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st 公益交流站

Top Menu

Main Menu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NPO 爭勞權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胖卡來了!
    • 社會企業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17 重大事件簿
    • 被歧視的歷史
    • 反勞基法修惡,NPO 站出來!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育幼院的孩子怎麼過年?
    • 群眾募資:NPO 的募款新選擇?
    • 政府 x NPO 如何聯手打造長照 2.0?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尼伯特與災後重建之路
    • 桃園 NPO 培力特輯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專欄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文化建構實驗室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NPO 小工具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胡哲生專欄
    • CSR@天下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
    • Sonya 索瑪花開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NPOst 公益學院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st 年會
  • NPO 推書
  • NPO 徵才
    • 徵才訊息更新
    • 徵才活動
  • NPO 外部新聞稿與活動 
    • 近期活動
  • 關於
    • 徵稿
  • 來問公益交流站

logo

SEARCH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NPO 爭勞權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胖卡來了!
    • 社會企業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17 重大事件簿
    • 被歧視的歷史
    • 反勞基法修惡,NPO 站出來!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育幼院的孩子怎麼過年?
    • 群眾募資:NPO 的募款新選擇?
    • 政府 x NPO 如何聯手打造長照 2.0?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尼伯特與災後重建之路
    • 桃園 NPO 培力特輯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專欄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文化建構實驗室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NPO 小工具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胡哲生專欄
    • CSR@天下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
    • Sonya 索瑪花開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NPOst 公益學院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st 年會
  • NPO 推書
  • NPO 徵才
    • 徵才訊息更新
    • 徵才活動
  • NPO 外部新聞稿與活動 
    • 近期活動
  • 關於
    • 徵稿
  • 來問公益交流站

Tag: 林立青

  • NEWS

    林立青專欄/在學校與家外,臺東書屋給孩子的那些信任

    我從臺北開車到臺東,上午 9 點出發,抵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和我約在這裡的一慈還沒到,這裡是青林書屋 ...
    林立青
    三月 5, 2018
  • 新聞

    林立青專欄/來自街頭、不斷書寫的情書,寫的是無家者的歸屬感

    這本黑色筆記本的封皮躺在人生百味的書架上,這本筆記本裡面正寫著一個無家者對於在地 NGO 要說的話。 ...
    林立青
    三月 2, 2018
  • 新聞

    林立青專欄/「他們原本不會死」,那些沒有選擇、蝸居違建的移工們

      我到現在才知道他們原本不會死,但我說不出口。 跨年前夕的桃園,和我過去認識的不一樣,這 ...
    林立青
    一月 5, 2018
  • 文化建構實驗室

    一段永恆的練習:邊緣文化書寫者的困境/【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編按: 「文化建構實驗室」是一個由慕哲人社與人生百味共同發起成立的迷你研究會,從 NPO 與社會創新 ...
    NPOst 編輯室
    十一月 30, 2017
  • 年會

    為所有的溫柔,懇求一個看見/巨輪協會採訪後記

    攝影/許哲韡 第一次聽到巨輪陳老闆的事,是在文化建構實驗室的讀書會上。當時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一個為了 ...
    葉靜倫
    十月 5,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難學的不是中文,是異鄉的潛規則」專訪新住民萌芽協會

    眼前 3 個新住民姐妹們正討論著華語補教教學的內容,以及臺灣的新住民政策。桌上的手機停留在印尼美食和 ...
    林立青
    十月 4,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寧可拿下眼鏡讓視線模糊,也不想看清施捨的表情。」再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再次來到巨輪協會,想著等等要和陳大哥(巨輪協會理事長陳安宗)討論上一篇文章的反應。(參考:林立青專 ...
    林立青
    九月 30,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在地深耕 10 年,社工像家人,社區實踐協會成孩子的避風港

    編按: NPOst 專欄作家林立青造訪位於南萬華的臺灣社區實踐協會新安據點。臺灣社區實踐協會長期紮根 ...
    林立青
    九月 27,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何必從良?我本善良。」日日春協會《2017 紀念北市公娼畫展》手記

    那張照片上面有一層一層的木頭架子,裡面有許多臉盆:藍的、紅的、白的、粉紅色的、鐵製的和一些褪色的,臉 ...
    林立青
    九月 18,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努力不在地上爬著,不想再被說是乞丐行業。」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們很辛苦,但至少我們絕對不要在地上爬。」巨輪服務協會(巨輪合作社)理事長陳安宗說道。 這裡離板橋 ...
    林立青
    九月 15, 2017
1 2 →

搜尋站上文章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 改變必須立即發生,年輕人是社會尊嚴老化的金鑰/銀髮也能成為經濟火車頭(下)

    四月 24, 2018
  • 退休生活長達 30 年!推動在地安老,僅憑個人努力無法達成/銀髮也能成為經濟火車頭(上)

    四月 23, 2018
  • 【活動】政治大學社企月「Start from a story 故事,說出影響力」(臺北)

    四月 23, 2018
  • 【徵才】陽光基金會——社工、教保、治療師及研究員

    四月 20, 2018
  • 【徵才】屏北社區大學——新講師

    四月 20, 2018
  • 【徵才】新北市志願服務協會——社工員

    四月 20, 2018
  • 【徵才】樂扶基金會——兒少部社工員

    四月 20, 2018
  • 【活動】6/5-6/6 ~新意識~2018 亞太長期照顧發展策略國際研討會(臺北)

    四月 20, 2018
  • 綠盟曾虹文:「群眾募資不只為了籌錢,還為經營受眾與倡議」/NPO 百樂餐活動系列

    四月 18, 2018
  • 花蓮震災中的微光:這一次,我們終於讓救災不一樣

    四月 18, 2018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我要投稿

訂閱 最新訊息
訂閱

活動相簿

    歷史文章

    重要夥伴

    • Puncar 胖卡數位落差行動車
    • PanSci 泛科學
    • PanX 泛科技
    • Punchline 娛樂重擊
    • Pantravel 旅飯
    •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關於NPOst

    NPOst公益交流站是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推動的公益知識新媒體。我們要為公益帶來新世代的樣貌,讓 NPO(非營利組織)的專業價值被看見,也為 NPO 工作者帶來其他領域的好知識和新視野。

    投稿、講座、選書等各種合作事宜,歡迎來信聯絡NPOst編輯部。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像、影音,皆為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洽原作者或透過NPOst編輯部代為詢問。

    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02-2362-0699 #615

    NPOst公益交流站的部分計畫由小英基金會和新竹物流贊助支持。

    法律顧問:安和國際法律事務所 吳磺慶律師

    © Copyright NPOst.tw. All rights reserved.
    • NPO巡禮
    • 加入NPOst
    • 關於NPOst
    • 作者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