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凜冬將至?全世界非政府組織正遭受更多國政府打壓

2015. 9. 6 編按:感謝讀者來信指正,衛報原報導所用的文字為 NGO 而非 NPO,因此本篇文章引用原報導處應用「非政府組織」而非「非營利組織」。NPOst 編輯部已將勘誤的地方更正,在此誠摯向所有讀者們致歉。

 

英國衛報報導,近三年來,世界上半數國家透過立法、強制在當地註冊或呈報財務資訊、禁止集會遊行等各種手段,加強控管在國內活動的人權或國際救援組織,不啻是這個世代對非政府組織打壓力道最大的時刻。

自主空間逐漸窒息

除了一向對非政府組織嚴格把關的中國,過去幾個月裡,NPOst 也曾報導過印度政府吊銷非營利組織執照柬埔寨通過《非政府組織法》等國際上非政府組織活動受阻的訊息。躋身這波行列的還有俄羅斯,總理普亭五月裡簽署一項法案,賦予國家起訴「不良」非政府組織的權力;烏干達規定境內非政府組織的董事會必須設有政府代表;埃及則是以反恐為由立法,上街抗議都可能因該法被視為恐怖行動而被禁止。上個禮拜,馬來西亞還傳出政府打算派軍介入一場由非政府組織聯盟抗議選制的活動,並且威脅要強迫關閉抗議活動的官方網站。

國際特赦組織的 James Savage 說,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法規限制的消息,「這波限制擴散地又快又廣,前所未見,」而且他也認為兩、三年內,狀況可能還會更加嚴峻。短時間內急促發生的變化,使得人權團體的施展空間縮小的進程如此明顯,就像看得到一樣。

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副院長、國際知名的民主化研究專家 Thomas Carothers 表示,「大國引領」這波限制浪潮,「其他國家跟進」。除了用檯面上的法律條文來限制非政府組織的活動,還有許多檯面下的方法,例如騷擾、醜化非政府組織的形象,或是加諸繁瑣的行政流程讓組織吃不消。「單看限制非政府組織的法案,還不足以反映全部的事實。」

為什麼這些國家要限制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發揮的空間受限,不僅影響全球成千上萬名非政府組織工作者的工作狀況,也對人權本身產生衝擊。究其緣由,雖然細節十分複雜,但大方向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種:

1. 西方不再緊握國際政治權力:過去,西方國家曾是公民社會拓展與國際非政府組織主要的資金來源;冷戰結束後,包含美國等西方大國介入扶持新興民主國家的過程,並卯足力促使草根組織在這些國家裡蓬勃發展。但是,許多國家開始覺得西方國家的介入,不是協助,而是干預。「西方傳播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時代結束了,」Carothers 說,「人權、民主等這些常見的概念也開始被挑戰。」

 2. 部分國家開始對公民社會的力量提高警覺心:Carothers 分析到,大型運動如雨後春筍般發生,尤其是橫掃中東國家的幾波革命,加上資通訊科技發達,社群媒體散播訊息的速度之快,加深了許多國家對公民社會的顧慮。「有些國家懂得如何怎麼打壓異己黨派,但現在對他們而言,最大的恐懼是哪天醒來,發現總統府外出現數以萬計的群眾,大喊『我們受夠了!』而他們卻無力控制局勢。」

 3. 反恐措施增加:原本許多西方國家制定反恐措施,是為了避免恐怖組織在國內取得資金或洗錢;但在其他國家,例如俄羅斯和埃及,反恐措施太嚴格,甚至到了限縮公民集會遊行權利的地步。國際特赦組織的 Savage 擔憂,這種新趨勢反而會對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經營十分不利。

對此,聯合國、歐美等西方各國與非政府組織們不敢大意,除了培力在地組織如何對抗這波緊縮浪潮外,國際特赦組織也準備好把捍衛非政府組織權利當作組織營運的主要目標,打算明年推動國際倡議。但是,全球人權基金的 Poonam Joshi 認為這會是一場艱苦的戰役,因為法律一旦制定了,通常要廢止並不容易。

 

參考來源:

編譯自 The Guardian:Human right groups face global crackdown ’not seen in a generation’(2015/8/26)

孫 語辰

走入生命需要時間。現經營《脈絡》部落格:http://context.tw,希望可以把時間花在走入生命的文字上。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