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個案例,看印度 NGO 如何運用資料改善社會問題
應用資料數據改善社會問題的趨勢,在印度也漸漸開始起飛了。普卡帕桑卡(Prukalpa Sankar)和瓦倫班卡( Varun Banka)兩個擁有理工學位、在國際企業也有光明前程的印度青年,2013 年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德里開創了 SocialCops 這間新創公司,志在用資料讓社會變得更好。包括找出傳染病爆發和污染水源之間的潛在相關、還有廁所設施如何影響教育水平。
SocialCops 表示,他們在去年接觸了許多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企業,其中仍有許多人對於「讓資料來主導決策」感到抗拒;但也有一些成功運用資料來增加影響力的非營利組織案例,以下整理出七個組織的經驗故事。無論是改善工作流程效率、節省支出成本、管理捐款、甚至泛泛而論的「預測未來」都包含其中。
1.Educate Girls-改善學習成效
「Educate Girls」是印度當地的 NGO,他們的任務是讓更多的女孩留在學校中接受基礎教育。Educate Girls 的工作範圍位於印度西北端、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賈斯坦邦」,和同區域其他性質類似的 NGO 相比,Educate Girls 的工作成果貌似更為可觀:他們已經協助了 24 萬名拉賈斯坦邦的女孩,而這項成績來自於 Educate Girls 讓社群和科技有最大程度的參與。
Educate Girls 讓第一線的工作者運用手機 app 來定期記錄每個學生的出缺席和學習成效,這些資料讓 Educate Girls 更能掌握整體學生狀況、並決定要集中有限的資源在哪些更精準的區域。
2. Akshaya Patra-確保供餐品質
而「Akshaya Patra」則在印度的十個邦為超過 200 萬個小孩提供午餐。從中央廚房把餐飯運送到各個學校,是 Akshaya Patra 最大的支出來源。
透過數據分析,Akshaya Patra 得以運用路徑最佳化模型、重劃運送路線、減少交通成本;同時蒐集小孩子們的意見回饋,希望不只讓他們有得吃,也能切實改善餐飯品質。(了解更多偏鄉送餐學問,推薦閱讀NPOst的門諾基金會專訪)
3.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改善偏鄉生活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已經在印度發展了了將近 75 年,而他的使命是運用科技改善偏鄉地區的生活,包括印度的北方邦和中央邦。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運用科技追蹤的資料不只限於「人」,也包括這些地區的各種資源,例如水井的水位。
這項工作使得預測不同季節的水資源成為可能,當地人更能夠自主掌握水情並預做準備,而不只是坐等非營利組織給予捐助。
4. Child Rights and You-優化捐款流程
「Child Rights and You (CRY) 」是印度國內數一數二最大的募款組織,他們籌措來自世界各地的捐款、再分配用於國內的孩童教育培力計畫。以募款為主軸業務的 CRY,資料蒐集當然是主要的工作之一,而 CRY 更進一步利用了分析結果、改善捐款管理流程。
CRY 也藉此改善了他們和捐款人之間的溝通模式,提昇了捐款人的「回頭率」。畢竟留住更多的既有捐款人,比起開發「新客群」是更為事半功倍的作法。
5.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找出投資標的
如果說在各類型公益領域中,有一者在資通訊科技和數據分析上著墨最力,那麼非「健康醫療」莫屬。而台灣人也熟悉的「比爾蓋茲和梅琳達基金會」無疑是健康醫療類的公益組織中,最大的「玩家」之一。
小組織固然需要善用數據分析來活用手上的有限資源;大型組織也同樣需要數據分析找出最佳的「投資標的」。對比爾蓋茲和梅琳達基金會來說,他們在印度發展程度最低的比哈爾邦運用了 Mobile Kunji 這款紙卡工具,協助工作者為當地人提供醫療照護的重要訊息;並運用數據找出更好的資源配置和趨勢預測。
6. S.M. Sehgal Foundation-改善地區發展
「SMS Foundation」同樣也是一個志在協助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居民脫貧的組織。在組織配置上比較特別的是,SMS Foundation 擁有一支完全專注於資料分析的團隊,重度仰賴資料進行各式各樣的決定。
在當地推動任何新計畫之前,SMS 團隊都會先調查掌握當地每個行政區、甚至每個家戶的相關資料。可以說是「沒有資料,就沒有決策」的一種新組織基因。
7. Swades Foundation-創造更有規模及永續的社會影響
「Swades Foundation」的性質和 SMS 相近,同樣重度仰賴資料來從事決策,協助改善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居民的生活水平,包括水資源、農業和公共衛生都包括在內。
藉由追蹤每個個案(家戶和個人),Swades 掌握了大量家庭生計、孩童健康與教育等資料,並有效分配資源、擴大影響力的範圍和永續性。而這些資料的管理流程本身,也是 Swades 關注的問題,接下來 Swades 會提供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更多運用行動科技的機會(基本上不脫手機+網路這種搭配),減少蒐集資料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
以上各個案例的資料規模、資料蒐集方式的信度、整理資料欄位的複雜度,具體做法上原文較少提及。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印度被普遍關注的脫貧相關問題(以受教權和衛生醫療為大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營利組織開始把資料分析當做是決策的日常環節。
這些資料未必運用在大不可測的巨型計畫中,而是散落在日常決策之中,取代過去仰賴「經驗」或「感覺」的方式來投入社會問題的改革。
本文案例編譯自: 7 NGOs that are using data for impact and why you should too (Vikas Plakkot, January 6, 2015)
其他參考資料:SocialCops helps tackle big problems with Big data (Salil Panchal, Peter Griffin, Forbes India, Feb 17, 2015)
在台灣,為促進資料人和非營利組織 (NPO) 的交流,開拓文教基金會與智庫驅動正在發起 D4SG (Data for Social Good) 社群,號召有志之士共同參與。「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現正報名中,更多計畫構想,歡迎參考 D4SG 介紹。
更多資料科學案例,推薦閱讀:
- 資料科學距離NPO並不遙遠-兩個案例看資料科學怎麼幫助街友
- 資料科學讓你更了解捐款人!陳昇瑋用數據看公益|2014「創新吧!公益」年會記錄
- 資訊人怎麼看公益新浪潮-網絡行動&智庫驅動現身說法
- 大數據與人道援助 – 群眾標記 (crowdmapping) 應用
- 簡單的數位文件,卻大大有用!把自己宅配到偏鄉的莊哲昀|2014「創新吧!公益」年會記錄
- 綠色和平號召全球創客替印度小農設計開源灌溉機
按讚,追蹤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