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國際志工到底是去旅行,還是去服務?──以立的社會企業服務之旅
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養成 #3
日期:2016 年 5 月 12 日(星期四)
時間:19:00 – 22:00
地點:臺北社企大樓(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主辦:臺北社企大樓 & 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陳聖凱/以立國際創辦人
「再怎麼謙卑,你永遠都還是個外人,一定要記住這件事。」ELIV 以立國際服務社會企業創辦人陳聖凱說。
臺大農學系出身的陳聖凱,大學時候所受的思維是農業的本質──順天而生,創辦以立之後卻深受商學院盈利、目標、關鍵積效指標等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所衝擊。
2008 年,甫從日本環「島」回來的陳聖凱,看到菲律賓和南印度的房舍與村莊重建計畫,立刻又「不務正業」的前往玩樂。「在外面跑來跑去回來後,我發現自己收獲非常多。但同時也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得』,我有幫助過身邊的人嗎?」陳聖凱說,他不僅想幫助別人,他還想互利,想永續,想創造一個 Benefit to both side 的模式。
永續經營,互利服務
2010 年,「以立國際服務」社會企業誕生,2 年後進一步成立「以立國際服務協會」,登記為非營利的公益組織。社會企業營運由志工計畫參加者的團費而來,其餘營利則支持協會 NPO,並且投入研究發展、服務據點開拓等,讓整個企業體質強健而穩定;協會則合法對外募款,所有捐款甚至連行政費用都毋須扣除,直接運用到以立的海外計畫,如建築材料費等。
以立的英文「ELIV」是「Empowering Lives through Innovative Volunteerism」的縮寫,意指透過創新的國際志工模式,組織臺灣青年志工,到海外扶助弱勢。然而以立要「Empowering」(賦權)的不僅僅是志工,還有所服務的當地村民,以追求它的互助互利宗旨。
「設計工作計畫的時候,不能只注重當地社區,還必須要有志工意識,否則你設計出來的計畫就沒有志工能參與的餘欲。」陳聖凱說:「但另一方面,計畫的後續追蹤也很重要,在海外援助的領域,蓋一間廁所卻荒廢在那裡被居民拿來養雞,變成一個別人根本不想用的東西,已經見怪不怪。志工走了就走了,主責單位也力有未逮,這種事情層出不窮。」
事前充分了解當地的需求因此變成以立出團前的大事。無論是和村長建立信任關係,找出真正需要蓋房舍的村民,還是後續當地負責人的持續追蹤與報告,都是讓需求與供給維持對等的關鍵。
社會企業的使命:創造你的影響力
社會企業最終也許無法以獲利來衡量,卻必須清楚自己創造的影響力。5 年來,以立激發了不同的夥伴,陸續投入社會創新的行列,這對以立來說,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力。「100 個人出去服務,回來之後也許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會繼續在服務的路上走下去。然而,我們確實影響了一些人,開花結果,成就更大的永續果實。我想這樣就非常足夠。」陳聖凱說。
如今的以立,也從過去的模式 1.0 進入現在的 2.0,強化永續的概念,與世界做更深的連結。接著的目標便是要邁入 3.0,期望能激發更多的社會創新者,深度了解在地議題,為人道與環境盡更多力。
回顧這一路走來,如果問陳聖凱 5 年前創業時是否把每個環節都想清楚了才付諸行動,他會告訴你:「有些東西,想清楚就不會做了。幸好當時沒想清楚!」
對他來說,創業的第一個問題絕對是:夢想的代價有多大?「沒想清楚」的陳聖凱,5 年前為了創業,放棄出國念書,因為忙碌而和原本要結婚的對象分開、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大減,這些都不是很小的代價。
「一味鼓吹社會企業和創業的美好,不夠真實。重點是你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嗎?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有重要到不管怎樣都一定要做嗎?」陳聖凱遙想「當年」,殷切提醒著在場每一個人。
下定了決心就是要做,接下來碰到的就是「如何讓別人支持你」。剛開始聚攏過來的一定都是原本就在身邊的人:親人、朋友、男女朋友……等到這些支持都到位後,接下來才是見真章──你的創業團隊到底有誰要加入?誰能跟你一起打拚?「一個真正有機的團體,就是管理者的角色愈來愈少,團隊中的每個人能發揮的愈來愈多。」陳聖凱說:「所以你要找對的人上車,不對的人趕緊讓他下車,別以為別人來了就能被你改變,這樣不僅自以為是,也錯估了培養人才的成本。」
來參與的人也一樣。第一批是支持你的人,是你的人脈和朋友,第二批開始就是真槍實彈,大家都等著得到最好的服務。當你的友情後盾用盡,你是否還有本事把硬底子功夫做深?
「來參加服務團的人既是志工,又是以立的客戶。身為志工,他要有紀律,要遵守團體的行動;身為客戶,他可以抱怨說熱死了我不想做了,然後你得端一杯冰涼的椰子水給他。」陳聖凱開玩笑說。「如何一方面要求他,一方面又要讓他感受到榮譽並覺得買到了價值,這是我們永遠的課題。」
到底是去旅行,還是去服務?
「志工團是很特別的,因為我們不只是純消費,還多了服務意義。」陳聖凱正色說:「然而這到底是公益旅行,還是服務學習,還是國際志工?當你把社會企業和旅行的層面拉大,服務就不見得夠深夠到位;當你把公益和道德的社會意義拉高,跟你一起做事的人就愈少。這是一個拉扯。尤其當你的服務開始變成『全心全意為了幫助別人而去』的強烈執念時,就是危機與災難的開始,因為你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你必須有一個強烈的願景和信念,同時又要能適時拉回來,這就是你的服務自覺。」陳聖凱強調:「強烈的願景放在商業層面,大家都會稱讚你;放在服務層面,那可就不一定了。因為那跟人,跟社會議題有關,需要辯證。」
「不過,我們不會太強調社會色彩,也不打悲情牌,說那裡的弱勢多可憐多需要幫助。」他頓了頓說:「我們只是真實的直視問題,讓你知道它的存在,讓你思考要不要來做這件事。我們只是行動、負責任、不悲情的持續在做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