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讓老人活得更好!普照聯盟呼籲:社區式照護資源急需推廣

1

文/張傳佳

生活無法自理的重度失能老人,或許需依賴專業長照機構的醫療照護,但輕度失能的老人家,平時吃飯、看醫生怎麼辦?由老人福利聯盟、彭婉如基金會等多個團體組成的「普及照顧政策聯盟」,昨(19)首次舉辦記者會,抗議立法院初審通過的長期照護法僅將資源集中於重度失能老人,長照思維過度「醫療化」,忽略輕度失能老人的起居照顧,讓老人「活不好,死不了」,籲推動「社區式照護服務」,還可增加本地工作機會。

今年初立法院初審通過長照服務法,接下來將推動行政院核定的「長照服務網計畫」,預計在105年銜接「長照保險法」,但昨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開記者會指出,行政院「長期照護服務網計劃(第一期)102-105年」核定本中,有人力、空間、使用及服務均不足的四大缺點。

普及照顧政策聯盟昨(19)首次舉辦記者會,想要斷開目前立院初審通過的長期照護法,想要斷開其人力、使用、服務、空間短缺等四大缺失的鎖鏈。(圖文/張傳佳)

老人缺乏預防性照護 導致重度失能增加醫療負擔

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說,中輕度失能的老人也很多,雖然還能自行行動,生活卻也非常不方便,而社區照護可以顧及輕度失能老人,引導出本地看護工的服務能量,不僅促進本地的就業機會,經過妥善在地照顧的輕度失能老人,可以降低因為沒人陪說話、沒人煮飯等現象,而漸漸演成為中重度失能老人的機率,以預防性照顧的方式,大幅降低社會醫療負擔。

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說,雲林的老人比例已近15%,而成立14年、號稱「小太陽」的雲林縣老人長期照護協會,就是社區式長照一個成功典型;日本也有24小時經營的「團體家屋」,「要多少人力才能提供24小時的專業化服務呢?需要在社區之中培養起來。」王品希望,未來十年之內,足夠的本地服務能量將能逐漸鋪展開來。

外籍看護工每年花掉600億 社區照護增加本地工作機會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外籍看護工數量已達20萬人,據估計每年至少花去國人600億元;但國內的照護服務員卻僅有1萬9千多人,仍短缺近4萬人。「政府說外籍看護工是補充人力,簡直已經是主力。」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多一個外籍看護工,可能就有一個本地婦女失業。」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說,推動社區照護,可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且外籍看護工與本地的語言文化不同,能夠與老人家溝通的內容有限,且老人家又可能在生活過度依賴看護工,「外籍看護工就是最大的輔具。」,加速老人家失去溝通、生活自理能力,更快惡化成中重度失能。

在地社區式照護 創造有尊嚴的就業機會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也認為,「長照工作應是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薪水。」該基金會的家事服務員平均年齡48.6歲,平均月收入2萬9千多元,北市月平均收入更是達3萬3千多元,年資平均5.6年;前年共創造3500個照護工作,服務1萬6千8百多個家庭,薪資規模達12.6億。

而涂心寧也說,以她任職的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促進協會,除打破看護工的「時薪制」,也打破「打破1對1式照顧」,如此除了增加看護工的薪水,也分攤每位中低度老人的經濟負擔;本地看護工可近距離照護多位輕度失能老人,「一次煮菜可煮好幾人份,也可一次帶兩個老人出門」,老人家可以分攤聘請看護工的費用,還增加了老人的社交機會,該基金會的每位本地看護工領穩定月薪,在符合勞基法的工時規定之下,專業分級加上獎金制,每月薪資最高達4萬,也降低了流動率。

涂心寧也觀察到,現在也有越來越多七年級生願意加入看護工行列,「許多年輕人看到高齡化社會趨勢,創業之前想先來蹲馬步學習。」現在政府訓練出來的看護工,可能連CPR都不會,如何加強本地看護工素質,甚至把看護工作到「專職達人」的境界,也是訓練須關注加強的重點。

長照空間取得不易 建議成立協調小組

另外,長照機構的「空間取得」也是很大難題。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說,現在法律對於長照機構的建物消防、建管越來越嚴格,閒置公共空間不足,再利用也越來越困難,她建議以副市長的等級成立協調小組,為長照機構保留足夠的公有空間。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副教授李光廷也建議,長照政策應考慮地方的風土民情,考量各地的真正需求。

昨出席記者會的還有立委吳宜臻與尤美女。吳宜臻表示,輕度失能的老人除了廟埕與街頭巷尾的社交活動之外,應該要能得到更好的服務,甚至是以及夜間訪視,不然像她一樣工作繁忙的人,「實在無法放心,老人家要交給誰照顧?」

尤美女也說,「把老人當病人處理,他就真的變成病人了。」以社區式照護提供預防性服務,讓老人家維持原本的生活,並在不改變生活環境的狀況之下提供照護,可以延緩老化速度,也可減少老人重度失能的機率。

普照聯盟也提出「社區整體照顧服務行動計畫」,將透過立委在本會期送交立法院,作為未來《長照服務法》修法及相關子法研議,並將於今日(19)下午於舉辦公聽會。

作者介紹

張 傳佳

NPOst 公益交流站前任主編。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台大新聞所,曾從事主流平面媒體工作,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期待未來台灣能成為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地方。 因為是理組與文組混血,故追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現社會之中有 100 個平行宇宙,希望可為宇宙之間搭幾座橋。不斷重新思考公民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的關係,期待看待或參與孵化更多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尤其是因應網路科技時代的新方式。

Trackbacks

  1. […] 根據主計處統計,2013年台灣擁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已經高達112.5萬,占總人口數的4.8%;其中,肢體障礙就高達38萬,身心障礙者已不是極少數。而隨著台灣邁入老齡化社會,失能老人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長照政策的走向,仍必須受到大家的關心與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