與四人房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地位,而捕到魚亦會依親疏與親友、部落族人分享;蘭嶼的農耕建築都是共同勞動,沒有頭目和平民的分別,每人享有同等權力。
然而,觀光產業的侵入,不僅破壞環境、打破蘭嶼傳統的規則,也為蘭嶼島上年輕一輩帶來「過度消費」的問題。島上新建的 2 間連鎖便利商店,成為國中小學生夜間活動的場所,不僅影響他們的睡眠,且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消費,與蘭嶼節儉的傳統背道而馳。
「我們都在想蘭嶼怎麼辦?」瑪拉歐斯說,蘭嶼的民間團體看到蘭嶼當代的危機,於是共同推動區塊鏈跟島嶼貨幣島嶼護照。(延伸閱讀:「科技」與「傳統」辯證,激發部落自主權的新想像 —— 當社區貨幣走入蘭嶼/2019 NPOst 年會前導報導)
「達悟護照」與「達悟幣」,創造永續價值
於是,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蘭恩文教基金會、薩摩亞商數金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以下簡稱 DTCO ) 在去年推行「蘭嶼永續計畫」,運用區塊鏈科技結合部落自主發展目標,提供「達悟護照」的認證與推廣,協助島民與觀光客建立數位身份,再透過使用「達悟幣」與社群金融服務,做創新的嘗試及應用,不僅能引導外來遊客在地消費,並鼓勵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同時讓族人理解自己的環境、生活態度,進而延續傳統文化。
DTCO 技術團隊在蘭嶼長期蹲點,跟民間團體研究解決方案,但要深入了解蘭嶼的習性,要兼顧與人互動及溝通,有時甚至是一起生活、做中學。「這對習慣了直線性思考的臺灣人來說,很累,」瑪拉歐斯笑著說「護照代表著對蘭嶼的認同,透過這個數位身份,能讓眾人一同思考危機的解決方案。」然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與社群網站及政府推廣文化的方式很不一樣, 隱私及安全度較高,可以多元運用在錢包和醫療及其他線上服務。
「達悟幣」這樣的社區貨幣,是一種互助型的信用貨幣,建立於部落社群的信任以及交易的流動性。利用達悟幣結合深度觀光,有助於推廣保護蘭嶼生態、文化環境的行為,比方說,若觀光客在島上協助資源回收,就可以獲得達悟幣的獎勵,儲存於蘭嶼永續護照錢包( Tao Passport App ),能夠在島上的商家使用。
「在蘭嶼,這一個生活與傳統文化密切連結的地方,希望能夠透過達悟幣產生很大功能,還可以解決包括年輕人離鄉,人口老化,健康醫療等議題。」瑪拉歐斯說。
除了瑪拉歐斯,當地也有許多夥伴參與,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的林正文,也在野銀部落設立基地,推動環保工作,而達悟幣交易所的創辦人、第三代反核夥伴林志嵐,在島上經營民宿,便用達悟幣發工資給臺灣來的「小幫手」(註1), 並讓客人到他的早餐店以達悟幣消費。
推廣教育,島民、遊客共同保護蘭嶼
今年,他們預計發行一百億的達悟幣,為此在 3 個月前,他們透過巡迴說明會與島上族人解釋區塊鏈的概念。除了島上的營業所之外,台灣說蘭嶼環境教育協會的基地可以換發達悟護照,蘭恩文教基金會也建立溝通平台,期待未來在 6 個部落建立營業所,讓島民建立更深的自我認同,並使他們能夠實際獲益。
「這是我們要推動的,保護蘭嶼。」瑪拉歐斯堅定地說。
註1:在蘭嶼打工換宿者的稱呼。
延伸閱讀:
終結菲律賓 500 萬家庭貧窮 以數位化擴大組織影響力 / 2019 NPOst 年會後報導(Gawad Kali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