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所謂的「社區工作」到底是什麼?
所謂的「災後重建」要重建的是什麼?
所謂的「社會工作者」該堅持與不斷思考的又是什麼?九二一大地震一年後,都市女青年方昱,進入鹿谷的清水溝重建工作站,為當地老人打造「老人食堂」,經營「問茶館」、「清水茶館」,一待就是十年。作者寫下這十年來社會工作的回顧,分享了所經歷的田野故事與在其中穿梭的人物風貌;更重要的是,以親身經歷來犀利檢討現今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的想像,以及「社工」自身對自我認同的再反省。
文 / 鄭詩穎(曾任南洋台灣姊妹會社工,現任職於現代婦女基金會,服務親密關係暴力受害人。)
應 NPOst 編輯傳佳的熱情邀約,我硬著頭皮答應出一篇稿,聊聊我讀《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的想法。
說是硬著頭皮一點也不誇張,「清水溝」、「漂流社工」在我這代的社工學生來說,是「進步」(progressive)與「基進」(radical)的標記,當時年輕的我,像是崇尚著什麼一樣,觀望著遙遠的山區,有一群人活在那裡、生產很厲害的論述。於是,約莫從5月,傳佳就邀請我寫書介,期間推諉了不只一次,真心不安:我一個沒蹲過「社區」、離災難重建工作很遙遠的「都市型社工」,怎有資格介紹人家 10 年社區蹲點的一手血淚史?
後來,我轉念一想:作者方昱的文字淺顯易讀,大抵就是要讓我這樣的一般人能進入她的生活世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總是能以一個再一般不過的讀者的角度,分享些讀後感想吧。
這本書是方昱對清水溝工作站在 1999 年 921 大地震後,於南投縣鹿谷鄉重建工作的貼身紀錄。2000 年的夏天,方昱因緣際會來到清水溝,開展長達 10 年的農村社區工作。因此,閱讀此書除了可以看到「清水溝」如何做社區工作,更可以看到一個社工在社區工作中的成長與衝撞,相當易讀也很有意思。
《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實務手冊》的「災難社會工作」將災難管理分成「災難預防期」、「災難整備期」、「災難應變期」、與「災難復原階段」四個階段;其中「災難復原階段」指災後社會暨心理重建時期,需要建構中、長期穩定的災後服務,包括住宅安排、財務處理、社區重建、心理復健、家庭重建、失依者長期照顧、安排易地安置等工作。
有趣的是,雖然「清水溝工作站」是因為 921-這場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的大地震開展,而方昱也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這十年的社會工作冒險、社區工作實驗,然而「清水溝」對在鹿谷鄉這個社區的介入、處理的議題似乎的是更根本,且存在於921 之前問題。
「清水溝」的業務主要可分成「老人食堂」與「問茶館」(後轉型成「清水茶坊」)兩條軸線,前者是凝聚社區認同的照顧型工作,供應社區的老人以十分低廉的價格飽餐一頓;後者則是創新的社區產業,不僅可透過收益支持老人食堂的運作,亦秉持活絡地方經濟的期待。
這些工作的困難在於需要面對既有社區中的政治與利益關係,而方昱在當中的實踐、衝撞經驗十分精彩:有與地方頭人政治的衝突 (有誰能想像一向「溫良恭儉讓」的社工站上椅子,和村長吵架?);有對社區既有性別權力的挑戰(老人食堂重要支柱「梅蘭團媽媽」在利益衝突後回返家庭、「背叛」工作站);有專業工作者與在地工作者之間的矛盾(方昱以經典的「種族主義病毒」作了很好的詮釋,請見 p.91-98);也有身為一個實務工作者對社工價值、工作方法、文化的許多提問。
方昱的筆觸真誠、情感細膩,透過生動的描繪,將這些經驗的衝突、疑惑躍生紙上,讓讀者好像在聽一個親近的朋友談心一樣,透過她的眼睛,看著這個工作站發生的大小事。同時,對受社工教育的讀者而言,許多關於國家、市場、社會工作價值的省思也讓人心有戚戚。
但是,也可能因為這本書,是以方昱的經驗與成長作為敘述的主軸,所以有時好像沒有辦法回答一些我真正想知道的資訊。
例如,「老人食堂」存在之前社區是否有共食文化?長輩間原本的關係又是如何維繫?興建「老人食堂」後,對原本質樸、鬆散的關係聯繫有何影響?「老人食堂」的存在,除了每天餵飽 30 幾人的肚子,還為社區帶來什麼?「問茶館」以社區產業的理想被經營,但到底聘僱了多少個在地工作者?將多少經濟利益帶到在地社區?並且,何以在 921 後這兩個組織對社區是重要的?
再者,文末方昱嘗試將他的經驗抽象化,談到「原型社區」與「人工重建社區」的不同,也續談「社會工作的價值」(p.232-245)。這部份的整理很珍貴,但總覺得某些判斷似乎有點浪漫與抽空。例如「原型社區」的價值其中之一是:信仰「非主流價值」(而不以經濟發展為主要追求),然而價值的實踐與追求往往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所謂的「信仰非主流價值」的意涵是什麼?又是在怎樣的物質條件、發展歷程中有這樣的信仰?
或許,因為這本書的主軸是作者的見聞與觀察,因此本就沒有認真交代太多背景資訊的企圖。但欠缺這些背景資訊,讓我沒有一個可以具體想像、與客觀判斷作者主觀感受與經驗的憑藉,這是我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
台灣近代發展歷程重都市、輕城鄉,傳統的農村經濟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策略下被破壞、犧牲,農村與山區人口流失、造成既有經濟與支持體系的崩解。但國家卻顯少對這些地區有相應、適切的經濟資源分配計畫,而就連社會福利資源 — 這個理當作為資本主義發展不公下的補救機制,也明顯地城鄉不均。
921 大地震成為一個揭露與引介的契機:揭露在災難中受災最創、較難復原的部分,往往是相對弱勢、在發展邏輯中被剝削、犧牲的族群;而也因著 921 震災與重建資源,外來的專業工作者、與各樣資源有機會看見、進入偏鄉與農村社區。
《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記錄了一個年輕社會工作者走進社區、嘗試作些什麼的經驗與省思,方昱說:「『社會工作』作為我自己的一種認同和身份對我來說是一種美好」(p.138),如果你想知道一個社會工作者,怎麼品嚐這樣的認同與身份,在實務工作中帶給她的矛盾、衝擊、與對「社工身份」的省思;又或者,你想探探走進農村、社區工作究竟是什麼;這本書提供了不少參考的切入點,是十分重要的分享。
同時,如同此書的封面所說的「故事會呼喚更多的故事」,一線社工實務經驗何其寶貴,很期待將來可以看到更多不同角色的社工,繼續記錄我們在實務工作的觀察,用故事回應更多故事。
《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
作者: 方昱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09/16
語言:繁體中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