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偏鄉孩子最需要的,或許是大人對他們的「相信」

0
本圖僅為示意圖,與文章內容無直接關連。

世間,第一好救者,為物質之匱乏。第二好救者,乃身體之病痛。再次之,乃為精神的痛苦。最最難救的,是精神上的荒誕佚樂、眩馳漂浮。

受苦者,不論物質和精神上的苦,尚有避苦忍苦之心,不敢妄作非為。精神上從不感覺痛苦的人,則自我膨張、肆無忌憚,難有自省慚愧之心。

「憂鬱症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它常是由於缺乏戒律所帶來的壞習慣而引起的。」

「缺乏紀律的童年生活也可能導致日後的許多問題。習慣於任何事情都不會被否定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快樂的成人,純粹是因為當他無法如願時,他從未學習過如何處理自己缺乏紀律之心所生起的嗔恨,以及隨之而來幾乎無可抵擋的暴怒。」

以上兩段話,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不是為了快樂》這本書中說的。這種論點,被世間心理學者、教育學者看了,大概要群起攻之。然而在教育工作多年,我也發現,許多努力要求自己「要體諒、要關懷孩子」的大人們,最後並沒有換來孩子對等的珍惜和尊重。

看看兒童文學家林煥彰老師,曾在一本書的序中,公開自己「心力交瘁」的帶孫歷程。看完此段,您們就會知道,我為何出此言。

當然,我並非又站回大人這邊,容許大人肆無忌憚的發洩情緒。大人當然要示範一種正確的姿態,大人不需要的是──太怕孩子吃苦,被一種「不捨」的情感給綁架了。

看過許多隔代教養和單親家庭,他們的孩子最後會壞,並不是家庭功能不完整,也不是阿公阿嬤教育程度不好。其實,都是大人一種「補償心態」壞了事。給孩子太多擔待,幫孩子的種種錯誤自圓其說。「哎呀,他就是從小沒了爹娘,不能怪他。」

當今的台灣,就算是偏鄉的孩子,物質上的匱乏,都沒有我們父母那輩來得匱乏。不難想見,在便利世代生長的孩子,因為少了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生命之磨,在精神上將處在荒佚無根的迷亂之中。他們以此為樂、六神無主,殊不知,這才是最最難救的,精神之苦。

 

本文由站立者說授權刊登,原文出自於此

photo credit: drinksmachine via photopin cc


 

請按讚,接收更多公益好新聞!

作者介紹

黃 憲宇

七年級前段班,出身屏東農村,台大心理系畢業後,投入偏鄉教育工作,迄今十年。曾在花蓮秀林、豐濱、壽豐、高雄小林村等地出沒,目前就讀輔大心理所。草食性動物,興趣是邊洗澡邊唱部落的歌。